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哀婉感伤的悲剧美 色空观下的不了缘

2018-09-10王琦

关键词:婚恋观悲剧

王琦

[摘要]清代碧蕉轩主人的《不了缘》杂剧,在明清西厢题材作品中可称独树一帜。它承袭了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的故事本事并发展了其中的悲剧情节,改变了明清戏曲惯用的团圆故事格套,呈现出一种凄婉哀伤的悲剧美。作品在婚恋观上,既不是既往《莺莺传》所表现的只恋不婚,又非明清戏曲的通例——圆满的婚恋一致,它所展现的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有恋无婚的婚恋形态。该剧同时汲取了明清时期作家常用的色空观解决这种婚恋矛盾,以此进行精神慰藉。

[关键词]《不了缘》;碧蕉轩主人;悲剧;婚恋观;色空观

[中图分类号]I237.1[文献标志码]A

清代碧蕉轩主人的杂剧《不了缘》是西厢题材中独树一帜的续写作品。“剧本据《会真记》后段改写。叙张珙与崔莺莺长亭分别后,走马长安,杳无音信。一年后,落魄归来,回蒲东探访莺莺,而莺莺已被迫嫁与郑恒。张至郑府拜访,莺莺回避。张宿留郑府,追怀往事,夜不能寐。这时红娘送来莺莺诗笺,张读诗断肠,恍若大梦一场,遂访法本禅师。禅师说张情根未断,三十年后,与崔氏再补不了之缘。”(1)482《不了缘》通过悲剧结局走出了杂剧大团圆结局的俗套,令观众耳目一新。可以说,它承袭了原著悲剧色彩的同时,又发展了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色彩与悲剧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不了缘》的结局与《莺莺传》有相似之处,且其中加入了西厢题材中郑恒这一脚色,但其中的思想文化意蕴已经发生了质变。

一、《不了缘》悲剧性的创作

(一)悲剧因素的发展

《不了缘》中的情节基本遵循了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的故事本身,即:张生赴京赶考,落第未中;张生归来寻找莺莺时,莺莺已另嫁他人;张生用兄长的身份拜见莺莺,却惨遭拒绝,最终张生黯然离去。但碧蕉轩主人在创作《不了缘》时,却已将原来的“善补过者”美化成了“痴情种”。

首先,表现在张生归来的时间上。在《莺莺传》中,张生赴京赶考的第二年,“文战不胜,张遂止于京。”(2)137而在《不了缘》中,张生同样是第二年未中状元,但他却没有滞留京城,而是回到普救寺寻找莺莺:

(生上)双鲤迢迢欢索居,去年今际拥离邑。……我想世间功名路窄,儿女情多。(3)可见,这里的张生相比功名更重感情,所以没有继续应考,而是归来寻觅佳人。

其次,表现在张生归来的身份上。在《莺莺传》中,当张生再次回到莺莺所居之地,已是“后岁余”,且“张亦有所娶”,即是说,他已经有了妻室。而在《不了缘》中,张生仍是孤身一人,归来只想与莺莺共结连理。

最后,表现在张生拜见的目的上。在《莺莺传》中,张生再次拜见莺莺,是“适经所居”,就是恰巧路过莺莺居所,才来拜见这位曾经的恋人,其目的不难想见。但是,最终莺莺并没让其得逞,即使在府中停留了数日,终未与其见面。而在《不了缘》中:

(生)为访莺莺特地到此,好不辛苦也。(3)

张生是专程拜见莺莺,通过寻访找到莺莺的居所,其目的应该是确定莺莺是否已另嫁他人,以及再见这位他深爱的人一面。但是,莺莺同样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与其见面。张生从红娘口中得知,是因为自己去京一年,杳无音信,导致莺莺被迫嫁与郑恒。读完莺莺的诗后,张生悲痛地叹道:

(生)咳,总之从前种种不堪回首,从后种种,越发令断肠矣。(3)

此时已是四更,天还未亮就忍痛告别。

【尾声】(生)今生拼把愁眉锁,又肯甚尘心惜花朵。烦你寄语小姐,明日里归去呵,少不得取次伤心足病疴。(3)

