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数学空间图形教学的思考

2018-09-17郭建民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空间图形初中数学教学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空间图形处处与生活紧密相连,而数学课堂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图形相关知识则需学生熟知各种从实例当中抽象而来的概念,运用定理同时可以自如推理,应用。同时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还需具备图形转化技巧。而平面几何入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亦存在着一定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图形直觉,几何语言理解与应用,三段论掌握等方面。换言之,结合学生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意识,不断由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转变。因此,需加强教学方法的研讨,拓展学生思维,更好地掌握空间图形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空间图形;教学

几何题在初中数学内容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初中数学教学重难点之一。由于几何题强大的灵活性、广泛的知识点及其逻辑的严谨性,让很多学生往往都无从下手。因此,需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 注重创设情境,强烈激发求知欲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空间图形学习的过程中,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习惯。在此环节,需融合情境教学,发挥其自身优势,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点的学习氛围当中。如,对初中几何“轴对称图形”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当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物体展现,并与本节知识点相结合,创造出良好的学生情境。同时亦可加入模型,引导学生更好地解决轴对称相关知识。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BE=2,AE=3BE。P是AC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是多少?分析:利用点B关于AC的对称点D进行求解。解:如图1,连接DE交AC于点P,此时PB+PE的值最小。由轴对称得PB+PE=DE。在Rt△DAE中,AE=2,BE=6,AD=AE+BE=8。由勾股定理得DE=10,即PB+PE的最小值为10。通过模型的运用,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

二、 有效的结合几何画板,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初中空间图形入门学习过程中,二维图形并不能真实的反应三维空间图形,在平面绘图时受到观察角度的制约很难掌握整体,具有极强的抽象性。正如绘制正方体时,每面均不能绘制为正方形,相互垂直的直线不一定要画出相交的角均是90°角等状况。因此,熟知定理后对图形观察时造成了更多的迷惑。而几何画板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动态化的动画形式将三维图形不同元素之间的位置联系完成全面的展示。例如

,AB=AC,△ABC内有一点D,∠BAC=∠DAE,∠ABD=∠ACE。求证:BD=CE。对以上问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几何画板完成演示,首先绘制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AB=AC,在三角形内部任意取一点D,用“变换”编辑工具将△ABD朝着逆时针方向旋转∠BAC的度数,得到△AEC。对学生展示完BD=CE的证明后,提出问题:“如果将点D放在△ABC边上或外部时,其他条件不变,上述结果是否成立?”在几何画板演示中拖动点D,开展相应的教学分析,在此环节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示图形变换的过程,通过能够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形变换。

三、 掌握实际问题中的几何应用技巧

在初中几何考查过程中,主要通过直接条件描述亦或实际应用题的模式进行展现。在应用题考查时,意为考查学生根据空间与图形相关知识与实际状况相结合更好地解决问题。举例来说,道路MN以及道路PQ相交于点P,且∠QPN=30°,其中PQ上距P点120m位置存在学校A,一辆汽车在MN道路向MN方向前进,其噪音辐射周围90m范围内,问:学校A是否收到汽车噪音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此问题,需对题目进行了解的前提下通过图形的方式见解答。其中以A点为圆心,半径为90m,若汽车行驶到园内,则学生会受到影响。利用图形观察可知,将A点作MN的垂线BA,若BA<90m则学校A会受到汽车噪音应。利用辅助线将绘制APB,且∠PAN=30°,通过计算BA=60m<90m,因此,学校A不在影响范围内。

四、 以学科素养持续培养为主线,有效地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伴随着教育革新,由传统的“三维目标”转变当前的核心素养,而初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与初中教学具体状况相结合,更好地制定符合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举例来说,对于“展开与折叠”学习的过程中,需有效的“寻找相对的面”问题,此时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将其中的一面作为固定面,并在大脑当中通过想象将其他各面相互折叠。如将长方形当中的一面作为地面,并用数字3表示,将长方形的左右面,用数字2,4表示,并向上折叠,而其他面则用数字1,5,6表示,其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并依次向后,向上,向前完成折叠,从而构成长方体。此想象环节属于动态性,同时个别面在折叠时不断改变,需学生保持“变化—保持—再变化”的过程。通过此类方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空间与图形的有效衔接,能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学生,降低学习当中的困难性。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属于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就初中学生而言能够起到提分的效果。尤其是对几何知识的掌握,因此,需加强学生空间想象力,图形绘制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好的增强其分析以及观察能力,从而真正地做实现抓好空间图形入门学习,减少学习瓶颈形成的学法指导。

参考文献:

[1]毛玉杰.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有效教学策略——浅析如何更好地进行推理与证明的教学[J].新课程(中),2016(1):127.

[2]陳翠玲.重视导入,化难为易——浅谈导入法在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8):13.

[3]王秀梅.巧妙联系生活,化抽象为具体——例谈初中数学图形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8):36.

[4]高磊.初中数学课堂图形教学有效策略探析[J].数理化学习,2014(2):62.

作者简介:郭建民,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晋安区王庄新村一区福州则徐中学。

猜你喜欢

空间图形初中数学教学
空间向量指路明,立几向着简易变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黑板变“白板”,课堂更精彩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地理空间图形学原理与方法》内容简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点到平面距离的求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