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如孤悬的星子……”

2018-09-18

诗歌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骤雨静穆星子

施茂盛:《彭公镇系列》,《扬子江诗刊》2018年第2期

“他如孤悬的星子,静穆、莫测”——这是施茂盛组诗《彭公镇系列》中《辞岁诗》一诗中的人物形象。但不管是这里的“他”,还是《台风季》里的“他”,抑或是《骤雨间》《鹮瞳中》《旧曾谙》里的“我”,以及《老邮差》中的那个“老邮差”,实际上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精神特征,“静穆、莫測”,有一颗孤独、落寞,似乎需要“慰抚”的“愈加苍老的心灵”(《老邮差》)。在我看来,他们径直就是“我”,径直就是《彭公镇系列》中的抒情主体。

这组诗中的抒情主体,经常被诗人置放在彭公镇的一些特殊时刻,如“台风季”“骤雨中”“辞岁”和“出暑”之际,或者是“我”在“去彭公镇的路上”和“老邮差”的“临近黄昏”。诗人很是偏好和善于抓住这些“戏剧性”的时刻,注目或体会那些戏剧性的场景,渲染氛围,“像鹮,从头至尾目睹着晨起夜息的景象”(《鹮瞳中》)。《台风季》中,诗人写的是彭公镇的人们等待台风的时刻:“台风过境的消息他是两天前听说的。/那时桂花的香气还未离开枝头。/白云依然那么舒卷,使得天空的印痕/得以从铺展中缓缓淡出”,而“此刻”,“他在三楼阳台上俯视彭公镇”“所有的窗户”“窗沿上摆置的盆景”“广场中央的喷泉”“行道树”“迟行的公交车”“一群欢快的女生”“楼顶细长的避雷针”和“灰白的鸥鸟”,仿佛都处于台风到来前的某种状态。“他”与这些状态、与小镇、与小镇中的人与事物,也与即将来临的台风,显然表现为主客体般的紧张关系,一如《辞岁诗》中的“他”(“仿佛是在同一个傍晚,暝色初合,/他如孤悬的星子,静穆、莫测。/对面浑浊的小酒馆……”),或者是如《骤雨间》中的“我”——“此刻,一场骤雨令所有人笼罩雨水中。/我伫立在那里,看着一对落在最后的母女,/急步躲进了凉亭。她们互相搀扶着拥偎在一起……”。

施茂盛在《彭公镇系列》中,总是会写到“一群欢快的女生惊叫着跳向路旁”(《台风季》)、“一群少年/哄笑着涌出店门”(《辞岁诗》)和“一群骑单车的少年从他身旁一闪而过”(《老邮差》)这样明亮和欢快的时刻,或者是《骤雨间》中的母女拥偎与《鹮瞳中》里三位妇女“不停地说”。这些温暖和明快的人们,不仅使彭公镇中略显灰暗的场景骤然生动,更加反衬出主体的“孤悬”,反衬着“他”或“我”的形单影只——就是这样,我们的生命“孤悬”于世,“孤悬”于外在于我们的事物与人们,但对群体和对人世间的慰安与温暖,却又何其企羡、何其神往?

猜你喜欢

骤雨静穆星子
弯弯的月亮
送小星子回家
惊蛰
刚才那一阵骤雨
在多风的夜晚
咒语
表达
初夏
十二星座要考试了
佛像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