张生如此伤心还为莺莺着想,怕她病情加重,而连夜离去。可见,这里的张生是何等痴情体贴。该剧正名中也写道:“两错怨双文恩断,单相思君瑞情痴。”

(二)团圆故事格套的改变

《莺莺传》问世以来,后世诸多文人对其进行了情节的改编以及结局的改造,如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等。明清时期,戏曲的发展更加繁荣,西厢题材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但是,这些作品大多没能承袭原作的悲剧因素,而是迎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将故事情节美化,编织美好的大团圆式结局。如,张生赴京赶考后高中状元,衣锦还乡,与莺莺喜结连理,最终成就一段美好姻缘。诸如此类的团圆故事模式,使得这些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现实主义色彩及悲剧美。

《不了缘》是西厢题材续写中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悲剧作品,它打破了這种大团圆的故事格套。《小说考证》引《闲居杂录》云:“《西厢》各种,皆衍崔莺莺张君瑞完配,盖据《会真记》前半,而翻易其后半也。有作《不了缘》者,则以莺莺归郑恒,而崔张为不了之缘。《西厢》面目,始全改矣。”(4)17从中可窥见《不了缘》的独特性。也许在当时的舞台搬演与读者阅读上,这种悲剧作品并不能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在艺术高度上也很难超越王实甫的华美曲词,但其进步性就在于意识到了用这种悲剧创作反映社会现实。如,清代焦循在《剧说》中对《不了缘》的评价:“情词凄楚,意境苍凉,胜于查氏所续远甚,董、关而外,固不可少此别调也。”(5)105此外,明代卓人月的《新西厢序》写道:“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员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6)298可见,明清时期的文人已经意识到且开始反思这种大团圆故事模式的一贯性及落后性。

(三)凄婉的情感基调

作者在设计《不了缘》的悲剧情感基调时,从题目开始就向观众渗透悲伤和不圆满。不了之缘,一个不字足以否定这场缘分。而在剧本的景物环境描写中,作者也将这一悲剧感情基调展露无遗,运用优美悲怆的曲词营造出无比凄婉哀伤的意境,直达观众内心。如:

【新水令】(生)踈林萧瑟落晴川,奈离人旧情空眷。几家残照里,一雁暮云边,秋水长天,惹游思蓬似转。【驻马听】只见景物依然,寒郊一派红深浅。闷怀凄断,昏鸦几点暮争喧。【点绛唇】十载蒲团,白云无恙。单惆怅,银海茫茫,泄不尽冤业相。看来世上人,问的是名,求的是利,还有没要紧,最着紧的是情。则被那情香色艳,不知坑了多少人也。(3)

细细品味这些唱词,碧蕉轩主人在描写景物环境的过程中,将人物的心情衬托得更加哀怨伤感,以景入情,更深地探入人物的内心,也更有效地反映出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作者用这种抒情性的描写将悲伤的情感直接传送到观众内心,使听者无不流泪,闻者无不伤心。“其中有多少凄凉婉曲,让观众去叹息、惋惜乃至情伤呢?这种悲哀的余韵,真令人欲哭无泪。”(7)262作者对这种情感的细腻把握,使人从不圆满中体味张生对莺莺的情真意切,越是让人伤心流泪,越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从而引发了人内心深处对真情实感的追求。

二、《不了缘》婚恋观的变化

(一)纠正了只恋不婚的自私心态

《不了缘》中的张生离开莺莺赴京赶考,其原因应该是承袭了《西厢记》中老夫人的逼迫,而非《莺莺传》中的出于自愿。

老夫人狠计难堪,俺小姐芳心可矢,怎下得拋撇前来。(3)

