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角色的重塑

2018-09-11杨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合作者语文教师开发者

杨飞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一统课堂的“主宰者”角色。作为新课改实施者的我们,应积极掌握新课标,让自己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重塑语文教师新角色。

关键词:语文教师;合作者;促进者;开发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088

新课标带着鲜活的新理念已走进我们的课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这一定位下的教师充其量就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这与新课标是背道而驰的。而我们这些处于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该如何审时度势,重塑自己的新角色呢?笔者结合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从师生的关系看,语文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教师,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与关爱,更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是必须改变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结果,交流彼此的情感。师生的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意义的建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而师生关系是教学最基本的关系,所以师生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必须要有合作意识,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以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思维活跃,发展个性。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学生不再是迫从者,师生处于“双主体”的同等地位。在和谐的气氛中,师生间互教互学,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师生的相互改造、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

二、从教与学的关系看,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 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突出了“教师中心”“知识本位”的观念。传授知识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这种重教轻学的做法显然有悖于新课程的理念。大家知道,语文知识如烟海,包罗万象,学生不可能将所有的语文知识面面俱到地掌握;现在又是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终身学习成为时代对人的发展要求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必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教师更应成为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与习惯的指导者。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2.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忽略了学生是怎样学的,有意无意压缩或省略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现象——进行概括——实际运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往往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结论性的知识,只注重教学效果的外在变化,忽视了知识形成过程,把形式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背诵。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将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能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这无疑是对学生智慧思维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语文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存在的依据。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需要良好的课程资源来支持,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因此,新课程强调要积极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人们常常误以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编写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是学科专家的事。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就是搬教参,教教科书。教师成为教材的机械执行者。这样,教师就丧失了课程意识,丧失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就语文课程而言,“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语文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影视资源,活生生的资源——教师本人。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些可利用的来自于课内各个方面的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对语文教师是大有作用的。

四、从教师的自身发展看,语文教师应由“教师匠”向创新型教师转变

1. 语文教师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传统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多数教师只顾埋头教书,不从事研究活动。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也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要与旧的观念及教学行为发生冲突,这种新旧的碰撞结果只能是“立新破旧”。“立新”即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自我反思,重新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总结,逐渐形成规律上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育科学策略。

2. 语文教师应成为学习者。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內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传统教学,教师大多是单一应对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尤其多年来,教师的学科本位思想顽固,不少教师常不自觉地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由于新课程内容的包容性和渗透性,以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去适应其需要,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迫使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审视、反思、探究与创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新课标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我们教师只有在教学工作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断丰富、完善它,才能让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乐学而好学。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五十二中学 563000)

猜你喜欢

合作者语文教师开发者
有“德”的人
有“德”的人
怎样是最好的合作者
怎样是最好的合作者
“85后”高学历男性成为APP开发新生主力军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16%游戏开发者看好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