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
——基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

2018-09-12郝思思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法传统教师

郝思思

(新乡学院 艺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一、引言

201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明确提出,中国有600多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约占中国高校总数的50%)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同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5年和2016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提到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国家提出本科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实质上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变。目前,国际上一般将人才分为四类,分别是学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应该是“专业知识好、实践能力强、基本素质高、上手快可持续”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应当成为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的人员,他们应当能够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讲转型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对未来的追求。倡导高校转型不是要否定目前的知识体系,也不是要全面否定目前的教法,而是要对教法进行完善。

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之外,还要积极建设创新教育基地,把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

二、项目教学法概述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指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项目,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项目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以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负责。学生通过完成该项目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在项目教学中,一个项目就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所谓项目引领就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通俗地讲,就是“教师教项目,学生学项目”。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一系列服务,这一系列服务可以称作“教学项目”。而项目教学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1]。

(二)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1.重构课程体系

实施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学科型、学术型课程体系。配合该教学法的实施,高校以实际工作项目为中心重新建构课程体系。

2.重组教学内容

实施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打破以往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体系。配合该教学法的实施,高校以项目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重新建构教学内容体系。

3.改变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授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也仅仅是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学生的课下实践与课堂学习相脱离。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一个真实项目的引导下开展实践活动,其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2]。

4.优化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建立真实或模拟的职业环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三)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比较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侧重点不同,这反映出新旧教学理念的差异。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特点、质量评价、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等方面对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比较内容见表1。

表1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比较

三、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有人将传统教学法的特征概括为 “三中心五环节”。所谓“三中心”,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所谓“五环节”,就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中心论”为依据,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目前,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都认识到传统教学法存在较多的弊端。然而,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的教育体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高校的大部分课程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法来讲授。虽然在课堂上应用了现代教育手段,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说学生做”等都是高校课堂的真实写照。传统教学法的弊端不言而喻。由于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也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一些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时还有新鲜感,他们在课堂上还能积极思考,并且尝试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然而,一两个月之后,沉闷刻板的授课方式消磨尽他们的激情,他们习惯于接受来自教师的“标准答案”,不再追问这些答案是如何得到的,也不再思考还有无其他答案,逐渐甘心于在机械、麻木的状态下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变成了“不爱问为什么”“不想问为什么”“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学习机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能够考取高分,也基本上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传统教学法让学生丢掉了想象力,泯灭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的人。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高校培养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的地方本科高校都在探索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广告学”是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笔者拟以“广告学”为例,展示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教师认真研究“广告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典型的广告设计案例,从而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其次,教师分解出项目中的知识点,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然后和学生讨论并确定项目的实施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个项目开展实践活动,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以项目为中心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合作完成这一项目。

最后,教师检查每个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组织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同行专家等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开展综合性评价。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了与在课堂上听讲完全不同的体验。实施项目教学法之后,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活动是枯燥乏味的,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依靠团队合作攻坚克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如表2所示。

表2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设计教学步骤,将传统教学法中教授学生知识变为要求学生完成生产任务,将“理论+实践”的课程模式变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这种改变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3-4]。传统教学法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核心,教师主宰着教学进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近年来,一些人尝试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但由于过分强调就业导向,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基础不扎实。项目教学法以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

实施项目教学法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其一,任务驱动。这里的“任务”指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完成任务。其二,理实融合。意为将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融合在一起。学校不再将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在工作现场(或一体化教室中)边讲授理论知识边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者在短时授课之后立即让学生实训。其三,一体教学。理论教学旨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其四,综合评价。主要就学生的工作过程(工作态度、劳动纪律、职业道德)和工作结果(作品质量)进行评价。

教学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效果显著。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为学生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明确了,学生的学习就会有较强的针对性。新颖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教学法传统教师
最美教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老传统当传承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