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现存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09-17林小芬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

摘要: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遇到了很大的瓶颈,于是新课程应运而生。新课程出现以来,确实产生了很多可喜可贺的变化。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活跃度加大,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事物都是矛盾的,凡事有好的一面往往会附带着消极的方面。我们既要着力改变单一无趣的课堂教学方式,也要注重把握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有机统一,学会合理地运用数字媒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 引言

课堂教学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上针对教学活动所做出的一系列的教学形式的设计,也称作即时教学设计。如果说,教学是一座大厦的话,那教学设计则是一块一块的砖块。教学设计撑起了一整堂的教学。学术一点来说: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设计产生了可观的效果:教学的主体性更明确了,课堂资源更加的多样化了等等的变化。但是毋庸讳言,在部分教师中,课堂教学设计中还存在很多的误区。这些误区会制约课堂教学核心理念的贯彻落实。那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朝着更好的态势发展,在短时间内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疑惑。

二、 在教学目标上,破坏三维目标的整体性

三维目标具体指的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以及知识的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一个三维目标教学在当今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是大为推崇的。但实际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思想品德教师对三维目标教学手段缺乏认识,对其的了解浮于表面,实际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针对上面所提出的问题,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拙见。

首先我们当然要辩证看待三维目标这么一个概念,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方面去整体把握,切不可将三者割离开,它们在教学过程中是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但要落实到具体的每节课,则应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在教学当中充当的應该是一个引导的角色,在学生的情感目标中起一个引导作用。当然了,我们强调情感目标的重要性的同时,并不能忽视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注重三者的辩证统一,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 在活动设计上,注重热闹与新奇,缺乏教学实效

以前的课堂教学大家应该也都是心知肚明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干什么的都有。这种情况在广大的农村校园中尤为突出,城镇中的情况还比较好一些,但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新课程的实施对于缓解这种情况发挥了一定作用。教师在课堂中会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尤其是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学生光靠死记硬背是无济于事的。现如今大力推行的这种新课程教学,一改以前死板沉闷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地渲染大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课堂的学习。 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但同样的,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仍然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千篇一律,很多教师教了多少年的课,就重复了多少年的话。有一个段子说:以前觉得那些老师上课都不用备课件很牛逼,后来真相了,你试试一个内容讲个三四遍,你也可以直接就来的。这其实就暗示着大部分的教师她们都只是在不断地重复教学,根本谈不上什么教学设计,而重复意味着单调。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在注重启发学生去参与课堂,探究问题方面有了改善,但有部分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呈现一种“满堂问”的现象。举个例子,有一位教师,他在课堂上有一句口头禅:对不对啊是不是啊类似的问题。这可能是他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并不是说问了问题就好了,像上面那位老师的毫无思维含量可言的问题完全就是画蛇添足。这种课堂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老师在问,是不是啊,对不对啊,学生就在下面玩似的是哦,对哦。不明白这样的意义何在,无论对学生知识的落实、能力的提高还是情感的滋养都没有起多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是一节关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政治讲解的现场教学情况:

一名女教师在给学生随意放完了四十分钟左右的视频后,草草提问:大家对于这四十分钟的观影体验是什么呀?

生:(台下鸦雀无声,真相是大家睡的睡,看小说的看小说。)

师:(尴尬挠挠头)好吧,那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站起来,敷衍说了几句就坐下去了)

老师见状,马上尴尬地结束了这一环节。“那大家翻到书的56页。”

本来老师在放视频之前就应该先做一个预设,首先激起同学们的兴趣,避免不看视频的情况。后期中,面对同学们的消极态度,也不应该放任不管。本来稍加引导,学生很容易就会被老师带入情景中的。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要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面对课堂下的学生情绪不高等不利于教学的现象,教师不应该放任不管。或许教学设计做得很好了,但学生反响不好,这源于课堂本来就具有一个复杂性和多变性的一个特点,这就更考验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了。

四、 在媒体运用上,过分追求花哨,脱离教学主体与教学目标

多媒体的运用在当今的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尤其国家现在对教育的重视力度大大加大,几乎每个学校都至少会有那么一台电脑多媒体。这得益于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现代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信息容量的等优势。这对于解决思想品德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枯燥无味的劣势有很大作用。当前,教学技术的应用于推广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不难看出,实效并不是很理想。多媒体的作用对一些老师来讲只是让他们再用不着在黑板上板书,直接对着PPT照本宣科。糟糕的是,老师直接在网上找PPT资源就更可怕了。完全不顾课堂实际情况。 数字多媒体我们应该物尽其用,遵循一致性、合理性等使用原则。

五、 结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前进,不能再仅仅拘谨于从前的教学手段及方式。初中思想道德教学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多方面分析讨论当前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

参考文献:

[1]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巴班斯基.吴文凯,俞翔辉,等,译.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68.

作者简介:林小芬,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中仙中学。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
选择
饮食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刍议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