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产业扶贫铺就群众幸福路

2018-09-19

今日农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石泉县贫困户发展

陕西省石泉县深入挖掘县域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落实系列政策保障和长效帮扶措施,努力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因产业发展而稳定增收、摘下穷帽,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精心培育特色产业

“茧价今年又涨了,每公斤56元。我家养的第一批两张春蚕就卖了5300多元!”在石泉县迎丰镇崔家梁蚕茧收购点,红花坪村贫困户邹明兵拿着支票笑得合不拢嘴。通过兴桑养蚕,邹明兵有望今年底实现脱贫。

石泉县充分发挥蚕桑产业在脱贫增收中“短平快”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蚕桑生产订单。目前,全县已发展桑园7.3万亩,2017年全县养蚕量超过7万张,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达4亿元。如今,石泉已形成育苗植桑、养蚕缫丝、捻丝织绸及蚕桑副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近几年已经有3000余户通过养蚕实现了稳定脱贫。

“真是太火爆了,一场百合花节就引来了3万多游客!”饶峰镇胜利村支部书记杨卫东高兴地介绍说。通过支部牵头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建起了饶峰驿站田园旅游综合体,又招商引进了3家企业,集中流转土地,统筹企业用工,吸引农民入社,使得村里很快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人均年收入从前几年的8000多元增加到了去年的17 000多元,带动70户230余人顺利实现脱贫。

近年来,石泉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通过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培训,推进乡村旅游与电商扶贫相结合,发挥乡村旅游对扶贫工作的综合带动作用,着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使之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47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68亿元。

桑蚕、旅游只是石泉产业扶贫的缩影。石泉坚持立足长远,按照 “全域旅游抓龙头,北桑南茶川道菜,特色种养保增收”的产业总体布局,采取长中短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重点扶持发展生态旅游、特色种养和山林经济等,推动扶贫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初步形成了“县有支柱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良好产业扶贫发展局面。2017年,全县3772户11517人因发展产业收益,688户2326人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石泉县在产业扶贫中,注重引导能人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办示范化农业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培育产业大户、技术能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1.青年的生理、心理以及价值观的特点。青年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一阶段青年生理急剧变化,尤其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使得青年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同时青年正处于完成个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青年对自己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望,渴望实现自我的理想并获得父辈、同辈的认同,但是他们的心理并没有真正的成熟,难以越过成长道路中的坎坷曲折,摆脱失败、挫折带来的影响。这一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协调、不同步是导致青年价值观教育迥异于少年、中年、老年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基础,使之具备自己的特点。

返乡创业能人王华前几年在石泉县池河镇投资兴办了陕西嘉晟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政策扶持和大力引导发展,这几年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被认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据公司董事长王华介绍,2017年公司与全县11个镇2051户贫困户签订订单农业,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4 500余元。今年已在全县发展订单农业2万余亩,涉及8560余农户,其中贫困户2128户。

据了解,石泉县目前已引导能人累计创办龙头企业39个,发展农业园区30个、专业合作社265家、家庭农场291个,4000多户近万名贫困群众通过能人兴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在产业扶贫中,石泉县还充分激发新型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园区带动原材料生产、带动贫困户就业的作用,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实施了龙头带产业、基地带就业的“双带”工程,从而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在发展产业、务工就业中实现稳定增收。2017年,全县园区和企业累计发展蚕桑、魔芋、蔬菜等订单农业5万余亩,带动88个村3 525户贫困户增收,带动2978人户7291人贫困户务工就业。

针对2018年整县脱贫目标,石泉县还精准实施了脱贫攻坚 ‘1135’稳定增收工程,即通过开发1000个左右村内‘居家就业’公益性岗位、1000个左右县内‘稳定用工’岗位、组织实现3000个左右县外‘稳定务工’岗位、组织5000户左右贫困户发展特色订单种养产业,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实现脱贫达标。

落实系列保障措施

如何让扶贫政策落实到位,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尤为重要。石泉县在进一步完善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机构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产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了产业扶贫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力量、整合资源、强化督办、严格考核,统筹推进产业扶贫,努力实现产业项目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全覆盖。

为确保产业扶贫上取得实效,县上建立了“县抓部署谋划、镇抓组织推进、村抓具体实施”三级指挥体系,落实了“六个一”工作保障机制,即一村派驻一支过硬工作队,一村捆绑一批精准扶持资金,一户落实一名干部包抓帮扶,一户量身定做一套精准脱贫措施,一套严格刚性的考核奖惩办法,一镇一个督考组常年跟踪问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细化责任分工、严明工作纪律,努里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把贫困户稳定增收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系统性、创造性思维持续抓好产业发展,通过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到户到人,切实把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硬支撑,使之成为长效脱贫和防止返贫的有力保障。”安康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李启全说。

(许 兵)

感谢信

城镇集体联合社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首先请让我和我的家人向贵局的领导和同志们报以最衷心的感谢!

