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千阳县土壤施肥现状与实现化肥零增长的措施

2018-09-13李烨

科学种养 2018年7期
关键词:千阳县化肥全县

李烨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的广泛使用对我国实现粮食连年增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专家分析,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偏低,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40%以上。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应该说一半归功于肥料的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不但造成肥料浪费、生产成本增加,而且破坏了土壤营养元素的平衡,引起土壤板结,降低了农产品品质,导致生态环境也亮起 “红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难以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粮食“十一连增”背后的尴尬现实。

为了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15年国家农业部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战略目标。同年,《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再一次聚焦化肥减量使用。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千阳县土壤施肥现状

1. 耕地地力稳中有升

千阳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地处陕西关中西陲。县农技中心通过对2008年以来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3 496个土样化验,特别是对450个骨干样数据及连续5年山、川、塬耕地地力监测点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千阳县土壤肥力状况与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农耕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幅度较大,平均为16.07克/千克;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上升明显,分别为65毫克/千克和27.3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丰富,平均为191毫克/千克;微量元素仍然缺乏,山区和塬区耕地土壤普遍缺硼、缺锌,川道耕地土壤普遍缺硼。经综合调查分析:千阳县耕地地力稳中有升,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中等偏低,磷素、钾素含量较高。对小麦和玉米种植而言,全县耕地土壤磷、钾元素不存在缺乏问题,可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88.82%的耕地氮素能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2. 有机肥资源丰富

千阳县是宝鸡市的畜牧大县,川塬各镇奶畜大村都建有畜牧小区,特别是2007—2011年,在县上实行奶畜补贴政策的扶持下,全县建成千头规模现代化奶牛场3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35个,奶牛养殖“千阳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仅2008年全县奶牛存栏3.8万头,产生的有机肥源源不断地施入耕地。近年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畜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一家一户养牛量急剧减少,耕地有机肥投入减少,但与1982年以前相比,有机肥投入增加还是相当大的。

3. 化肥施用总量增加

千阳县从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大面积施用化学肥料,过去为了保增产、保供给,解决温饱问题,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2012年调查表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全县98%以上的种植户都使用化肥。据统计:2010年全县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3.42万吨,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分别为1.56万吨、1.32万吨、0.12万吨和0.42万吨;2011年全县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4.48万吨,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分别为2.14万吨、1.55万吨、0.26万吨和0.53万吨。尽管施肥结构、比例不甚合理,但化肥施用总量增加。

4. 秸秆还田率逐年提高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占全县耕地90%的山区和塬区的耕作只能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这就使得茬口间有足够的时间实现秸秆还田。加之近几年农民大量进城,农村劳动力相当缺乏,机械作业面积越来越大,特别是夏粮收获后小麦高留茬还田面积较大。据调查,全县每年种植小麦15万亩,机械收获后高留茬还田率达到85%以上,小麦秸秆还田量1.65万吨,相当于每年施入耕地的纯氮(N)约为45.8吨,再加上玉米秸秆、绿肥压青等还田,全县投入耕地的秸秆还田率在逐年提高。

5.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成效凸显

千阳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来,形成了日趋完善的服务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1999年,县农技中心土肥化验室通过省级行业资格认证,2012年化验室盲样考核工作顺利通过全国农技中心检测能力验证,被农业部命名为宝鸡市首批省级标准化化验室,2015年又被全国农技中心命名为全国标准化化验室。化验室现有面积1 100米2,配有专业仪器设备1 160多台(件),持证化验员9名,为全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2008年,千阳县被农业部列为陕西省25个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示范县之一。每年开展“2+X”“3414”等肥效试验15个,先后与宝鸡市平衡施肥配肥站、西安济邦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化肥企业签定了农企合作协议,配方施肥推广面積逐年扩大。特别是近年来,春秋两季农企合作推广玉米、冬小麦配方专用肥1 000多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土壤施肥存在的问题

1. 施肥结构不合理

多数农户在科学用肥上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底肥轻追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问题,造成作物需肥临界期脱肥早衰、氮磷供应不协调,病害蔓延。

2. 施肥方法不当

据对农户不同作物田间施肥方法调查: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肥料利用率较低。

3. 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

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但近年来,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有机肥投入量减少。特别是在高崖、草碧等偏远山区,由于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习惯,相当一部分农作物秸秆被用做取暖、做饭,有机肥资源化利用率不高。

4. 技术服务有待提高

由于多种条件限制,在推广科学施肥中,我们仅注重了“测、配、施”环节,即按照不同区域取土、化验结果,制定主要农作物分区施肥方案,指导农户田间施肥参照实施,而“产、供”主要依靠供肥企业,没有做到“测、配、产、供、施”一体化全程服务,造成测土配方与生产供肥脱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势发挥不明显。

