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统筹管办评分离协同推进预备员工制试点

2018-09-17唐志红张良范霖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唐志红 张良 范霖

摘要:长沙市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通过政府主导、校企主体、社会参与、管办评分离使得该市以预备员工制为依托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得到了协同推进,职业教育综合管理效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政府统筹;管办评分离;协同推进;预备员工制

预备员工制是一种由职业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招收、培养学生,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学习期间具备学生和预备员工双重身份,毕业后到企业对口就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它是长沙市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的一项创新举措,被誉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长沙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 预备员工制试点的主要经验

(一) 政府主导,统筹推进预备员工制试点

1. 统筹建立预备员工制试点组织体系。一是成立了长沙市预备员工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市教育局、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领导任成员,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并解决预备员工试点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二是成立了长沙市预备员工制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政府、学校、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各个层面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主要为预备员工制试点提供咨询、指导和培训等服务。三是成立了长沙市预备员工制试点项目推进与质量监控督导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对现代学徒制试点相关工作推进及预备员工培养质量进行督导、监控和评估等。

2. 统筹建立预备员工制试点制度体系。一是由市政府牵头,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并颁布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预备员工制度深化校企合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文件。二是由市教育局牵头,统筹相关职能处室制定并下发了《长沙市预备员工招生招工一体化实施办法》等试点方案和管理办法。三是由职成处牵头,统筹试点学校和试点企业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相关教学标准,如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等,切实保障预备员工人才培养质量。

3. 统筹构建立体化预备员工试点体系。一是由市教育局牵头,统筹开展预备员工制试点职业院校遴选,构建了融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应用性本科院校为一体的预备员工制试点职业院校体系。二是由市人社局牵头,统筹开展预备员工制试点技工学校遴选,构建了融技工学校和企业技能测试与认证点于一体的预备员工制技工学校试点体系。三是由国资委牵头,统筹开展预备员工制试点企业遴选,构建了融辖区内中联重科等大中型企业和湘绣等部分非遗传承小型企业于一体的预备员工制企业试点体系。同时,对各试点单位的试点专业、工种和试点学生规模等进行统筹安排,从而构建了适应长沙产业结构调整和学生学历提升需求的立体化预备员工制试点体系。

(二) 校企主体,自主开展预备员工制试点

1. 自主构建预备员工培养管理机制。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预备员工制各试点学校和试点企业,可以在长沙市关于预备员工制试点相关政策、文件和制度的框架内,从自身实际出发自主构建预备员工培养机制。目前,长沙市各预备员工制试点单位基本上都自主建立了学校或企业层面的预备员工制试点工作组织机构,如预备员工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等;自主制定了学校或企业层面的预备员工制管理办法等制度,如《预备员工制试点班级学分制实施办法》等;自主制定了具有试点单位特色的预备员工制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教学标准,如《预备员工制试点专业课程标准》等。

2. 自主管理预备员工培养各项工作。长沙市通过简政放权,充分保障各试点单位的办学自主权,让各试点单位自主管理预备员工培养各项工作。如各试点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自主选择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作为预备员工制试点合作单位;各试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产业发展状况和企业人才需求,自主选择具有与本企业所处产业相对应专业的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作为合作对象;各试点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自主确定试点专业、自主招生招工以及自主开展教育教学各项活动管理等。

3. 自主创新预备员工人才培养模式。各试点单位自主开展预备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预备员工制人才培养模式。如三一重工自主举办三一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探索“企业办校培养学徒”模式;如长沙航天工业学校创办长沙航天星宇机电厂,构建了“引企进校学徒培养”模式;浏阳市职业中专学校把台资企业“中山英仕服装有限公司”引进学校生产,创新了“引厂进校培养学徒”模式;长沙市高新工程职业中专学校与长沙威胜电子集团合作,实施了“校企联办学徒培养”模式;长沙康明职业学校发挥“颐而康”企业的优势,实践了“半工半读学徒培养”模式;长沙国宾外事旅游学校试行了“进厂办学学徒培养”模式等,有效地提高了学徒培养的质量。

(三) 社会参与,科学评价预备员工制试点

1. 由长沙市中华职教社牵头,组织专家对预备员工制试点工作进行督导。中华职教社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国内外职业教育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长沙市充分发挥中华职教社团结社会各界力量推动长沙职业教育发展各项工作工作的职能,由长沙中华职教社定期组织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界专家深入各试点单位开展预备员工制试点工作督导检查,对各预备员工制试点单位在预备员工制试点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诊断和指导,确保各试点单位培养的预备员工符合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2. 由长沙市教科院牵头,组织专家对预备员工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教科院是一个具有管理、研究、指导教育科研和信息咨询服务等职能的事业单位,承担着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学督导、教学工作检查和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任务。长沙市充分发挥市教科院的研究、督导和评价职能,由职成所牵头,定期组织专家到预备员工制试点各单位开展预备员工培养教学检查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等工作,确保各试点单位的预备员工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

3. 由第三方评估机构牵头,组织专家对预备员工制试点工作进行诊断。长沙市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客观公正开展评价的优势,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由上海环众软件有限公司牵头,引入英国预备员工制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组织专门团队对长沙市各预备员工制试点单位进行诊断与中期评估,按照“招生招工一体化(2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3分)、专兼结合师资建设(2分)和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3分)”四个方面进行等级评定(评估考核要点见附件),总分<6分,为红灯,表示不足;6分≤总分<8分,为黄灯,表示中等;总分≥8分,为绿灯,表示优秀。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客观公正的评估和诊改,有效确保了长沙市预备员工制试点各项工作的健康和谐持续推进。

二、 预备员工制试点的主要成效

(一) 政府统筹协调成效斐然

通过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长沙市有效建立了一个融“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科研保障”为一体的预备员工制实施保障体系,一种融共同招生、共同教学、共同管理、共同評价、共同育人于一体的“五共”预备员工制运行模式,一套融“双主体”培养管理机制、“双身份”权责享履机制、“双标准”教学指导机制、“双导师”师资配备机制和“双保险”权利保障机制于一体的预备员工培养机制,有效服务和促进了预备员工制的推进和发展。

(二) 各项试点工作快速推进

通过管办评分离,给试点单位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预备员工制试点各项工作得到快速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预备员工培养长效机制有效形成,校企一体的预备员工招生招工制度落地实施,校企轮换的预备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索,校企互聘的预备员工培养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体现柔性的预备员工培养管理制度逐步健全,预备员工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长沙特色逐步彰显,预备员工培养的校企合作多元互动平台不断扩展,有效地提高了预备员工制试点主管方、主办方和评估方的工作效能。

(三)职业教育管理效能提高

通过政府统筹,管办评分离,协同推进预备员工制试点,申请参与预备员工试点的企业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全市参与预备员工制试点的合作企业目前已达近1000,长沙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本地就业率保持在75%以上,对口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长沙职业教育的就业竞争力日益增强;每年有50%以上应届毕业生申请就读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招生人数稳步递增,长沙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郑春.中职学生全程性职业指导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2][3][4]张良.预备员工制——预备员工制试点的长沙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7(5):56-59.

作者简介:唐志红,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张良,湖南省长沙市,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范霖,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