APP下载

“后真相”体育新闻传播探析

2018-09-21◎李

新闻前哨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新闻假新闻舆论

◎李 聪

“后真相”(post-truth)被牛津词典评为2016年度词汇,用来描述“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影响”。[1]在体育领域内,“后真相”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传播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于谣言进行传播。同时,因为其他原因的合力作用,使“后真相”从源头渗入了体育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

一、“后真相”体育新闻的产生

“后真相”最早可以追溯到“水门事件”,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大选时,为获取民主党的资料,派人潜入华盛顿水门大厦,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文件,当场被捕。然而尼克松利用媒体竭力掩盖,通过一系列的演说活动,暂时欺骗了公众,成功连任。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明尼克松和此事有直接关系,他下令免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的职务。可这一次却引起了群众的极大反应,最终尼克松主动辞职。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伊朗门事件”也被人们称为“水门综合症”。

由此可以看出“后真相”最初只是在政治领域内的一个词,用来指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与心理,使用断言、猜测、感觉等表达方式,强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攻讦抹黑对手,或博取眼球效应和支持率的社会现象。[2]

著名政治学家约翰·基恩在接受采访时说,现阶段“后真相”呈现出四大特点。第一是全球化,全世界的穆斯林都知道现任美国总统对他们的厌恶;第二点则是民粹主义充分利用“后真相”作为工具,轻而易举的操纵舆论,操纵人们对未来的希望;第三点是“后真相”打破了我们曾经对真相的认识,逼迫人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真相;第四点是“后真相”的不可回避性,“后真相”的传播在人们生活中无孔不入。[3]

在新媒体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因为“后真相”的这种不可回避性,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被其渗透,体育新闻传播也不例外。

二、“后真相”体育新闻泛滥的原因

1.利益性

体育在中国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每一位投资者都想从中获利,也包括各类报道体育新闻的新媒体平台或自媒体人。平台的订阅量、稿件的阅读量、文章的转载量、视频的播放量是评价一个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算法推荐被广泛使用的现在。

武汉卓尔足球俱乐部是武汉地区唯一一支在中甲的队伍,上赛季球队誓言冲超,但成绩并不理想。2017年10月10日,赛季还未结束,球队就宣布李铁担任新的俱乐部总经理兼体育总监,一时间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截止2017年底,今日头条软件中关于“武汉卓尔外援”的关键词共有114条,10月10日以后的有61条,超过了50%。其中,和球队新赛季引援相关的有27条,阅读量过万的有18篇。

下表是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武汉卓尔外援”关键词中阅读量排名前五的文章数据,最高的一篇达到了42万,最少也有近8万。这些自媒体平台仅靠标题或转载内容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为今后寻找广告商或其他获利机会打下了基础。而这所有的消息都是自媒体头条号所编发的,全是未经证实的信息,包括文章内容都是大同小异。

表1“武汉卓尔外援”关键词中阅读量排名前五的文章数据

以今日头条为首的部分软件,就是这样利用用户的过往行为,通过一些数学算法,推测出用户所喜爱的东西,并将相似的内容再次推荐给受众。这使得部分新媒体平台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有机会利用“标题党”和虚假内容生产,以获取大量的阅读和关注,造成了网络空间假新闻的泛滥。而利益因素也是“后真相”体育产生的根本因素。

2.依赖性

体育媒介是指专门报道体育活动的新闻媒体,包括新闻传媒中的体育版面或版块。[4]大众需要通过各种媒介来获取体育资讯,而所有人也都运用媒介来制造舆论。体育媒介是“后真相”体育产生的重要一环。

其实“后真相”也是一种真相,它符合某些人的现实期待,是一种心理事实。而现在我们进入到的是事实发展的第三种阶段:网络化事实阶段。从远古时期人们利用莎草纸传递信息开始,到报纸、广播、电视的视听信息传播,再到现在的新媒体传播,社交媒体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新闻来源。在网络信息时代,有太多信息被传递出来,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虚假信息,这些信息只需契合人们现有的偏见,就能很快的为人所接受。[5]

表2“武汉卓尔外援”关键词中评论量排名前五的文章数据

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互动性,受众可以通过留言、私信甚至是实时交流与传播者进行沟通,而这些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无法办到的。上表是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武汉卓尔外援”关键词中评论量排名前五的文章数据,这些文章的评论量和表一中的阅读量几乎是成正比的,但是阅读和评论之间的差距巨大,第一名的评论量仅有252条,但是却有42万的阅读量。这就是因为算法推荐所带来的影响,很多人只是因为这个标题而点击,看内容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所想了解的,就会直接退出。

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报纸由国家相关部门管控,对于信息的审查非常严格。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人人都能成为传播者,信息发布平台又无法及时核实发布内容的真假,这就使部分人通过散布假消息来博取关注度。

可以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后真相”的传播营造了“温床”。第一,新媒体的多样性使“后真相”体育新闻有多种发布途径;第二,及时性使“后真相”能够快速得到传播;第三,广泛性使“后真相”信息能够大范围传播;第四,互动性使传播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传播效果,并为接下的传播制定方案。而上述这些也恰恰体现了“后真相”体育的依赖性,它极度依赖于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如果没有新媒体,“后真相”体育新闻传播的效果也会大大减弱。

3.政治性

体育与政治在社会学研究中一直密不可分,虽然绝大多数的人反对,但事实上政治参与体育的情况却一直存在。自媒体因追求利益而忽视客观事实是“后真相”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政治的参与,则是使“后真相”从源头渗入了体育赛事中。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世界上各大体育机构、组织的主要管理者多数都来自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政治干预体育的现象也屡有出现。

