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润烧伤膏治疗足烧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9-19徐涑珅张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嘧啶磺胺湿润

徐涑珅 ,张健

1.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烧伤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811;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烧伤属于意外性的组织损伤,常由电击、腐蚀、辐射以及高温引起,主要伤及皮肤,严重者累及皮下组织、深层肌肉甚至内脏组织。随着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烧伤类疾病的发病数量逐年增加。烧伤后由于皮肤屏障的缺失,易引起创面感染,愈合不良,甚则发生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清除局部的坏死组织,保护皮肤缺损,创面进行换药。但不同的药物创面换药临床效果截然不同,常用的药物有磺胺嘧啶银、聚维酮碘膏等。湿润烧伤膏为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有地龙、黄芩、黄柏、黄连以及罂粟壳,研究显示,其具有清热、消肿、生肌、消炎止痛的功效。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足烧伤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了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足烧伤患者,病例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中烧伤的诊断标准;烧伤时间≤7 d。病例排除标准: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皮肤疾病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不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意识障碍。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的60例足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 12 例;年龄 24~81 岁,年龄平均(30.12±1.33)岁;电击烧伤6例,化学烧伤5例,高热烧伤12例,其他7例;II度烧伤22例,III度烧伤8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 10例;年龄 22~78岁,年龄平均(32.11±1.23)岁;电击烧伤5例,化学烧伤6例,高热烧伤11例,其他8例;II度烧伤20例,III度烧伤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烧伤类型以及烧伤深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由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治疗方法

所有入组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营养支持、抗休克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清创,清除坏死组织,采用1%新洁尔灭进行创面清洗,伤口周围3 cm碘伏消毒。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2525)敷于创面,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观察组采用对于不便于暴露的部位,亦采用包扎疗法治疗,换药1次/d。观察组同法予以清创,同时给予湿润烧伤膏(国药准字220000004),换药4次/d。次日换药时,清除前日原有的药膏,不损伤坏死的组织,动作轻柔,减少疼痛以及出血。两组患者共治疗1个月。

1.3 评价指标

1.3.1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分为痊愈、好转以及无效。①痊愈:创面愈合平坦,无色素沉着,皮肤无硬结;②好转:创面较平坦,创面缩小面积大于原创面的1/2,皮肤弹性恢复一般;③无效:创面不平坦,出现瘢痕性增生,皮肤弹性较差。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数+好转数/总例数×100%。

1.3.2 疼痛程度评价 按疼痛的程度分为4级,①I级:无疼痛;②II级:有轻微疼痛,但对睡眠无影响;③III级:中度疼痛,对睡眠有影响;④IV级:疼痛较重,严重影响睡眠,需同时服用镇痛药物。

1.3.3 创面愈合时间 记录创面的愈合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P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得数据,治疗有效率的比较χ2检验,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分别用[n(%)]、(±s)表示,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痊愈16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73.3%;观察组痊愈2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以及创面愈合时间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3.15±1.22)d,对照组为(30.12±1.29)d,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疼痛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n(%)]

3 讨论

烧伤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在我国烧伤的发病率约为1.5%~2.0%,每年受烧伤损害的人群约2 000万人[1]。烧伤除了身体本身的损害以外,生活质量以及心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创面的愈合时间与烧伤的面积、烧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患者饱受疾病的痛苦。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常用的治疗烧伤药物有磺胺嘧啶银、聚维酮碘膏等。磺胺嘧啶银乳膏内含有的磺胺嘧啶虽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但不能阻止外界细菌的侵袭。而且,磺胺嘧啶银乳膏中主要成分为银离子,能够收敛创面,使创面干燥,但由于创面的水分蒸发过多,

创面收缩干裂,从而引起局部组织的疼痛[2-3]。

湿润烧伤膏是我国近年来研制的治疗烧伤药物,其主要成分有地龙、黄芩、黄柏、黄连以及罂粟壳。其中黄芩、黄连、黄柏等,黄芩可以解热解毒、抗真菌、排脓,对伤口有较好的清洁作用[4];黄连有清热解毒、抗炎、抗真菌的作用;黄柏有燥湿、清热的作用[4]。该次的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3.15±1.22)d,对照组为(30.12±1.29)d,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湿润烧伤膏具有较好的治疗烧伤创面的作用。湿润烧伤膏能够使创面处于一个湿润的环境下,释放生物活性因子,加速坏死组织的溶解,促进细胞再生,修复烧伤造成的损害。相对于磺胺嘧啶银乳膏,在创面愈合效果、愈合时间以及减少疼痛上,湿润烧伤膏的功效均较好。

综上所述,对足烧伤患者采取湿润烧伤膏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猜你喜欢

嘧啶磺胺湿润
The Desert Problem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海边的沙漠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两种磺胺嘧啶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含噻唑环的磺胺母核合成与鉴定
他的眼圈湿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