剧中,张生应是怀揣着归来与莺莺共结连理愿望的。碧蕉轩主人纠正了《莺莺传》中张生“只恋不婚”的自私心态,让张生化成“痴情种”,不求功名,只想归来与爱人长相厮守。

在《莺莺传》中,张生看到莺莺的美色即为之神魂颠倒。当红娘建议他娶莺莺时,他却说:“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2)136可见,张生最初只是想慰藉自己的相思之苦,并没有想过要娶莺莺。直至赴京赶考,与莺莺分别,也未许给莺莺任何承诺。到了第二年,“文战不胜,张遂止于京”,并寄信宽慰莺莺。但是,当他收到莺莺深情的回信后,并没有为之动容,却四处拿给朋友看,张生的朋友听说此事后都甚觉惊讶。当然,这种反转会令许多读者不解。笔者认为,这种转变是因为莺莺在信中将内心想法完全向张生吐露,张生也因此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但是,到了京城后,他也许更加了解现实的残酷,知道这样继续下去可能影响其前程,遂顿然醒悟,于是做出抛弃莺莺的决定。显然,《莺莺传》中的张生是理性的,为了使他的决定更有说服力,还大肆宣扬了“尤物”“妖孽”等理论。尽管其做法令人鄙弃,但不能不说是合乎当时社会现实的。

唐代门阀观念严重,士子为仕进之途,要与高门女子通婚,以此作为仕进的阶梯以及人生的追求。唐高宗时,中书令薛元超到了晚年还以没娶到当时五大姓氏之女为终生憾事。陈寅恪先生也在《读莺莺传》中指出:“凡婚不娶名家女,举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8)116因此,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被元稹用“善补过者”一笔带过。可见,这是符合那个时代对文人的人格判断的。而莺莺正是这种社会现实下的牺牲品,成为了整个故事的悲剧人物,不只在小说中“于时坐者皆为深叹”,现实中的读者也对莺莺产生了极大的同情,使之重新审视爱情,审视自我的内心。张生这种得知莺莺可能会成为自己将来仕途上的绊脚石,便“志亦绝矣”的态度,让读者可以窥见唐代部分文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即:只追求一时的愉悦,而无与之共结连理的意愿。与此同时,也映射出他们对婚姻所持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只恋不婚”,若为前程,也可接受“只婚不恋”。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婚与恋的矛盾。

(二)改变了婚恋一致的圆满模式

《不了缘》的创作虽然纠正了“只恋不婚”的自私心态,却没有沉溺于非现实的遐想,而是从这种“婚恋一致”的美好憧憬中清醒过来。关四平先生在其著作中说道:“《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题材性质进行了改造,将《莺莺传》所表现的婚与恋的矛盾改造成婚与恋的一体性。王实甫的《西厢记》则完全继承了《西厢记诸宫调》的改造成果。”(9)90说明《西厢记》所展现的婚恋观是婚与恋的统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的提出,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理想的婚恋观。元代,王实甫认为才子就应配佳人,爱情重于功名。《西厢记》的结局是张生蟾宫折桂,最终与莺莺喜结连理。他写出了封建时代文人的共同理想:通过寒窗苦读而走上仕途,娶了与自己相愛的名门之女。他们追求自由恋爱,渴望婚姻的幸福,也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这种理想化的婚恋观是由当时社会所决定的。由蒙古族统治的元代,废止了科举制度,文人失去了仕进的阶梯,人生观与婚姻观也就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们可以根据内心的真实喜好选择配偶,不必再担心婚姻对仕途有任何影响。许多文人流连于勾栏瓦舍,用文学创作填补内心空虚、慰藉怀才不遇的心。而碧蕉轩主人所处的清代则是恢复了科举制度,且更加提倡儒家思想及程朱理学,而这也泯灭了他们对于爱情和自由的渴望,使之不再沉溺于自己创造的美好憧憬中,从这种婚恋一致的圆满模式中清醒过来,全身心地投入“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风尚中。

(三)展现了有恋无婚的婚恋形态

《不了缘》中的张生从开篇归来寻觅佳人,就伴着哀婉的悲情色彩。回到了曾经二人结盟的普救寺,可惜,人去楼空,问了寺中的香火道人才知,莺莺已另嫁他人。

(净)这个我知道,那小姐早嫁在郑尚书府中与郑公子为配。(3)