在国际足坛,各国都为了世界杯的主办权费尽心力。2010年世界杯申办时摩洛哥比南非多2票,最后主办权却“运作”给了南非;2018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布拉特仅有的几个盟友,普京给了国际足联在俄罗斯几乎绝对的免税权限;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申办的组委会,骨干都是英国人,而它们击败的是志在必得的美国,这才使美国加大了对国际足联贪腐现象的调查。[6]

必须承认,虽然体育在某些时候受到了政治的影响,使“后真相”体育新闻与传播带有政治属性,但是在“后真相”时代,体育成绩的真实从表面上来看是唯一可信的,计分牌的分数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谁获胜了。[7]

三、“后真相”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1.假新闻泛滥,误导受众

2017年新浪体育评选的体坛假新闻包括哈登飞机爆炸、宁泽涛转会新加坡、普京说没有梅西,俄罗斯就不办世界杯、国足球迷酒店外放炮干扰韩国队等等,这些都曾是在微博上搜索量第一,而且引发了极大讨论的事件。发布者利用受众的心理编造的这些谣言,吸引了受众的广泛关注。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体坛假新闻也时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例如上述关于武汉卓尔转会的假新闻,因传播对象的针对性,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谈论。

一些只顾商业利益的媒体或自媒体只传播“情绪”以获得更多的关注,他们深知诉诸情感或个人看法能更有力的影响受众态度,所以宁愿放弃职业道德或社会道德,利用猎奇等社会心理去煽动情绪、制造噱头,传播假新闻来谋取商业利益。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新闻成为不明真相的网友深信不疑的“事实”。[8]

2.媒体和政府公信力下降

假新闻的传播会使媒体甚至是政府丧失公信力。2017年孔令辉世乒赛期间爆出丑闻接受调查,回国后刘国梁换任乒乓球管理中心副主任,被网友称为明升暗降。随后的一次公开赛中,张继科、马龙、许昕不明原因退赛,也被禁赛和罚款。而这次网友的舆论全部偏向了运动员和教练员,认为这一切都是乒乓球管理中心或者国家体育总局造成的。而这其中就是因为有部分网友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偶像利益,编发了一些虚假的信息,造成了舆论上的不可挽回,以及公众对于媒体和相关部门的不信任。

3.影响社会稳定

媒体的新闻报道具有舆论导向的社会功能,而虚假新闻不仅浪费了受众的时间和精力,更使他们的感情受到欺骗和伤害。“后真相”本就是利用受众情感进行传播,一旦受众发现这些信息是虚假的,就可能会引起情绪上的极大波动,就如同“水门事件”一样,最终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四、“后真相”体育新闻传播的舆论引导建议

1.坚持真实性原则,完善信息筛选机制

任何时期的舆论引导对于媒介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因此,首要的就是完善“把关人”体系。从传播内容上入手,加大对内容审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同时,完善算法推荐方式,始终坚持内容为王。

任何时候,内容推送不能少了“总编辑”,再好的传播渠道也要有“看门人”,即使在技术为王的时代,也不能完全让算法决定内容。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律、建立理性健康的舆论空间,为互联网算法时代的信息传播保驾护航,但更少不了类似于今日头条这样的,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智能平台,肩负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扬长避短,让技术和算法真正造福这个时代。[9]

2.充分利用新媒体特性,对舆论进行合理管控

政府对于社交媒体的控制只是媒体被动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体现,因为它参与了,所以才会被监管与控制。莫洛佐夫认为,社交媒体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宣传,成为政府手中新的监督工具。在今天,微博和微信等网络媒体给我们提供了表达意见的空前自由。同时,攻击官员或号召游行示威的言论信息很快就会被删除。事实上,政府对互联网的监督使它更易于控制舆论。[10]

3.培养意见领袖,转变舆论引导方式

同时,因为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及时性和广泛性,以张继科、傅园慧为代表的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之后成为了体育明星,每次直播的在线人数都超千万人。可以利用这种粉丝效应,将体育明星培养为意见领袖,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发布消息或直播等手段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将以政府为主导的舆论管控,转变为以正能量体育明星为主导的大众舆论引导。

五、结语

因为“后真相”的不可回避性,体育新闻传播也受到其影响。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算法推荐的使用,传播者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迎合受众心理进行内容生产而忽视了客观事实,同时部分政治手段从源头参与了体育赛事。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才使得现在的体育新闻传播中也有“后真相”的存在。而在这种状态下,假新闻的泛滥极易误导受众,造成受众情绪的波动,最终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

为减少“后真相”对于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传播者和新媒体平台应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内容为王,对于新技术手段要扬长避短,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新闻传播。同时,应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以政府为主导的舆论管控,转变为以正能量体育明星或自媒体为主导的大众舆论引导,以取得更好的引导效果。

注释:

[1]胡泳:《后真相与政治的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4期

[2]史安斌:《新闻事实让位于情感、观点与立场“后真相”冲击西方新闻舆论生态》,《人民日报》2017年11月3日

[3]王芊霓:《专访政治学家约翰·基恩:“后真相”的解药不是重回真相》,http://www.sohu.com/a/211104951_9989 5238,2017.12.18

[4]张德胜:《体育媒体通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5]胡泳:《后真相与政治的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4期

[6]颜强:《无关枯荣,永不凋谢:颜强足球随笔》,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7月

[7]DJ Gallo.The scoreboard never lies:why sport in a post-truth world matters more than ever[N].The Guardian,2016.12.5

[8]王秋菊:《后真相时代的舆论特点、引导难点及建议》,《青年记者》2017 年第 6 期

[9]羽生:《人民网一评算法推荐: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918/c1003-295 40709.html,2017.09.18

[10](英)汤姆·斯丹迪奇:《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林华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11月

猜你喜欢

体育新闻假新闻舆论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论体育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思考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有关载人登月的两条假新闻
体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