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体育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

2018-09-10陈静静

体育风尚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缺失重塑

陈静静

摘要:武术作为我国流传至今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中国武术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同样吸引了很多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早已被贴上中国功夫的标签,享誉世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风的热潮,剪纸、国画、茶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受到一致好评,武术文化也同样以另一种表现形式被搬上荧幕和表演舞台,受到观众一致追捧。但是,对于武术教学与文化教育一直不能很好的融合,本文将从体育武术与文化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简述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和如何重塑文化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武术;教学;文化教育;缺失;重塑

我国的武术一直以来都被神秘化和小说化,不仅是对于外国友人来说,对于很多的中国人都是有所耳闻却不见其踪迹,想学但是却拜师无門。体育武术教学的开办让中国武术传播有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使得中国武术教学逐渐呈现正规化和正常化,将武术与体育相关联让武术有了一个很好的宣传途径。我国的武术文化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民族文化的凝聚体现。中国武术跟随历史的长河一起走过了上千年的历程,时代的变迁和熏陶早已凝聚在武术的血液里,武术更多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但是,逐渐西化的体育式武术教学,将武术与文化教育性分离,是武术教学的一大败笔。

一、体育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缺失的原因

(一)受到西方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左右,我国洋务派改革掀起浪潮,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坚持“中体西用”的口号,为的是打破清政府的腐朽领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的技术,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而中国体育武术也恰恰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在洋务派改革运动中,主要内容是倡导兴办新式学堂。体育教育也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的发展,而过于强调“中体西用”的武术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中国武术的本质意义。教师更多的采用西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武术教学,导致教学步骤教条化,并且武术进仅占体育教学一小部分,并不受重视。在建国之后甚至是到了现今社会,对待体育武术的态度仍然是沿用初建时的西式化基调,使得体育武术变质,过于西化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体育武术教学与文化教育性难以融合。

(二)教学理念的改变

中国的武术文化吸收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底蕴,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格斗之术,更是中国民族文化魅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中国的传统武术形式更偏向格斗,迅猛,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所以将体育与武术相结合,形成体育武术,必须中和武术中的凶猛之气,融合文化底蕴,使其更适合现代化的武术教学形式。但是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老师更这种对学生的耐力、内力、体力的修炼,要求学生做到“内外兼修”。现代化的体育武术教学则是将武术体操化,要求学生学其形即可,这就很大程度丢失了武术的魅力和内涵。

二、在体育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重塑的建议

(一)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

教育体制要变革,教学理念要创新。改变以往的教条式体育武术教学理念,是重塑体育武术文化教育性的重要步骤。在以往的体育武术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对于文化教育性的不重视是导致体育武术中文化教育性缺失的很大原。因此,应当用正确的教育指导理念来引导文化教育性的重建工作。在进行体育武术教学时,教师不可将体育武术教学与其他体育教学混淆,进行简单的操作训练让学生模仿一带而过,更应该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为主。在教学时除了讲授专业的武术步骤,让学生学习之外,更应讲授武术的文化内涵,武术起源、发展演变、武术种类以及武术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武术知识,做到“学其形,知其神,懂其韵”。

(二)以传统武术作为教学内容

我国的传统武术教学形式与西式化的武术教学形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西式的武术教学在教授时将传统的武术教学内容简化,甚至是体操化,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仅仅是形体,对于其武术内涵讲解不多甚至是不涉及。我国传统的武术教学种类分派较多,例如:南拳,北腿,不同流派的拳种和腿功就有十几种,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习惯、不同的传承规矩,其表现形式又各有不同,风格迥异。不同的出拳形式也包括了创造者的不同用意和规矩,这样的武术教学形式可以说已经兼具文化教育属性。因此,在进行体育武术教学时应当选择传统武术作为教学内容,而不是流水线式的体操式武术教学。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学期教学目标以及当地文化习俗选择适合当地学生练习的武术种类,在教授时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先讲该种武术的起源和武术礼仪,在进行具体步骤练习。既能保证学生能够学习真正的武术文化,强身健体,又能讲体育武术与文化教育性完美融合。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武术是具有中国特色标签的民间传统技艺,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现代的体育武术教学形式出现了将武术与文化教育性相分离的情况,过于教条式的体育武术教学不仅忽视了武术的文化内涵也将中国武术西式化,使得体育武术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性逐渐缺失。要想重塑体育武术中的文化教育性,必须看清体育武术教学现状,改变传统的体育武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倡导传统武术教学形式,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重塑体育武术中的文化教育性。

参考文献:

[1]孙珺璟.针对体育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及重塑[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5):179-180.

[2]王旭.传统武术对高校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学生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罗少功,王惠霞.对学校体育教育与武术文化传承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0,7(12):29-30+35.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缺失重塑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重塑未来
撞色拼接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