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18-09-19刘焕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上下肢肢体情况

刘焕坤

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以及致死率,患者身体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情况明显,降低生活以及生存质量。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突出,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明显递增发展趋势。脑卒中作为脑血管疾病代表,又称中风,集中多发于年龄>50岁以上人群。相关资料指出,脑卒中致死率占同期疾病的10%以上[1]。针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上包括手术、药物等多种治疗,通过有效治疗控制并稳定患者病情。相关资料指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理能力[2]。基于此,该文就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例,总结早期康复治疗方案以及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脑卒中患者,时间选自收治的患者,总计80例。纳入标准: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清楚可以配合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参与实验。排除标准:患者合并精神病史、意识障碍、其他重要脏器病变情况。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80例脑卒中患者实验分组,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例数相同。试验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介于45~72岁之间,年龄均值(60.05±3.20)岁;脑梗死22例,脑出血18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9例,初高中12例,大专以上9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介于48~70岁之间,年龄均值(61.10±3.15)岁;脑梗死 23 例,脑出血 17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8例,初高中11例,大专以上11例。对照组以及试验组脑卒中患者组间基本资料经统计学计算处均衡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实验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即降颅压、溶栓、保护脑细胞等治疗。

试验组——常规治疗+早期康复治疗。①体位疗法。维持良肢位的基础上进行仰侧、患侧、健侧卧位交替,根据脑卒中患者具体病情情况间隔2 h辅助翻身1次以预防褥疮等并发症。脑卒中患者仰卧情况下,头正中位,患侧上肢放枕头上,维持腕背伸、伸指姿势。脑卒中患者患侧卧情况下,患侧上肢前伸、下肢在后,健腿屈曲向前。脑卒中患者健侧卧情况下,患侧上肢下垫枕头且屈曲向前。②肢体训练。病情稳定后每天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训练,肢体活动从大关节、健侧开始,2次/d。2次/d。床上肢体训练时先从翻身训练开始,坐位平衡训练时从静态支撑坐起开始,起立、平衡训练时从康复治疗师从旁辅助,从帮助患者重心前移、缓慢站起向独立站立、训练负重过渡。另外,进行患肢推拿按摩,2次/d,30 min/次,通过按摩疏通经络。同时,进行患者生活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训练项目包括手臂屈伸、手臂、手指协调以及手功能精细训练等,并进行进食、穿衣、入厕等基本生活训练。③语言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失语情况明显,需在家属配合下早期进行患者语言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复述、命名以及刺激训练等,从单字逐渐向整句过渡。④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瘫痪患者侧肢体腕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1次/d,20min/次。⑤针灸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2组脑卒中患者实验期间 (实验前、实验3个月后)NIHSS、上下肢FMA、SA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BI评分占比情况。

1.4 指标评定标准

1.4.1 NIHSS评分标准 以NIHSS评价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数越低说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越佳[3]。

1.4.2上下肢FMA评分标准 以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价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分数越高说明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状态越佳[4]。

1.4.3 SAS评分标准 以SAS焦虑情绪量表评价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状态,分数越低说明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越轻微[5]。

1.4.4 BI评分占比标准 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价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75分则为良好 (基本自理),分数介于 60~74分则为一般(需要人辅助),<60分则为差(基本依赖家人)[6]。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完成80例脑卒中患者观察指标计算。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 IHSS、SAS评分变化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实验前、3个月后NIHSS、SAS评分改善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3个月后,试验组脑卒中患者NIHSS、S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脑卒中患者NIHSS、SAS评分改善情况对比[(±s),分]

表1 脑卒中患者NIHSS、SAS评分改善情况对比[(±s),分]

组别NIHSS评分实验前 3个月后SAS评分实验前 3个月后试验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22.20±2.16 22.16±2.13 0.0824 0.9345 2.18±0.65 8.36±0.80 37.9187 0.0000 56.80±5.60 56.78±4.85 0.0170 0.9864 43.55±4.30 50.05±4.65 6.4908 0.0000

2.2 上下肢FMA评分变化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实验前、3个月后上下肢FMA评分改善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3个月后,试验组脑卒中患者上下肢FM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脑卒中患者上下肢FMA评分改善情况对比[(±s),分]

表2 脑卒中患者上下肢FMA评分改善情况对比[(±s),分]

组别 上肢FMA评分实验前 3个月后下肢FMA评分实验前 3个月后试验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9.35±3.30 9.28±3.15 0.0970 0.9229 36.40±4.55 20.55±4.20 16.1889 0.0000 7.35±3.36 7.40±3.40 0.0661 0.9474 22.15±6.80 14.55±6.65 5.0536 0.0000

2.3 BI评分占比情况对比

试验组、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实验前、3个月后BI评分占比情况见表3。经统计学计算,3个月后试验组脑卒中患者BI评分良占比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脑卒中患者BI评分占比情况对比[n(%)]

3 讨论

当前,脑卒中临床发生比例明显递增,其构成的家庭、社会负担也日益明显。针对脑卒中患者,药物治疗后仍有明显肢体功能障碍表现,继发障碍情况明显,明确了早期康复治疗的价值。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有自我修复、重组功能,可塑性较强,早期康复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预后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外,早期康复治疗通过体位疗法、肢体训练、语言康复训练、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等可以促进脑卒中灶边缘区皮质神经细胞恢复,减少神经细胞坏死,促进大脑非损伤区域重建,诱导新生血管形成,保护神经细胞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吴魏霞,卢竞,吴东岳等人研究指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肢体功能,降低继发障碍发生率,提高日常活动能力[7]。

结果显示:组间各项指标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良性率占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行早期康复治疗的试验组优势突出。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下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利于肢体功能恢复、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满足患者心理以及身体康复需求,具有推行价值。

猜你喜欢

上下肢肢体情况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肢体语言
基本力量 上、下肢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肢体写作漫谈
跳绳运动提高小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的研究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