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生态理念下种植课程的开展策略

2018-09-18洪黛珊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植物家长幼儿

洪黛珊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主张大自然、大社会是最真实、最丰富、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应让幼儿在与大自然、大社会的接触中尽情地看看、听听、想想、摸摸、做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渴望主动发现、积极探究的心理,获取最真实的感受。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使人与自然逐渐疏离。由此,引发了我们对自然教育的思考: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重建儿童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生态理念,既包括以自然为现场,创设机会还原自然情景,鼓励儿童在真实的场景中活动,也意味着遵循儿童天性和学习特点,引领教育重视与儿童发生直接影响的微观系统社区和家庭,在进行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时,考虑社区资源和家长特点,充分发挥教育合力。

我园坐落在园林式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办园至今,一贯以亲近自然、生态和谐作为课程开展、环境创设的基本理念。种植活动是自然生态理念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不断探索后,我们对种植课程内涵及开展有了新的认识。

一、种植课程的意义

1.感受成长变化,开展生命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种植是最好的感受生命成长变化的活动,特别是当种植活动是由幼儿亲自动手、家长参与、教师观察指导的课程活动时,幼儿能够完整地体验到生命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例如,清明前后,教师会依据“清明前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习俗,引导幼儿与父母一起调查“适宜种植的应季植物”,为播种埋下伏笔。在种植过程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种子、记录嫩芽破土而出、亲闻第一片绿叶、倾听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不断累积关于植物生长的经验,让幼儿在自然而然中体验到变化的神奇。在教师和幼儿一起探索生命周期的时候,要让幼儿意识到动植物都会经历从出生、生长、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历程。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因死亡太过沉重,教师总选择避而不谈。而在种植活动中,死亡是一切生物不可避免的自然结局,教师要让幼儿了解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这样直观、体验式的生命教育总是贯穿于种植活动。

2.体会来之不易,深化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开展种植活动时,我们特别重视让幼儿体验亲手劳作后的收获,中、小班的幼儿种植一些短期生长的植物,在两个月或一个学期内就能够品尝到植物果实,当幼儿品尝到自己劳动后收获的果实时,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对于食物的珍视也无须说教,不是胼手胝足,哪会知道“粒粒皆辛苦”呢?中、大班的幼儿,教师会引导他们进行收获的感恩:将自己的收获赠予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如守护幼儿园安全的保安叔叔、清洁校园的卫生阿姨、制作美味饭菜的厨师、家长等,让幼儿在感恩活动中感受到自己与周围人事物的紧密关系,以情动情,以德报德。

3.树立责任意识,养成服务精神

陈鹤琴先生提出做现代中国人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要有服务之精神”。教育的目的是养成一种德行,使人与动物有所区别,能从利己走向利他。教育要从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学前儿童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养护植物,日复一日地去关注、照顾自己的植物,能够帮助幼儿以小主人翁的姿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种植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给小植物起名、挂牌的方式,让幼儿与植物建立情感链接;把“照顾植物”作为每日的常规活动,让幼儿学会除草、浇水、施肥、清洁、抓虫等技能。例如,在中班的节瓜活动中,幼儿给自己的节瓜宝宝制作了名片;当瓜宝宝“生病”时,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节瓜宝宝“寻医”,上网查资料,寻求家长助教,为瓜宝宝唱歌打气等。教师有意识地捕捉植物生长过程中有意义的教育契机,帮助幼儿树立责任心。

二、种植课程开展的策略

1.打破场地限制,種植零距离

种植活动的开展可以打破场地的限制,不仅发生在菜园、自然角,还可以是园内一切能让幼儿零距离接触的地方。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种植还在“眼看手勿动”的观察和摆设状态,无法与幼儿产生真实的链接。我园大都是一层楼的平房,每班门前屋后都开辟了种植园地,让幼儿一走出教室,就能进入到种植园地。种植是一项系统工程,位置的选择、土壤的优化、与地平面的衔接、便于幼儿走动进入的小径等都会影响到种植活动的开展,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让幼儿随时随地观察到植物。

2.化静为动,巧妙利用室内种植

室内种植为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提供机会。把静态的环境布置变成动态展示的过程,可引导幼儿采摘一些喜阴植物,如绿萝、铜钱草、虎尾兰等,或者播种一些短期能成长的植物,用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器皿进行种植,同时鼓励幼儿装饰花瓶、花盆,将植物摆放在柜子上、相架边、餐桌上,或节日时用来美化环境。种植还能延伸到立体空间,如墙面、吊饰、家园联系栏。绿植环境的艺术化,能使幼儿产生美感和愉快的体验,增强幼儿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一日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激发幼儿热爱生活。

3.注重仪式感,尊重全过程

种植活动中的“做”,不应局限于双手,凡是耳闻、目睹、调查、研究都包括其中。土壤的秘密、种子从哪里来、蚯蚓的本领、制作爱心护理卡、园艺日、当风雨来临时、丰收庆典等,种植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重点在于让幼儿参与到植物生长的各个环节中,而非种出什么,即便失败的种植也是学习的机会。教师可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让种植充满仪式感,增强幼儿对活动的期待。在“丰收庆典”“茄子舞会”“节瓜派对”活动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兴趣生成班本特色,引导大家用欢乐庆祝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中、大班的幼儿通过编故事、演讲、展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收获见闻。当幼儿具备从直接和间接途径获得的经验时,应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回顾前一阶段的经验。在种植活动中注重仪式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与热爱,也能让幼儿在仪式中对种植活动有更深层的感受和体验。

4.巧妙吸收家长资源,深化种植体验

幼儿成长离不开家庭、社区、幼儿园等环境,家园共育活动需要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在确定的一整套家园共育行动中,在对幼儿发展至关重要的情况下,幼儿教师需要和家长合作,让其参与计划的实施,才会对幼儿教育的环境有更直接的改变和帮助。我园地处农大校园内,大学的社区资源为幼儿外出参观、实践提供了便利,深厚的人文底蕴,高素质的家长群体为共同制定种植课程提供可能性。在大量的前期调研上,我们建立了社区活动、助教活动资源库。帮助教师更有效地优化课程,开展系统的种植活动。植物维护制度、家长助教制度、外出活动制度等,能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正在开展的课程,根据自己的特长参与到活动当中。如开展土壤的秘密活动时,农学院的家长带来了五色土,向幼儿科普土壤的酸碱度、类型等,开拓了幼儿视野。当开展无土栽培活动时,专业的家长自觉组成了指导小组,利用周末、接送时间,带领其他非专业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随着家园社区一体化共建活动的开展,种植活动的形式更加多彩了,种植活动的内容更丰富了,幼儿对种植活动的体验也更深刻了。

猜你喜欢

植物家长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长错了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家长请吃药Ⅱ
植物罢工啦?
犯错误找家长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