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恒的红嫂,世代的“沂蒙精神”

2018-09-20刘建波刘翠霞

旅游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沂蒙山区红嫂

刘建波 刘翠霞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山区里有一群伟大的女性。当敌人大举入侵时,她们悉心照料伤员,因水源缺乏而毅然将自己的乳汁喂进小战士干裂的口中;当动员参军时,她们不惜与亲人诀别,义无反顾地劝服丈夫与儿子奔赴前线;她们不舍昼夜的做军鞋、军衣,碾米碾面,摊煎饼,用柔弱的肩膀与男人们共同撑起了战争的胜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据不完全统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山区有15.5万余名妇女掩护和救助了9.4万余名军人和抗战志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沂蒙红嫂几乎承担了作战部队所有的后勤工作,她们共做了315万双军鞋、122万件军衣,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参战20万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展现的“红嫂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续着一代代沂蒙人。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传承、发扬,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孩子,不要怕,如果他们问起你,就说是我的孩子!”

时间回到1941年的冬天。11月4日,日本侵略者对沂蒙山区进行了拉网合围大扫荡,驻扎在横河村一带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军医处一所香炉石分所人员被冲散,年仅13岁的八路军小战士庄新民在突围中负伤,冲出敌人包围圈,跑到马牧池村西河岸边,在坟茔、树木间不停地躲闪。明德英看见了小战士的处境,迎上去将他拉进自家窝棚里,按在床上,盖上被子。不一会,两个日本兵尾随而至。明德英镇定自若地给小战士穿上自家的衣裳,并说道:“孩子,不要怕,如果他们问起你,就说是我的孩子!”日军来了,他们盯着矮小瘦弱的庄新民打量半晌,最终还是悻悻离去。日本兵走后,明德英上前揭开被子,发现小战士因伤口流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来不及烧水,毅然将乳头塞进小战士嘴里,乳汁一滴一滴滴进战士的嘴里……小战士终于得救了。随后,她又和丈夫杀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做成鸡汤,喂给小战士,而明德英的孩子们只能吃糠咽菜。半个多月后,明德英夫妇给他缝补好衣服和鞋子,准备了几块熟地瓜,含着泪水依依不舍将他送到村头,庄新民从而伤愈归队。

"烈士的孩子饿死了,就断根了,咱的孩子饿死了,你还能生育,让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奶,咱们的孩子就吃粗的吧!”

就这样,王换于前前后后照顾了徐向前、罗荣桓两位元帅的子女等80多名革命后代。

王换于19岁那年,嫁到东辛庄村一位姓于的家中,当时她连名字都没有,过门后大家就叫她“于王氏”。1938年冬,王换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与抗日战争,不久被选为村妇救会会长和邻乡艾山乡副乡长。由于工作的需要,“王换于”这个能形象说明其身世的名字,便正式叫开了。

1939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到达王换于家,同来的还有领导干部的子女们。王换于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办起战时部队机關托儿所,机关有27个孩子,外地又陆续送来一些,共有41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3天,其中包括徐向前元帅的女儿小何(乳名),罗荣桓元帅的女儿罗琳,以及后任上海市委副书记陈沂的女儿陈小聪等人。

创办战时托儿所,最大的问题是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那时敌人常来“扫荡”,张淑贞(王换于大儿媳)家抚养的孩子多,又是领导人的子女。为保证安全,秘密在南山和北岭挖了两个较大的山洞,遇到敌人来“扫荡”,就带着孩子藏在里面。1941至1942年间,敌人3次来“扫荡”,她们带着孩子进山洞,其中一次住洞长达两个多月,皆平安无事。

这些孩子们因长期跟随部队转战,生长环境十分恶劣,大都发育不良。在王换于老人自述的回忆文章《百岁老人忆沂蒙》中,详细讲述了开办战时托儿所的细节:有一次,王换于前往西辛庄查看寄养的革命后代,发现烈士的孩子没有奶吃,小孩子瘦得很厉害,“我一阵心酸,就将孩子抱回了家”。这时,王换于的二儿媳正在哺乳期,二儿媳除了抚养着自己的孩子,还同时抚养着另外几个抗日将士的孩子,奶水已不够吃。王换于告诉二儿媳:“你二嫂,这个孩子你拉扯着吧。烈士的孩子饿死了,就断根了,咱的孩子饿死了,你还能生育,让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奶,咱们的孩子就吃粗的吧!”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的三年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40多名孩子均健康成长。1943年后,又有革命将士的45名孩子由王换于抚养长大,而王换于自己的四个孙子,却均因营养不良先后夭亡。

“架桥!”话音未落,妇女们就按照顺序抬起门板、床板朝冰冷的河里走去。

在记录和歌颂沂蒙红嫂的众多史料、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火线桥”的故事,是最具代表性、最广为流传的红嫂事迹之一。在电影《沂蒙六姐妹》中,红嫂带领姐妹们扛着门板,跳进齐腰深的河水架起“人桥”的场景,令无数的观众为之动容。这个真实故事的女主人公,就是李桂芳。

据李桂芳的外孙女回忆道:1947年5月12日,孟良崮战役前夕,全村男子赶赴支援前线,老幼民众提前转移,只有时任沂南县艾山乡妇救会长的姥姥和一批妇女干部留守,等待上级的指示,随时开展战争支援。傍晚,李桂芳接到联络员的命令:“天黑之后,部队要从这个地方过河。为了节约时间,让你们在5个小时之内架一座桥。”这可难住了李桂芳,齐腰深的河水,一二十米宽的河面,5个小时之内,又没有建桥材料,村里的男劳力又都上了前线,怎么架桥?紧急之中,这些勇敢机智、历经战争磨练的红嫂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没有建桥材料就回家摘门板,没有桥墩就用肩扛。天刚刚黑下来,妇女干部们已经召集联络附近各村的所有妇女共32名,带着各家卸下来的门板,陆续在汶河畔集结。

大约晚上9点,华野的一支队伍朝河边走来。李桂芳转身对妇女们喊道:“架桥!”话音未落,妇女们就按照顺序抬起门板、床板朝冰冷的河里走去。刹那间,一座人桥神速而奇迹般地出现在战士们面前。看到战士们都不忍心过,李桂芳站在凉气袭人的河水中,急忙大声喊道:“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快过桥……”战士们犹豫片刻,眼含热泪终于走上了这座人桥。

一分钟,两分钟……整整一个小时;一名战士,两名战士……整整一个部队。当战士的脚步声已经消失在炮声隆隆的前方,她们这32名妇女却被河水冻得周身麻木,牙齿直打颤,累得瘫倒在河岸边。有谁能想到,在这些妇女中,有的怀有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生残疾,不能生育……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红嫂”遍布沂蒙,这几位也只是其中的代表。红嫂拯救的不仅是一条生命,更中国革命的一颗种子、一份希望。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沂蒙山区红嫂
沂蒙山区优秀民间音乐的传播与创新
沂蒙山区方翅网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沂蒙精神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儒家思想与沂蒙精神:大学生地域文化特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沂蒙精神的形成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沂蒙山区果园生草技术
沂蒙山区不同母岩发育土壤物理性质
“红嫂”故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