这是一个盛情的季节,是一个感恩的日子,是一个收获希望的时刻。城镇集体联合社的领导们在百忙中来到我们三角坡村进行扶贫帮扶工作。我是村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但由于长期受着脉管炎慢性病的困扰,加上长期服用药物产生的高额医药费用使得全家一直处于贫困线以下,生活十分困难。城镇集体联合社的领导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多次入户和我谈心谈话,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根据我的病情积极与相关单位联系,将我的三级残疾重新认定为二级残疾,提高了我的补助金额和补助待遇,使我能够从病痛和贫困的双重折磨中解脱出来,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城镇集体联合社领导对我关怀,使我对明天充满信心,内心的感谢无法道明……你们这份爱心和真情,我将铭记于心,在这里,我和全家人再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此致

敬礼!

武乡县蟠龙镇三角坡村村民:孙生法

2018年 9月10日

安徽:特色种植拓宽致富路

“以前到处跑打工挣钱,现在村里有中药材、烟叶等产业,在家门口有许多活干,挣钱还不少。”东至县青山乡中村村塘岗组程炎松高兴地告诉笔者。

程炎松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下有正在读书孩子,妻子常年生病没有劳动能力,随着年龄增大外出挣得钱也越来越少,生活的重担压得老程喘不过气来。

“年纪大了在外面不‘吃香’了,没想到一大把年纪在村里还能挣许多钱。”55岁的老程介绍,在村里挖药材、采烟叶等收入一年有着一万多元钱,去年,老程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中村村位于东至县南部山区,属于典型的山丘地带。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几年村里靠着发展中药材等特色种植,走出了一条脱贫的路子。2014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87人,如今已经顺利脱贫27户70人。

“今年村里种植了300多亩的中药材,包括前胡、黄精等品种。”中村村党支部书记王锡贵介绍,去年村里种植100多亩地中药材实现了100多万元收入,尝到甜头的农民纷纷加入村里中药材合作社,如今社员超过70多户,很好的带动了贫困户增收。

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皇菊生长,该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了金丝皇菊产业种植示范基地300多亩,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的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皇菊种植和当地的旅游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产业发展,农民受益。村民钱长松上肢有残疾,夫妻俩都在皇菊基地打工,有着很好收入,2016年成功实现脱贫,去年两人工资加一起有6万元。“有40多名村民常年在皇菊基地务工,菊花收获的时候用工超过了160人,菊花基地落户元潘村以来已经带动村里16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元潘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康高兴地说。

在东至县洋湖镇龙丰村,笔者看到20余万棒黑木耳菌棒整齐排列着。据了解,这个黑木耳种植基地是由一座废弃轮窑厂改建而成。去年,该基地种植16万袋黑木耳,共生产黑木耳2万多斤,总产值达90余万元。

“黑木耳产业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还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去年的用工支出就超过了40万元。基地的带动效应特别好! ”基地负责人张国祥介绍说,村里的贫困户卢小杰虽有残疾,但他通过干浇水、采摘等体力付出较轻的活,一年收入也接近上万元。

东至县林业资源丰富,有着发展食用菌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种植基础。该县采取了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和大户带动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这一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发展黑木耳产业的扶贫之路。2017年,该县食用菌种植规模突破6000万袋,产值超过3亿元。

近年来,东至县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茶叶、菊花、中药材等特色种植,通过政策推动、资金促动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等方式,以“基地+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等多种方式,探索出了特色种植的扶贫之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赵传群)

猜你喜欢

石泉县贫困户发展
服务石泉县域经济发展,推动蚕桑产业迈人新时代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法律服务不再“靠爱发电”——石泉县村级法律顾问全覆盖之后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