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古代儿童友善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

2018-09-13闫冰冯国庆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现代价值儿童

闫冰 冯国庆

摘 要:我国古代的儿童友善思想极为丰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儿童孝悌观念,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儿童礼仪习惯,在经典朗诵中陶冶儿童道德情操,在环境营造中塑造儿童文明行为。为使儿童友善教育行之有效,古之先贤在实践中坚持“自我修养”“长辈示范”“严慈相济”“因材施教”四大原则。古代儿童友善教育思想对今天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儿童人格”“坚持家校结合,形成育人合力”“坚持生活教育,注重知行合一”“坚持奖惩统一,增强激励效果”。

关键词:儿童;友善教育;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35-03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加强儿童友善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儿童友善教育思想,挖掘我国古代儿童友善教育思想资源对于今天培养儿童友善意识,塑造儿童道德品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一、我国古代儿童友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基于善良之心所表现出来的友好态度和善意的举动便是友善,尊老爱幼、谦敬礼让、关爱他人是其基本体现。友善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认为儿童时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十分重视儿童友善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在长期的实践中提出许多宝贵的有关儿童友善教育的思想。

(一)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儿童的孝悌观念

“孝悌”也作“孝弟”,古人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最早记载孝悌的文献是《尚书·尧典》:“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论语·学而》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春秋战国时期,曾参著《孝经》,把孝悌思想系统化,流传后世。东晋,萧广济记《孝子传》,为孝子立传,影响深远。南宋赵孟坚编《二十四孝》,二十四孝故事妇孺皆知。古人从小便开始培养儿童的孝悌观念,注重发挥家庭的作用。例如,《礼记·曲礼》的“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教育子女从小就要知道冬天应使父母温暖而不遭受寒冷,夏天应使父母凉爽而不遭受炎热,晚上要为父母铺好床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以“孝”表达对父母的友善。《三字经》曰:“香九龄,能温席”,东汉时期的黄香就是古代践行“孝”的典型代表。三国时期向朗在《遗言诫子》中教育其子:“贫非人患,惟和为贵”。北齐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兄弟》中有云:“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以“悌”表达兄弟间的友善。在古代家庭中,“为子女者孝顺父母,为兄者关爱弟弟,为弟者敬爱兄长”,儿童时期就开始有了这种孝悌观念。

(二)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儿童的礼仪习惯

礼仪,也称礼节,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表示相互尊重,在言谈举止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謂之华。”礼仪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于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古人常常把“礼”视为人生之本,立业之基,认为,“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事尚礼则事成。”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论断。《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有言:“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孔子认为,西周之所以兴盛,和“周礼”不无关系,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就要从学习“礼”开始,并注重对孔鲤的“礼”之教育,“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古代培养儿童讲究礼仪的典范。

(三)在经典朗诵中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操

古人强调“人生在世,耕读当先”。勤学苦读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车胤,头悬梁、锥刺股的孙敬、苏秦等等。古人认为,读书要大声细致地朗诵,南宋朱熹指出:读书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朗诵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项复杂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认同过程。通过朗诵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欣赏力、想象力,还可以丰富人的感情,陶冶人的情操。为在朗诵中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古人编写了许多流芳百世的启蒙读物,对儿童进行价值引导和感情熏陶,如《三字经》《幼学琼林》《童蒙须知》《弟子规》《千字文》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儿童经典读物。以《三字经》为例,为激发儿童的兴趣,《三字经》在格式上,以三言形式出现,三字一句朗朗上口,读起来轻松愉快。在编排上,以端正儿童的思想为主,知识传授为次,如“首孝悌,次见闻”。在内容上,充满正能量,有助于陶冶儿童积极向上的情操。

(四)在环境营造中塑造儿童的文明行为

儒家思想认为,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使教育对象始终处于有利于德行培养的良好环境中。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为儿童的成长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教育上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颜之推在《慕贤》中指出:“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他身体力行,积极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进而形成家风,使颜氏家族人才辈出。“孟母三迁”和“千万买邻”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古人对社会环境的重视。

