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山千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18-09-12裴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

裴沛

[提要] 鞍山千山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文在对千山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总体梳理基础上,对千山目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千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现路径。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实现路径;千山风景名胜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部,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名胜古迹,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然而,千山当前的旅游发展基本停留在自然旅游资源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此,在文化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热点和发展方向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千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调研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一、千山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对千山风景名胜区相关文献整理、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的调查分析,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笔者得出千山的文化旅游资源具体包括如下类别:

(一)景观建筑类。千山景观建筑类主要指宗教活动场所、附属建筑和纪念性建筑。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出现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为远震辽东的著名佛教圣地。被称为千山五大禅林的“祖越”、“龙泉”、“香岩”、“中会”、“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八观、九宫、十二茅庵等40余座庙宇。目前,千山保存完好的庙宇有22处。其中,千山五大禅林及无量观等明清寺庙古建筑群,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在龙泉寺净瓶峰北,还存有清代关东才子王尔烈曾经寒窗苦读的书房。

(二)人文活动类。千山人文活动类具体包括千山人物、艺术创作、宗教活动与庙会和现代节庆。

千山人物包括古代来千山行军或游玩的帝王将相、官员、名士;千山各大宫观庙宇的开山祖师、有杰出贡献的人物等,如李世民、完颜雍、康熙、乾隆、王尔烈、唐真如法师、刘太琳、葛月潭、王全林等。

咏诵千山的艺术创作数量庞大。据统计历代咏千山诗词多达3,000余首,政论散文、游记散文等多达百余部著作,其中游记就数百余篇。金代王寂,明代程启充、徐文华,清初函可以及康熙帝、乾隆帝,还有陈梦雷、王尔烈、马瑶林、刘文麟、缪润绂、葛月潭等,皆有佳作名篇。有以咏千山诗作闻名于世的,明清两代当首推程启充和函可禅师。

目前,千山各寺庙、宫观仍保持着许多的法事活动和庙会。伴随着这些宗教活动,千山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寺庙音乐。千山寺庙音乐分为佛乐和道乐两种。千山佛乐迄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其特点是节奏鲜明、音调高亢、曲调豪放粗犷、感情激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千山道乐采用的是东北新韵。两者的乐器几近相同,主要是笙管乐,但唱诵的内容、韵味都有所不同。2006年,千山寺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千山具有影响力的现代节庆活动主要有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千山弥勒大佛节、千山国际登山旅游节、千山梨花节、红伞祈福节等活动。

(三)遗址类。千山遗址类包括军事遗址和废弃寺庙。军事遗址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唐城遗址。相传为唐王李世民、薛仁贵东征时驻扎之地。现在唐代古城遗址上,复修了一座石头山城。从千山龙泉寺沟口往南,该景区现包括古石城、鸳鸯井、中军帐、跃马东征、古道关、古兵营、穿龙洞、卫士瞭望、吞石镇犬、懋功运筹、半坡亭及轶事馆近20处景观。废弃寺庙包括青云观、石龙庵、观音阁等遗址。青云观创建于清嘉庆年间,《辽阳县志》载:“青云观在千山之北麓,山中著名道观也。”后特殊时期塑像石碑被毁,门窗被拆,墙垣倒塌,现正在修复中。

综上,千山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在1,300多年的发展中,千山保存着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与宗教文物,有寺、庙、宫、观、庵、殿、塔、碑、亭、台、井、墓、洞、关、山门、石雕、石刻等,大多出自于明清两代,且多数保存基本完整,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二、千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认识不足、深度不够。随着城市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希望通过旅游获得心灵的抚慰,舒缓日常生活的压力。而宗教文化旅游体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愉悦的基础上获得内心的安宁、净化心灵。千山有如此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但开发效果不尽如人意。总体来看,千山的旅游开发定位依然是以自然风景、宫观寺庙的观光旅游为主题,忽视旅游者的文化体验,尤其是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体验,开发深度不够。旅游者普遍反映到千山旅游只是看看风景看看庙、简单了解千山文化,仅此而已。整个旅游活动都少有体验文化的参与性活动,致使旅游者无法切身地体会到千山的文化内涵,更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千山每年较低的重游率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解说标识系统的缺失。建筑、塑像、石刻等实物,虽能直接体现历史文化信息,但不一定能让游客真正地理解、欣赏。特别是宗教场所的文化旅游,信徒游客虽各占一半,但真正能理解、了悟宗教文化的人并不多。目前,千山的许多景观建筑缺乏体现历史文化信息的解说标识,尤其是在千山许多宗教场所里的建筑与文物,或解说内容不充分、或没有设置任何景观解说标识。有限的解说标志系统远远不能满足游客们求知的需求,严重影响旅游者的文化体验。

(三)文化旅游商品特色不浓。千山现有的文化旅游商品主要是工艺品和纪念品两类,特色不浓,产品大致雷同且质量不高,难以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专门机构,长期跟踪研究千山文化旅游商品的特色开发、设计和生产;二是缺少本地具有实力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无法实现规模化、精致化生产。

三、千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现路径

(一)深度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千山首先要改变浅层次开发的文化旅游发展理念,切忌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在对千山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并对其特点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深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精心设计能够调动游客积极性的参与活动,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开发出融知识性、参与性、刺激性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可以利用千山幽雅、庄严的宗教氛围,打造宗教文化休闲及度假产品,满足游客需求,如引导游客进行参与诵经、修禅、听讲座、听经、体验佛教僧侣生活等活动,同时若有宗教信徒(修行者)能进行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与游客互动,效果则更好;创新传统宗教节事活动,如定期举办佛教文化节、道教文化节、素食节,并融入一些游客便于参与的体验性活动,让旅游者更深入地研究佛教道教文化的精神實质,了解千山寺庙宫观建筑的布局与特点,理解千山的宗教文化;规划设计体现千山特色文化(包括诗词、宗教音乐等)的历史场景,通过演出或高科技手段等形式进行历史再现等。

(二)完善旅游解说标识系统。完善旅游解说标识系统,把历史文化视觉化,使旅游者产生兴趣,可以达到文化呈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将千山诸多的文物古迹、佛寺道观、名人故居、传说故事、历史事件发生地等历史文化信息以旅游解说标识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来到千山的每一个旅游者,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千山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另外,千山应重新设计制作景区导游全景图,大量增设或更换景点及景观介绍牌,利用科技手段使游客可通过扫描景观标签的方式在手机上获取相关讲解介绍,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提升旅游者的文化体验。

(三)挖掘文化内涵,精品化生产文化旅游商品。千山应深入挖掘千山文化内涵,利用丰富的特产资源和原材料产品,充分吸收传统工艺,工业化生产与民间制作相结合,开发设计研究饱含千山悠久和丰富文化信息的,具有千山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也可联合从事工艺美术、商品设计的院校或权威机构举办高水平的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在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包装等方面征集设计理念与设计作品。同时,由鞍山市旅游局牵头,挑选生产旅游商品比较优秀的厂家作为旅游商品的定点生产企业,重点扶持,对各类文化旅游商品进行定点精品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形成品种多样、档次不同、工艺精良、包装精美的千山旅游商品体系,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颖.中国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3.

[2]施海燕.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科教文汇,2009(5).

[3]安玉琴,徐爱燕,刘静静.西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2009.24(4).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