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改进

2018-09-12杨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4期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不安全因素优化措施

杨洁

【摘要】目的 观察针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心血管风险护理方法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方法 在我院2017年3月~9月所有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等分配原则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命名为普通护理组(n=43),采用风险护理方法实施护理的患者组命名为风险护理组(n=43),对比观察采取不同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指标与致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并且通过护理效果的观察分析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的对比汇总,风险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到达了93.02%,与普通护理组的74.41%相比有显著提升,且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关于不安全因素而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的情况有多种类型,即护理安全保障低或方式不当、患者配合遵从医嘱、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水平不达标、护理设备陈旧老化。结论 为了杜绝风险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病情康复造成的影响。应当定期对风险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护理;不安全因素;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2

患者患糖尿病后,其整个身体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这通过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就可看出,而在人体众多的循环系统中,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直接影响到患者生存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1]。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9月接诊的所有糖尿病患者中的86例患者展开研究,观察参与研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变化情况,并通过对护理中产生的风险类型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现将详细的研究过程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开展,是通过选取我院2017年3月~9月这6个月之内的86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的。查数字表随机分配方式,将其按照人数平均的原则分为两组,即普通护理组(n=43),风险护理组(n=43)。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如下:普通护理组患者,年龄,最大71岁,最小54岁,平均年龄(64.3±3.2)岁;性别,男患者24例,女患者19例。风险护理组患者,年龄,最大73岁,最小52岁,平均年龄(63.5±3.4)岁;性别,男患者21例,女患者22例。所有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均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可对比研究(P>0.05)。

1.2 研究样本的纳入与排除

1.2.1 纳入标准

①将所有与院方签订了参与研究同意书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圍。②将精神状态正常,可自主进行语言沟通的患者纳入研究本次范围。③将临床症状符合糖尿病临症状表现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围。

1.2.2 排除标准

①排除未与院方签订参与研究同意书的患者。②排除精神状态异常,无法进行正常语言沟通的患者[2]。③排除因个人原因无法完成研究,主动退出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常规护理组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即从饮食结构调整、合理用药、疾病知识普及方面,按照常规的基础流程实施护理。

1.3.2 风险护理组护理方法

①饮食护理。这方面护理工作主要是针对糖尿病这一特殊的疾病类型强调的专项护理。从糖尿病患者的患病原因分析,饮食结构缺乏合理性是患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在饮食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当注重饮食结构条理的精确性,通过准确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年龄范围对其每日摄入的能量和热量进行准确计算。在为患者安排每日的饮食时,在确保热量和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基础上调节每日用餐食量和结构。②运动方式指导。采取科学的方法适当运动是改善糖尿病人身体免疫力,促进其机体血液循环的有效方法 。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表,循序渐进的形成科学运动的习惯[3]。另外,在生活习惯上,也应当促进作息时间合理化,同时,禁烟禁酒。③指导合理用药。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方式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的措施,护理人员应当在遵医嘱的前提下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指导其学习自行监测血糖指标的方式,告知患者按照餐前0.5小时的时间节点及时监测血糖。同时,坚持按时参加定期随诊,全面监测血糖指标水平。④疾病知识普及。及时了解专业的糖尿病知识,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护理人员应通过发放糖尿病知识宣传手册,或组织病人听取疾病知识讲座,促进其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使其对疾病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最终达到增强其疾病康复的信心的目的。

1.4 观察指标

①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参与研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调查。②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检验分析,以P<0.05认为统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可见,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问题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了血压与血脂因素、肥胖因素、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且采用风险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各类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详细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

(2)统计分析两组 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可见风险护理组患者的护理综合满意度高达93.02%,较之普通护理组的74.41%有显著提升,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策略中,应当本着饮食调节为基础、运动促进为手段、药物控制为支撑、指标监测为保障的原则进行。本文研究结果中,可见风险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6.51%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指标的对比中,风险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3.02%,与普通护理组的74.41%相比显著提升,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而通过分析,造成糖尿病患者护理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患者因素,及患者自身缺乏对疾病知识的全面正确了解,且服药依从性不高。针对于此种情况,风险护理组护理人员通过开展专业知识讲座,针对性心理疏导的方式减低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②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在护理流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操作不规范,护理工作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参与培训,提高工作责任心,加强护理工作的规范性[4]。③医院方面因素。医院方面的主要因素在于其疾病治疗的设施设备与病房条件的因素。可通过更换先进设备,改善医疗条件的方法实现院方条件的完善。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开展调查,针对风险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及时优化改进护理流程。

参考文献

[1] 梁凤群.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2).

[2] 肖 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2017,30(24).

[3] 宋春红.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3):14-15.

[4] 王艳秋.个案管理与常规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7,35(5):613-615.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糖尿病患者不安全因素优化措施
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用于急诊糖尿病患者救治效果观察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健康体检中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分析及护理体会
糖尿病患者食用无糖食品的现状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