二、我国古代儿童友善教育的基本原则

为使儿童友善教育行之有效,古人坚持“自我修养”“长辈示范”“严慈相济”“因材施教”四大原则,使友善教育思想真正作用于人,影响人、塑造人,并在实践中代代相传,得以继承与发展。

(一)自我修养

儒家思想认为,自我修养是个人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因此,将修身放在首位,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主张。古代有丰富的自我修养法则。一是自我学习。《论语·里仁》中提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自觉地向他人学习。二是自我反省。《论语·学而》有言,“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失当的地方。三是自我克制。《论语·颜渊》中提及,“克己复礼为仁。”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四是自我批评。《孟子·离娄章句上》有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遇到困难不去责怪他人,而是自我批评,从自身找原因。自我修养的原则体现了内因的决定作用,在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克制、自我批评中强调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长辈示范

古人重视发挥长辈的示范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发挥师长的示范作用。《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段话强调了师长自身的表率作用,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形成高尚的品德,言教虽然不可缺少,但是身教更为重要,对于儿童来说,儿童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很强,身教无形中给儿童以“熏渍陶染”。二是发挥家长的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其自身素质对儿童的影响很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张履祥有云:“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修身为急,教子孙为重,然未有不能修身而能教子孙者也。”他认为父母提高自身的修养是教育好子女的前提,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曾子杀猪的故事也体现了先贤注重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三)严慈相济

古人坚持严慈相济,重视情感评价对儿童的影响。《颜氏家训》中提及,“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无畏而生孝矣。”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待子女,既要威严,而又不失慈爱,子女就会对父母孝顺。他进一步解释: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如果父母“无教而有爱”,反而会导致“饮食为食,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词反笑,至有识知,违法当尔”。如果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态度是任其为所欲为,该训诫的时候则奖励,该斥责的时候则一笑了之,等子女长大以后,就会误以为按照道理本该这样。他同时强调:“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不能偏爱溺爱他们,父母要均爱,否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因材施教

孔子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并在教育实践中一以贯之。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个体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明代思想家王守仁道:“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其认为,教育儿童,不仅要考虑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还要注意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针对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就像良医治病一样,对症下药,方能见效。他同时还强调,要根据儿童的“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成长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不可揠苗助长。“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因材施教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教育更加有效。

三、我国古代儿童友善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古代儿童友善教育思想由于是在封建专制社会背景下形成,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如在实践中重男轻女,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等。如何置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审视古代儿童友善教育思想,至少可以在四个方面给予我们有益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儿童人格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认知水平有限,我国儿童道德教育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过分强调他律教育和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从古代儿童友善教育思想得到的启示有: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儿童在道德实践中的主动性。不因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而将儿童置于道德教育的被动地位,忽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给予儿童一定的自主权,包括让儿童参与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规则的制定等。当儿童在道德实践中有失范行为或儿童之间产生矛盾之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时机加强引导,不替儿童包办一切,让儿童自己解决问题,坚持做儿童的道德教育上的引路人,而不是仲裁者。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在道德实践中尊重儿童的差异性。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受环境、遗传、家庭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位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教师在道德教育中要客观看待“捣蛋鬼”“乖乖女”等一些特殊儿童,不给好孩子或坏孩子贴标签,要采用不同的教育和评价方式,调动每个儿童的积极因素,使每个儿童的道德品质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儿童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其身心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性发展过程,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美感、道德感等复杂情感。教师要善于在朗诵中陶冶儿童的情操,特别是在“国学热”的今天,不能生搬硬套,让儿童死记硬背,要考虑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掌握方法,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坚持“家”“校”结合,形成育人合力

