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和扩大初中生作文的质和量

2018-09-17狄得禧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文集作文老师

摘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教学同样也是一个大难题,因为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便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学生作文的量差和质差的问题,如何解决一方面的问题,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和扩大初中生作文的质和量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提高;扩大;质;量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学生作文质差量差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我认为应从改革教师“包教包改”的作文训练模式入手,彻底转变目前大多数初中作文训练的方法。因为这种教师“包教包改”“单轨一线式(即仅仅利用作文课内的时间进行训练)”的作文训练模式,单调、乏味、周期长,无法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的作文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难以发挥学生的个体特长;于是积极性日衰月落,逐渐变得“听见作文就摇头”“让写作文就害怕”,就更难提作文的质和量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在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内(课内)外(课外)并举,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集體作文、自由练笔、写回头作文。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写作规律,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思维,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诸多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并最大化地解决了初中学生作文质差量差的问题。

一、 集体作文

教师可首先尝试着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也可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同学组合成几个小组,把小组中成员的名单写下来。在要求学生作文时,不是要求这个小组的每一个人完成一篇独立完整的作文,而是要求这个小组的成员集体完成一篇具有可读性、高质量的作文。具体分工为:在小组事先经过讨论,在对文章大致的轮廓进行构思后,小组的每个同学再分别完成各自相应的内容。小组成员内部可以对互相的作文进行批阅、评论及改正,作文的评分主要是依据小组成员自己进行打分,但所占比重非常少,同时,学生在写作与协调的过程中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作文中运用何种手法等,同时要进一步表扬那些由于好学、好问而发挥较好的学生。

在这种训练模式下,教师便从繁重的单调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了。就学生而言,这样照顾了学生个性差异,使人人乐此不疲、刻意求“文”,学生的个体作用和创作热情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的分数不完全取决于老师的喜好,学生能够放“胆”作文,经历了一段绝无仅有的创作历程。由此激发出师生高昂的热情与想象力,创造力量便是无法估量的。这样一来,何愁写不出高质量的作文呢?

二、 自由练笔

由于不受任何题材、体裁、手法的限制,使得学生可以自由地去写作文,所以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一下子便提高了,同时这种方法也解决了学生在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写作兴趣及写作水平的问题。为此,我要求学生在课外准备一个专用的作文本(简称为作文集子),就好像是每个作家的作品集子一样。老师可要求每个学生给自己的文集起一些优美的名字,必要时可写上序及前言。之后,教师在每周要求学生,必须在自己的作品集子上面写一篇优美的文章。形式、内容可以不限,必须要写自己在学习及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如果实在写不出来了,可以在报刊、杂志上摘录一些别人的好文,然后对其进行学习、剖析并写出自己的看法及观点。

此类作文,教师不必情批细改,只做一般性的指导即可。重点让学生自由评析,找出得失,因此,他的读者也不局限于教师一人。教师创造条件,让“文集”定期在班内交流,使班内学生都成为“文集”的读者。那么,半年左右大多数学生就会喜欢写作。就会积极主动地去练笔。因此,它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度”(作文要求)把握不准,导致学生无从下笔的问题;进而取消了学生作文过程中没什么可写的心理障碍。当然,开始写文集时,不少学生是带着抱怨、应付差事的心情来写的。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多方诱导,学生最终会喜欢上文集、从而会把它当作忠实的伙伴,尽情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 回头作文

叶圣陶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会了改的本领,才能把作文写好。”回头作文就是根据这一原理,把教师“包教包”的单项传递局面变为师生共同评析修改的新模式。学生每次在拿到作文本都关心的是老师给自己的作文打了多少分,而对老师的一些具体的“精批细改”却极少去看,更不用说推敲、细读,有些学生最多只看一下眉批、总批,或者更正文中的几个错别字、病句。至于教师对自己的作文为什么这么“批”,怎么这样“改”,与原文区别在哪里,问津者、关心者便是更少了。教师费尽心血批改作文的一番用意和心血,学生未必或根本不能领会到,因为,他们大多都把自己作文分数的高低看成习作成败的标尺。根本不能透过作文的分数去寻找到根本的原因。长期下去事倍功半,学生很难掌握好作文的门道,作文水平的提高就可想而知了。

针对上述现象,我在给学生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一律不会给学生的作文打分,而主要是以“批阅”为主。“批”分两类,一种指出学生作文的可取之处及成功的地方;另一种则点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向他们提出解决不足的方法,供学生自己修改。以“批”作为书面辅导,学生拿到作文本后,老师先给出评分标准,然后让学生对照教师的具体要求和作文的评分标准,再结合老师的批语,分析自己作文中的得与失,然后自己给自己打分,最后趁热打铁,按批语指点,该删除的删除,该修改的修改,让学生将作文修改之后,然而再让他们自己抄写在专用的修改本上子上交上来。再次批改。教师再打出新作文的分数,并适当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话,然后再发下去。学生将修改后的两次作文逐一对照、逐一比较,不仅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形成不断上进、主动修改作文的内部动力;又能找到前次作文不足的原因,后次成功的“精妙之处”。就在这种不停地修改、比较中,学生练出了改好作文的能力,同时作文的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

作者简介:狄得禧,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文集作文老师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郭汉城文集》简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