再到莺莺在尚书府与郑恒抚琴,本是琴瑟和鸣的温馨景象,莺莺却叹道:

(旦)红楼上,捲帘望,浑似去年情况。愁脉脉,思依依,此衷谁得知。(3)

可见,莺莺内心是哀愁痛苦的,她对于张生并没有忘情。而已经娶到了莺莺的郑恒,看到终日忧愁的夫人,心中也充满不解和疑惑:

【忒忒令】(小生)合欢枝双双稳栖,惜花心星星做美。将你恭敬没些儿失意,因甚的敛眉峰,褪腰围,宽衣带,将画栏遍倚。(3)

郑恒不知莺莺另有所爱,事实上,他也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张生的深情难舍、莺莺的终日愁容,以及郑恒的不得其解,都要归因于残酷的社会现实。

《不了缘》揭露了青年男女深受“父母之命”封建思想的迫害,开篇就说:“老夫人违背前盟,半途变卦”;又说,其“狠计难堪”,把两个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的责任归结在老夫人身上,遵循了以往西厢题材的故事情节。才子佳人的爱情固然美丽,但事实上,处于封建社会的男女在爱情上并没有自主权。莺莺最终的归宿是门当户对的表哥,这样的情节安排更能揭示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封建家长出于门第、金钱、权势等因素缔结儿女的婚姻,考虑的是家族的利益,泯灭的是个人的幸福。”(10)123张生、莺莺以及郑恒作为这种社会现实的受害者,共同展现了当时青年男女“有恋无婚”的婚恋形态。莺莺清楚地知道与张生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她始终没有见这个自称“中表至亲”的张家哥,反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最终,张生黯然离去。笔者认为,莺莺不见张生,除却上述原因,还有一点,是出于妇德。既然已嫁为人妻,就应安守妇道,即使内心对张生没有忘情,也未与之相见。因为,“清代妇女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立自由和人格尊严,妇女的人身权都要受到丈夫的随意支配。女方只要嫁进男方家就是属于丈夫的财产。”(11)莺莺的拒见,既体现了清代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也是这一时期对既成婚姻的维护以及有恋无婚的婚恋形态的展现,同时更是婚与恋矛盾的回归。

三、《不了緣》中的色空观

《不了缘》的作者碧蕉轩主人,除了有记录说他是清代的作家外,其它均不可考。所以,对于作者以色空观进行结尾,笔者猜测,很有可能是受了明清时期戏曲作品的影响。如,汤显祖的《邯郸记》与《南柯记》中的卢生与淳于棼,均是经历宦海沉浮与荣华富贵,最终幡然醒悟。卢生被吕洞宾度化去蓬莱仙山做桃花苑的扫花使者,淳于棼被契玄禅师度化出家,汤显祖的这两部作品均以“万事终为虚空”的色空思想进行结尾,由此不难看出,如此大家也青睐以色空观进行创作。又如,被称为清代传奇“双璧”的《长生殿》与《桃花扇》,两部作品均在清朝康熙年间相继问世,形成了“两家乐府盛康熙”“勾栏争唱孔洪词”的局面。也可略窥作品的影响力之大。《长生殿》是以主人公在月宫“仙圆”为结局,点明李、杨二人的身份是孔升真人与蓬莱仙子,传递出“恩与爱总成空”的思想。在仙界,“情”已然是一种虚空的概念,世间的恩爱悲欢都已荡然无存,而这恰恰符合了色空观念。《桃花扇》的结局则是被张道士点悟,最终侯、李二人双双“入道”。家国皆不在了,何谈儿女之情,从而表达了“世间情爱皆成空”的色空思想。这两部在当时影响巨大的作品都以“道化”“成仙”的色空观作为结局,对于同时代文人应该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不了缘》以法本禅师点悟张生,张生最终欲入佛门为结尾就不难理解了。

《不了缘》的结局是法本禅师点悟张生,使其最终醒悟,欲皈依佛门。离开了莺莺的居所后,张生“欲就不能,欲舍不可”,内心十分痛苦,遂到法本禅师处寻求答案。法本道:

【哪吒令】(外)你也思夫庄妇庄,有几个齐眉的孟光。你也思形双影双,有几个离魂的倩娘。你也思山苍水苍,有几个游仙的阮郎。其余的也就多不济事了。止博得个空楼际燕子愁,断碑上鸳鸯榜,愁又愁少年伤心性荒唐。(3)

法本告诉张生,世间哪有几人能够拥有美好姻缘,举案齐眉的孟光、倩女离魂的倩娘以及缔结仙缘的阮郎,不过是特例。而大多数的爱情,到头来无非是“燕子空楼”一场空,又何必自寻烦恼!张生听了法本的话幡然醒悟。最后,两人又用四问四答的方式阐明其色空观:

(外)如何是色。(生)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外)如何是空。(生)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外)如何色即是空。(生)夜夜月为青冢镜,年年雪作黑山花。(外)如何空即是色。(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3)

法本见张生对答如流,知道他足具入道的慧根,后又以“情根未断,三十年后,再当堕迹人间,与崔氏女完其夙因”给自己亦或是读者留下一个美好的愿想。

佛教自汉代以来传入中国,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入了新的文化与审美元素。明清之际,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日渐成熟,佛家的“色空”观念逐渐融入这些作品中。“色空”是佛教哲学的核心要义,佛教的许多教派都讲“色空”观。在文学作品中常看到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取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原来四句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说,把一切有形的物质称为色,这些物质均是因缘而生,其本质是空。“‘即就是不离,色不能离开空,空也不能离开色。”(12)32二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在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中,色空观的作用主要是劝诫及教化世人。它从一定意义上否定了世俗社会追求的一切东西,认为这些东西到头来终是虚幻,劝诫人们不要盲目追求,徒增烦恼。同时,色空观的运用也使文学作品由道德的教化走入了审美的视野。在《不了缘》中,法本对张生的点悟正是让他放下红尘世界纷纷扰扰的情爱,因为这些情爱到头来终是虚幻,只会增添痛苦,纠结于此不如放下。最后,又以转世轮回之说让张生三十年后再续不了之缘,不只可以让张生安心皈依佛门,还能以此来消解悲剧结局给观众带来的伤感,而让人对未来怀有希望。

[注释]

(1)齐华森,陈多,叶长海.中国曲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唐]元稹.莺莺传[M].见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清]邹式金.杂剧三集(卷二十五)[M].碧蕉轩主人.不了缘·影印本[M].

(4)蒋瑞藻.小说考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5)[清]焦循.剧说(卷二)[M].见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8集[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

(6)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7)谢柏梁.中国悲剧美学史[M].北京:国家出版社,2010.

(8)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三联书店,2009.

(9)关四平.唐代小说文化意蕴探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10)杨敬民.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

(11)梅立乔.清代档案中女性卑微社会地位研究[J].兰台世界,2014(3):7274.

(12)楼宇烈.花开莲现:〈心经〉大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16.

[责任编辑]李献英

The Exploration of No end of the Fate's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WANG Qi

(Faculty of Arts Mudanjiang Normal College,Mudanjiang,Heilongjiang 157011, China)

Abstract:No end of the Fate, which was written by Owner of Bijiao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an unique drama in the range of West Chamber theme dramas. It inherited the story of the novel of Tang Dynasty Yingying Legend and developed its tragic factor, changing the style of the common happy ending and showing a plaintive tragic beauty. On the creation of the values on marriage and love,it was neither the style of only love but no marriage like Yingying Legend,nor the style of happy marriage with love like the drama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It showed the form of marriage and love that young people love each other but cant be married.At the same time,the writer drew on the form and emptiness of Buddhism which was commonly used by the writer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comfort their spirit.

Key words:No end of the Fate;Owner of Bijiao;Tragedy;Values on marriage and love;Form and Emptiness

猜你喜欢

婚恋观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画家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韩剧传递的婚恋观及其对女大学生影响的伦理思考
近视的悲剧
日本近代婚恋观对中国创造社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