基于当前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较大的现实,许多父母要么无暇陪伴孩子,孩子道德教育完全依赖学校,要么片面认为孩子的道德教育是学校的责任,造成“家”“校”教育脱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家校结合的教育。我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成为培养儿童道德品行的主要力量,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强调提高学校儿童道德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一是坚持“家”“校”结合,使家长和教师在道德教育理念上协调一致。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孩子在老人摔倒时要主动帮扶,但如果家长为避免孩子被讹而教育孩子见到老人不能扶,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产生自我矛盾,陷入思想混亂。教师要利用好家长会、家访等机会,与儿童家长加强沟通,统一思想认识。二是坚持“家”“校”结合,家长和教师皆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杜威指出:“儿童阶段的认知特点是遵从于权威,家长和教师都是权威的主体,与孩子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长和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表率作用,如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孝悌观念,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孝顺老人。教师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自己要身体力行,言行举止都要文明。三是坚持“家”“校”结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要注重家庭和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对孩子的影响,积极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生活学习环境,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优良的家风和校风,让孩子在无形当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三)坚持生活教育,注重知行合一

在古代,无论是树立儿童的孝悌观念,还是培养儿童的礼仪习惯,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在生活中教育,学以致用,生活既成为友善教育的源泉,也成为友善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观当前,儿童道德教育存在“说多做少”、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实践性等问题。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受教育者获得道德认知,更重要的是要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体现在行动上。如果离开生活这片实践沃土,道德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对于当前儿童道德教育来说,一方面,要在生活中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让实践成为道德教育的主题。同时,积极创造让儿童参与道德实践的条件,如开展 “我给父母搭把手”“我为花草洗洗澡”等主题实践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爱心,锻造孩子的品行。另一方面,坚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把道德教育的重心转移到行动上来,利用好生活这本“教材”,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使其做到知行合一,使道德教育真正塑造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坚持奖惩统一,增强激励效果

古人在儿童友善教育当中,讲究严慈相济,力求实现奖惩统一。奖惩得当,能够促进孩子的道德发展;反之,则会成为道德发展的障碍。当前儿童道德教育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过分强调物质奖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随意奖励孩子的做法十分普遍,以玩具、零食等物质奖励为主,甚至有些直接奖励金钱。二是过分的惩罚。当孩子犯了错误,如孩子之间发生打架或是出现破坏行为时,一些家长或是教师常常以成人的思维逻辑对孩子进行惩罚,轻则严厉批评,重则打骂体罚等,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容易造成孩子畏首畏尾、怯懦、不诚实等心理问题。从古人坚持严慈相济的教育原则中,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有:一是奖罚儿童要分明。根据孩子某一行为表现是好是坏而进行奖惩,做到奖惩有因,赏罚分明。二是奖惩儿童要适当。家长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奖惩观,把奖惩看作是促进孩子道德发展的手段。奖励方面,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一个拥抱,一句表扬等都是精神奖励的体现,具有激励孩子的作用。惩罚方面不能过度,要慎用体罚,避免给孩子带来身心伤害。

总之,我国古代儿童友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其精华和糟粕并存。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汲取精华,去其糟粕,赋予其生命活力,做到古为今用,从古代儿童友善教育思想中吸收养分,促进当前儿童道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明理.友善篇[M].南京:辽宁大学出版社,2015.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常怀林.中国善良:慢品善文化[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4]優才教育研究院.中国古代教育名著名篇快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5]翁光龙.古代和谐教育思想对构建现代和谐教育的借鉴[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8).

[6]汪艳玲.中国古代学习思想与研究性学习[J].教学研究,2003,(3).

[7]李晨亮.古代劝学思想对现代学习的启迪[J].人力资源管理,2017,(7).

[8]董坤玉.中国古代教育史分期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5).

[9]朱永新.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之贡献与局限[J].教育研究,1998,(10).

[10]孙宏安.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J].辽宁师范大学,1996,(7).

[11]梁励.中国古代启蒙历史教材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猜你喜欢

现代价值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留守儿童
全球化背景下中原华商文化的现代价值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