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长骨干骨折手术体位支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2018-09-19王九现韩玉莉张立民杨天韵王书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交锁髓内碳纤维

王九现,韩玉莉,张立民,杨天韵,王书军

鲁西骨科医院创伤骨科,山东聊城 252000

下肢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技术的进步,为早期回归社会,目前多倾向于手术治疗,在诸多治疗方法中,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已成为目前公认的治疗成人下肢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以往髓内钉固定术中体位的维持完全依靠手术人员的人工来完成或用其他简单方法维持,需要手术人员较多、体位固定不确切、术中角度调节困难、增加放射职业暴露次数等。目前缺少下肢骨折手术体位摆放、辅助复位并维持复位的专用工具,且目前国内、国外尚无术中专用支架的文献报道,为此,我们设计制造并经过临床实践反复改进了一套手术体位支架,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组均为同一厂家扩髓型髓内钉固定系统。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自制支架组19例、非支架组24例;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自制支架组63例、非支架组58例。

1.2 方法

选用骨科外固定支架节余的碳纤维杆、管夹、针夹等。组成宽15 cm,长度分别为35 cm和45 cm,两架体用一贯穿直径5 cm柱状金属体的连接杆,连接后两侧架体可折叠于0°~180°。加压器可根据需要延长架体,且两侧架体可根据需要再连接碳纤维杆延长。远端利用碳纤维杆、针夹及克氏针可辅助、维持复位。该支架方便消毒,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无菌单包裹。见图1、图 2。

表1 自制支架组与非支架组临床疗效比较

图1

图2

1.3 手术方法

主要用于下肢长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

手术操作按常规扩髓型髓内钉内固定操作方法进行,手术人员安排:1人维持患肢屈膝(股骨中下段、股骨髁间骨折使其屈曲30°~50°,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时,使膝关节屈曲120°~130°)位,1人进行扩髓进钉操作,1人维持骨折复位。支架组患膝屈曲位置置于已消毒的便携式下肢手术支架上,无需专人维持骨折复位。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主要了解髓内钉在髓腔内的位置及锁钉位置和长度,同时确定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情况及髓内钉尖的位置,非支架组需专人扶腿维持体位进行透视,手术人员暴露在辐射下多次,而支架组则无需专人扶腿即可完成透视。

2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支架组在参加手术人员数、手术时间、开放复位例数、手术人员受辐射次数方面较非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说明了自制手术支架应用在下肢长骨干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操作中,较常规的手术操作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3 讨论

3.1 设计目的

下肢骨折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其中约约85%的重大创伤会导致患者肢体的严重损伤,从而导致患肢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故为了患者早日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早日返回社会多需手术治疗。交锁髓内钉具有微创、髓内固定等优点[1-7],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髓内钉固定术中需要摆放特殊体位,对手术体位的要求相对较高。好的手术体位可以充分暴露术野,使手术顺利进行。无论何种体位均应保持循环功能正常运行,避免肢体神经压迫而造成麻痹等不良后果[8],正确固定体位,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过去常用的方法是将体位垫置于小腿和膝关节下,术中用无菌敷料垫调整角度、膝下垫无菌单、无菌盆或由助手扶持,虽然能够垫高和或限制肢体,但费力,且存在固定不稳影响操作、术区遮挡、术中角度调节困难、增加放射职业暴露次数、操作烦琐等弊病,给术者操作带来不便,延长了手术时间,徒增损伤。目前国内、国外尚无术中专用支架的文献报道,为此,我们设计制造并经过临床实践反复改进了一套手术体位支架,力求解决上述问题。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位维持可靠,可节省人力资源,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手术室中的污染,降低伤口感染率,还可以使医护人员避免辐射的损伤。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3.2 自制支架实施的意义和优点

图3

3.2.1 制作简单、可反复使用,且结实、牢靠、不变形。

3.2.2 便于手术后清洗和消毒,可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不需特殊保养,使用寿命长。

3.2.3 节省了人力。一般进行该手术至少需要3~4人,自制支架针夹处(如图3-2)可通过克氏针行跟骨牵引协助、维持复位;加压器(如图3-3)可根据需要微调牵引复位;可通过添加碳纤维杆(如图3-4)调节支架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患者需要。使用该支架时只需要2个人甚至1人即可完成手术操作,术中医生可自行调节满足手术所需体位,省时,省力,大大方便了术者的操作,减轻了术者的劳动强度。

3.2.4 减少医源性创伤,缩短手术时间。辊筒设置(如图3-1)适应膝关节屈曲弧度,保持循环功能正常运行,避免肢体神经压迫而造成麻痹等不良后果。由于支架的支撑作用具有比专人扶腿更具稳定性,尤其在扩髓和进钉需要维持复位时人工扶腿容易引起骨折端再移位,如扶腿不稳则扩髓及穿钉时易穿出骨折端,加重软组织损伤,且有可能需切开骨折端进行复位,这样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医源性操伤,也减少了开放复位的概率,支架组一次穿钉复位率大大提高,使手术更加微创,也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率。

3.2.5 避免了医护人员的辐射损伤,避免了因透视时间较长而延长的手术时间。有报道放射职业暴露会导致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对健康有一定影响[9],由于自制下肢手术支架主要为碳纤维结构,可透X线且支撑可靠,无须助手扶腿即可完成正侧位的透视。术中透视时使用木墩支架,有助于避免因反复调整位置反复透视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降低因手术时间长可能给手术患者带来的各种风险,其中有报道手术时间>2 h并发其他疾病是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0]。

猜你喜欢

交锁髓内碳纤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一种碳纤维加固用浸渍胶的研究
HP-RTM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通道加强板研究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在飞机上的应用
碳纤维增强PBT/ABS—g—MA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
高原地区交锁髓内钉配合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48例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有限扩髓静态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