5. 土壤养分供需不平衡

据近年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川塬土壤中养分比例为N∶P2O5∶K2O=1∶0.25∶2.78,小麦、玉米施用氮磷钾肥料比例为N∶P2O5∶K2O=1∶0.52∶0.08,与小麦、玉米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氮磷钾比例N∶P2O5∶K2O =2~3∶1∶2~2.5相比,施用比例基本平衡,而土壤中供应的养分与作物需要养分比例失调。

三、实现化肥零增长主要措施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技和政策的双重支撑才能逐步实现,更需要明确思路,科学制定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1. 多措并举营造良好氛围

①加强宣传。利用电视台、网站、报纸、微信等多种媒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户宣传化肥减量增效的意义,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

②开展培训。借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等项目加强对科技示范户、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普及。

③转变观念。引导农民转变施肥观念,使用有机肥代替化肥,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从源头上实现化肥零增长“最后一公里”问题。

2. 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千阳县已得到大面积普及。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5%~8%,亩节本增效50元。千阳县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5万亩,如果全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年可增收1 750万元。

①精准施肥。在土样测试、田间肥效试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土壤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科学制定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和施肥方案,做到精准施肥,克服盲目施肥行为,提高肥料利用率,逐步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

②推广补钾配微技术。千阳县耕地土壤中钾肥含量较高,但是受土壤质地及其结构的影响,作物能够利用的有效钾有限。因此要走有机无机相配合,氮、磷肥与钾肥、微肥相配合的平衡施肥技术路线,力争每亩补施钾肥5千克、微肥1~2千克,以达到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提高耕地产出效率的目的。

3. 着力推进施肥方式转变

①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能有效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率。依托旱地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项目,投资100万元,在草碧镇草碧村示范实施旱地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面积500亩。及时邀请省市节水灌溉方面的技术专家到田间进行实地考察、规划设计。目前打机井3眼,田间管道已全部铺设完毕,水量充足,为探索适合千阳县旱地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推进机械施肥。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支持肥料生产企业加快有机肥运输及高效施用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广机械施肥标准化、精量化和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降低肥料用量,克服人工短缺、有机肥施用费时费工问题。

4. 加强有机肥资源化利用

①探索绿色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农牧结合,实现有机肥资源化利用。2017年千阳县农技中心已积极争取上报了农村沼肥配送项目,探索推广“果—沼—畜”绿色循环农业模式。投资20万元,计划在张家塬镇双庙塬村,依托千惠奶牛场和千丰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沼液储存池5个共150米3(每个体积30米3),对千惠奶牛场1.4万吨牛粪进行堆沤、腐熟、发酵后实施土壤施肥,达到“一减两提”(即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土壤质量)的目的。

②推进秸秆养分还田。据推算,千阳县每年约有4.4万吨富余秸秆可用于还田,相当于293吨尿素、513吨过磷酸钙和513吨硫酸钾。因此,在农村劳动力极其缺乏和养殖业效益滑坡的情况下,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是稳定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③推广绿肥压青技术。在冬闲地和夏闲地种植冬油菜等绿肥,并合理施肥提高单产,通过推广绿肥压青技术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5. 大力推进技术集成创新

①加强施肥新技术研发。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在高崖、草碧和张家塬3个镇推广应用缓释肥,建立春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万亩示范片1个;在崔家头、南寨2个镇应用新型肥料,建立冬小麦地力培肥万亩示范片1个,重点开展农作物施肥技术研究,集成推广一批高产、高效、生态施肥技术模式。

②加快肥料新产品推广。逐步组建产、学、研、推相结合的研发平台,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生物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

6. 提高耕地质量水平

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康的土壤是生产安全农产品的基本条件。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加快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稳产增产的高标准农田。力争到2020年,千阳县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個以上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

②建立耕地地力监测与预测预警体系。对全县的主要土壤,如黄土性土、黑垆土和潮土,按照山、川、塬类型设置50个左右地力监测点,长期监测耕地地力变化状态。同时建立耕地地力预测预警系统,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和耕地质量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

7. 进一步提高服务化水平

①完善扶持政策。加强与财政局、发改局、国土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规模,支持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和水肥一体化、机械施肥等技术推广。对新型经营主体、种粮大户提供科学施肥服务,施用有机肥、配方肥、高效缓释肥料予以适当补助,积极争取金融、保险、税收等扶持政策,支持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顺利开展。

②创新服务机制。发挥市场竞争作用,引导肥料供应方由“卖产品”变为“卖服务”,对现代农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开展配方肥连锁配送服务,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李 烨,高级农艺师,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联系地址:陕西省千阳县县城东大街65号 千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邮编:721100。

猜你喜欢

千阳县化肥全县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陕西宝鸡千阳县南寨镇:防病防虫保增收
千阳县文化馆传承人培训
千阳县剧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