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栓塞合并双侧胸腔积液、下肢静脉血栓的优质护理

2018-09-19孙梦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肺栓塞胸腔积液

孙梦媛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患者出现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发一系列肺循环及呼吸功能障碍的生理疾病称之为肺栓塞。该病大多与骨折、心房纤颤、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或接受大手术后,癌变及长期卧床的患者有密切关联[1],且易导致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等症状的出现。由于该病在临床缺乏特异性的表现,因此确诊率较低,容易导致误诊的情况出现[2]。且护理不当极易造成患者合并并发症而死亡,是目前临床重点讨论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胸腔积液是肺栓塞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对此,该院将2016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0例肺栓塞合并双侧胸腔积液、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对其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并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进行对比,为临床提高有效的建议与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肺栓塞合并双侧胸腔积液、下肢静脉栓塞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选取患者入院均带有反复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且伴有双下肢浮肿复发症状,符合临床对肺栓塞的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患者有男11例,女9例,年龄 43~72岁,平均年龄(65.73±6.82)岁;观察组患者有男 8例,女 12例,年龄 44~74岁,平均年龄(64.97±7.33)岁。两组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此次研究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于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生命体征检测以及药用指导与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出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导致预后恢复减弱。通常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多数无明显体征变化,但栓子一旦脱落则会造成猝死性的表现。出现双侧胸腔积液患者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或胸痛的表现,若在原有的临床基础症状上出现咯血、胸痛等症状,需引以高度重视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②抗凝治疗可有效帮助患者出现栓塞发展及再次复发的现象,文中患者采取有力的抗凝剂治疗法,此药相较普通肝素具有较强的药动学预测性,但同时也极易引起患者出血,因此,在用药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的表现,胃液、尿液以及痰液等颜色是否正常等。同时也需严格注意注射技术,确保剂量及注射部位正确。注射完毕叮嘱患者不可采取热敷以及按摩注射部位的形式,指导患者如何监控自身出血的现象。③定期监测患者上下肢有无出现酸胀、水肿、乏力以及双下肢不对称等情况。若其患肢出现周径增加的表现,可考虑为静脉回流受阻,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对症处理。④为患者在行置管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无菌标准处理,并在置管后固定其双侧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出现扭曲、脱落或受压等现象。密切观察每日引流液的容量、颜色以及性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若出现引流堵塞的情况,可积极寻找其源头并禀明医师进行对症处理。⑤治疗期间需告知患者进行绝对的静卧休息,注意搬动,不可随意搬动患者,以免栓子出现二次脱落再次栓塞其他部位。为其协助日常生活,再进行外出检查的同时可使用专业平车行专人接送。卧床期间可将其患者抬高至20°~30°,以促进外周静脉循环,避免患肢在行静脉穿刺的同时按压及按摩等处理。在用力咳嗽或排便的同时,需防止下肢过于用力,导致腹压增加。由于患者在排便中若过于用力可造成血栓脱落或二次栓塞的可能,严重甚至可造成患者猝死或晕厥,因此需叮嘱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必要时可给予患者缓泻剂。定期进行巡视查房,若有异常情况需立即报告医师,待患者病情有显著好转后,可指导其在室内进行一定的运动,以促进病情康复。⑥由于患者在栓塞过程中合并胸腔积液,因此需较长的治疗时间,而在此期间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及紧张的不良清晰,对此护理人员应充分向其讲解与该类疾病的有关医疗知识,并向其阐述治疗成功的有关病例,为其营造舒适温馨的治疗患者。时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治疗,可有效帮助其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重拾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⑦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胸腔积液的大量流出,造成了患者蛋白质大量丢失,因此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或高热量以及高纤维素的食物。此外,患者治疗期间所使用的抗凝药物需禁食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因此饮食期间需禁止过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与疾病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总分值24分。整体护理效率判定,共分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护理满意度为满意+一般。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s)来表示计量资料,行 t检验;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整体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经优质护理干预下,其整体护理满意度高达100.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下,其整体护理满意度仅为70.0%,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整体护理效果对比

2.2 有关评价指标对比

观察组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有关评价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有关评价指标对比(±s)

组别 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万元) 知识掌握评分(分)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15.71±1.04 21.44±2.01 16.013<0.05 1.97±0.13 2.86±0.74 7.4918<0.05 22.82±1.10 13.21±1.05 39.968<0.05

3 讨论

肺栓塞在临床中大多缺乏特定的表现,该疾病主要与被栓塞动脉的大小、数目或病情急缓有着密切关系[4],且临床中常带有多种并发症的表现形式。因此,优质护理在肺栓塞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向传统护理模式进一步的优化为综合性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其护理干预在诊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性[5]。肺栓塞患者多半带有病情急、病发重及二次复发等特点,若能给予患者尽早地做出诊断与治疗,可使绝大部分的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表现[6]。因此,有关护理人员需强化对肺栓塞疾病的认识与了解,并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着充分的认识,以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为其指导有关护理措施及健康宣教,为医师及时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及患者资料,及时发现并对导致引发肺栓塞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7]。该做法不仅是防止急性肺栓塞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对患者做出的护理重点。

该文经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经优质护理干预下,其整体护理满意度高达100.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下,其整体护理满意度仅为70.0%;且观察组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综上所述,在为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中,采用相应的优质护理干预[8],可显著加强肺栓塞的诊断效率,并为患者远期的康复治疗作为一定的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肺栓塞胸腔积液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