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课堂在“野战护理与急救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018-09-12师文文王毅欣黄燕刘晶晶

军事护理 2018年16期
关键词:课件课堂教学课堂

师文文,王毅欣,黄燕,刘晶晶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 野战护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雨课堂”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智慧教学工具,主要面向高等教育服务,于2016年由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共同推出[1]。“雨课堂”以师生最为熟悉的两个软件-PowerPoint和微信为依托,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每个环节[2],通过智能推送、动态学习、数据采集和即时分析,实现基于数据的教学决策、实时全面的教学评价、全过程的交流互动、个性化的资源推送[3],其易用性也得到了教师的一致认可[4]。“雨课堂”自推出以来,短短两年时间已得到快速推广,且师生反响良好。为此,2017年5-6月本课题组试将“雨课堂”应用于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士官的任职教育培训中,以期为探索部队任职教育培训的新形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5-6月在第二军医大学参加任职教育培训的108名卫生士官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全军各基层卫生单位,从事部队基层救护工作。108名研究对象中,男70名、女38名,年龄19~29岁,平均(24.48±2.08)岁;学历:高中35名(32.4%),中专20名(18.5%),大专45名(41.7%),本科7名(6.5%),其他1名(0.9%);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是75名(69.4%),否33名(30.6%)。

1.2 方法 授课教师为急救与野战护理方向专职教师,连续3年承担本科生、任职教育等层次“环境性急症”的授课,曾参与开发过2个急救与野战救护相关的教学软件,并在本科和任职教育中应用,拥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经验。授课教师根据理论课“环境性急症的野外救护”相关章节的内容,搜集教学案例、教学视频,以简单易懂、层层深入为原则,制作最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性急症——中暑相关课件;课件以案例为引导,发布语音讲解,分别介绍中暑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分型、急救处置措施、预防等;课件制作时图文结合、重点突出,避免一页幻灯大量文字。“雨课堂”微信端分为教师、学员和其他3个入口,教师可利用“雨课堂”建立班级,依据课前、课中和课后发布学习资源,指导学习等,学员根据教师发布的指令完成相应学习(见图1)。授课前5 d,授课教师利用“雨课堂”插件开设班级并上传课件和预习要求,通过微信群向学员讲解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指导学员扫描二维码加入班级获取授课资源进行预习;5 d后,在教室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前测试(由授课教师根据学习重点设计,共计12个题目,10道单选,2道多选,包括重要知识点和案例分析等),要求学员进行测试,教师根据测试结果(见表1)和学员在线提问重新规划课堂教学的重难点;1 d后通过微信“雨课堂”进行中暑的课堂学习,课堂上着重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并鼓励学员提出疑问,调动学员共同讨论和解答疑问,授课时长约25 min;授课后,为学员发布扩展资源,通过“雨课堂”进行课程反馈调查。

表1 学员自学后测试正确率低于50%的题目(N=108)

图1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授课框架

1.3 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课程反馈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等6个条目;(2)对课程的评价,包括曾使用微信学习的情况、对“雨课堂”的评价以及对授课形式的评价等共15个条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结果显示, 108名卫生士官中,94名(87.04%)学员对本次授课形式非常满意,95名(87.96%)学员认为“雨课堂”教学能够满足其学习需求,98名(90.74%)的学员觉得自己通过“雨课堂”学习掌握了中暑相关的知识,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教学反馈情况(N=108)

3 讨论

3.1 “雨课堂”的应用有利于缩短授课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本研究在授课前使用“雨课堂”发布中暑课件邀请学员预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督促学员学习的作用。考虑本教学班次学员的学历特点,本研究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均采用了基层中暑案例引导学员思考,同时简化课件,发布语音讲解,以提高其课外学习效果。在课堂授课时,教师结合课前测试结果,针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从发生机制深入浅出也进行讲解,并结合提问强化学员记忆。“雨课堂”的课件预习和课前测试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前全面了解学员水平及其预习情况,“雨课堂”的提问功能能够帮助教师重新规划教学的重难点,进而在基于“雨课堂”的课堂授课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这对于院校教学,尤其是任职教育教学意义重大。任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围绕学员任职需要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任职教育课程以实践应用为核心,以理论为辅助。而“雨课堂”的应用恰好可以缩短理论授课时间,以往任职教育中中暑的课堂学时约为50 min,使用“雨课堂”后中暑的课堂学时缩短至25 min,有利于学员在有限的任职培训期间进行更多的实践练习[5]。

3.2 “雨课堂”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依托“雨课堂”的学习形式深受学员喜爱,可以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员课堂参与度。任职教育学员年龄相比本科学员普遍较大,学习出发点是更好地服务工作[6],且不像本科学员一样关注考试排名、学分绩点等,因此任职教育学员的课堂学习热情普遍较低,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此外,任职教育学员层次差别大,学历专业以及工作环境往往不同,导致其对学习内容的接受度不同。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讲课速度较快,学员对每张幻灯的接受程度不一,当教师进入下一张幻灯教学时,部分学员对上一张幻灯并未完全理解,累计到一定程度后,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员学习兴趣就会降低,无法甚至不愿参与课堂互动。“雨课堂”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学员为中心,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赋予学员全新的体验。学员使用“雨课堂”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决定学习进度,对于不懂的内容可以反复查看课件,从而使基础较差的学员更加愿意学习。同时,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随地进行提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使学员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

3.3 “雨课堂”的应用有利于助力远程教学,保持学习的延续性 “雨课堂”基于微信服务,是一种内容丰富、功能全面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其广泛的覆盖面和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为远程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7]。“雨课堂”的出现开创性地连接了学员的生活和学习,为知识的传授开启新篇章。“雨课堂”作为智慧教学工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方面节约了教师的精力,教师不必规划大量的固定时间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又能弥补任职教育培训时间短暂的不足,充分利用学员有限的时间,学员即使回到各自的工作单位,也可以继续进行课程的复习并向教师提问,从而实现远程互动和教学,促进知识的巩固、及时更新和快速传播,也能够降低任职教育因不断外出培训产生的成本,对于强化任职教育,实现军事院校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8]。

3.4 采用混合式教学,确保教学效果 “雨课堂”课前测试显示,学员自学后掌握情况仍不够理想。分析原因可能是任职教育学员学历层次偏低、缺乏自学能力,虽然他们是部队基层一线的救护人员,但基层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相对较弱,且官兵发生急症后几乎全部送往上级医院,因此相关实践经验不足;此外,任职教育学员学习动力不足、预习不够认真投入也会影响其知识的掌握情况。提示对于任职教育学员,不能单纯通过“雨课堂”的自主学习达到教学效果,仍需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课堂教学。这与课后教学反馈结果相符,即几乎所有学员均认为通过“雨课堂”发布课件进行学习也有必要再结合教师上课指导;且通过“雨课堂”的预习和课堂学习,学员自我评价较好,大部分学员认为自己掌握了中暑相关知识。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形式越来越多样,“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的出现却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被取代[9],学员最喜欢的仍是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课堂教学。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课堂教学突破了原有教学资源,融入了现代化教学设施,更加贴合基层医务工作者任职教育需求,符合当前院校教学改革趋势[10]。目前,“雨课堂”已被应用于全国诸多院校的专业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少数用于实践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和教学效果。本次研究发现,“雨课堂”适用于任职教育的绝大多数教学内容,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雨课堂”的应用范围、丰富其应用方式,使其更好地为任职教育服务。

猜你喜欢

课件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PPT课件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