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通督温阳”法针灸的效果

2018-09-19王克红王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通督温阳高龄

王克红 ,王敏

1.诸城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2200;2.诸城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潍坊 2622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该疾病的发生与过度劳损、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高龄人群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因此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风险较高,患者临床主要表现有工鞥呢障碍、腰背与大腿疼痛,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高龄患者由于对手术的耐受性较低,故多选择保守治疗。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效果明显,该院应用“通督温阳”法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治疗,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中有女性15例,男性 25例,年龄在 65~81岁之间,平均(72.08±3.61)岁。研究组中有女性16例,男性24例,年龄在63~80岁之间,平均(71.96±3.51)岁。准入标准:①患者被该院医师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患者合并其它基础疾病;③患者的精神状态尚可,且未合并其它精神类疾病;④患者自愿参与该次试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未被该院医师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患者未合并其它基础疾病;③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差,或者合并其它精神类疾病;④患者非自愿参与该次试验,或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该次实验通过道德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牵引、中频脉冲电疗等方式治疗,中频脉冲治疗:应用中频脉冲电疗仪,对2块电极片消毒置于患者腰部疼痛位置,然后用沙袋将电极片压住,接通电源对电流强度进行调节,每次治疗时间为20 min,1次/d;牵引治疗:应用牵引床对患者作盆骨牵引,每次牵引时间在20~3min之间,治疗1次/d。研究组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 “通督温阳”法针灸治疗,取命门、腰阳关、大肠俞、肝俞、膈俞、厥阴俞、大杼、督脉、大椎等穴位,取仰卧位,对穴位进行消毒处理后,应用1次性毫针针刺,得气候在大肠俞、肾俞与电针仪接通,用f2频率,进行强度调节。在大椎、命门、腰阳关穴位用温针,将2 cm大小的艾条套在针炳上点燃,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10 d治疗。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大腿可抬高85°以上,可正常工作、生活,疗效为显效;治疗 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大腿可抬高60°以上,对工作、生活以下奶奶个较小,疗效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善,大腿抬高不足60°,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疗效为无效。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与腰痛评估量表 (JOA)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VAS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JOA总分29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轻。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VAS评分与JOA评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与JOA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与JOA评分对比[(±s),分]

组别VAS评分 JOA评分对照组(n=40)研究组(n=40)t值P值3.9±0.7 2.2±0.5 12.4986 0.0000 12.4±2.4 15.6±2.3 6.0883 0.0000

2.2 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临床疗效,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9例,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研究组临床疗效,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将该组数据纳入统计软件处理,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腰腿部疼痛是该疾病的主要症状。随着年龄增长,骨质量减少,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风险升高[1]。推拿、针灸、牵引等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在发病原因方面,有学者认为是神经根机械受压所致,反复受压、肥胖、久坐等导致腰椎间盘膨出、变性、突出等改变,上下关节突关节以及小关节发生增生内聚,椎间隙与椎间孔缩小,纤维环撕裂致髓核突出,对神经根压迫,进而出现腰腿疼痛[2];另一说法则认为是因为神经根和周围组织水肿、严重、粘连,进而出现疼痛症状。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筋骨痹痛”范畴[3],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记载:“腰者,肾之府也,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同时在我国另一部古代医学典籍 《素问·搏论》中记载:“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三气也。”这些记载均表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是由于先天不足,腰府失养,肾精亏虚以及不荣则痛,这是致病原因中的内因,而外因大多数多为外感风、寒、湿邪致经脉闭阻,不通则痛。针对这些致病原因,该院中医师认为采取“通督温阳”法来进行针灸治疗,可以达到较佳的效果,缓解患者的病情。

“通督温阳”法对命门、腰阳关、大肠俞、肝俞、肾俞等穴位针刺,疏通脉络。大椎是各阳穴之会,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4]。诸穴同用可达到疏通经络、温煦阳气、补肾通督的效果,能促进机体气血运作,进而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等临床症状[5]。此次研究将在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牵引与脉冲电疗治疗,研究组在该治疗基础上接受“通督温阳”法针灸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王晗等[6]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VAS评分为(2.47±2.01)分,JOA 评分为(21.73±4.65)分,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7%,VAS评分为(4.00±2.03)分,JOA 评分为(15.20±5.11)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VAS评分以及JOA评分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其研究中对于评判指标的标准叙述较为详细,值得该研究进行学习与借鉴。这些研究结果均进一步说明应用“通督温阳”法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龄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群体多发疾病,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疼痛与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影响较大。高龄患者因手术耐受性差,多选择保守治疗。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龄患者应用“通督温阳”法针灸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通督温阳高龄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张世卿运用益气通督法治疗小儿腹泻验案1则
“通督启神”法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