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林1号”腾冲红花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2018-09-10郭玉红徐德兵江期川司马永康张立新黄佳聪谢胤万晓军周凤林

林业科技 2018年2期

郭玉红 徐德兵 江期川 司马永康 张立新 黄佳聪 谢胤 万晓军 周凤林

摘要: “云林1号腾冲红花油茶优良无性系”母株是在保山市腾冲红花油茶实生林分中通过初选、复选、决选等选育程序决选出来的优良单株,该无性系丰产性强,大小年不明显,出仁率、含油率高,茶油品质好,种子出仁率72.4%、仁油率54.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1.83%。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优良无性系; 良种选育

中图分类号: S 794. 4, S 722. 3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9499 (2018) 02 - 0033 - 03

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云南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及观赏兼用树种[ 1 ],也是油茶主要栽培种之一,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身,不与粮争地。腾冲红花油茶具有悠久的栽培、利用历史[ 2 - 3 ],仅保山市就规划到2020年全市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基地达到200万亩。但在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前期基础薄弱,而基地建设十分迅速,良种问题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 4 - 5 ]。为有效解决高产优质良种的问题,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和保山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在腾冲市开展了腾冲红花油茶良种选育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选育过程

2007~2009年,在保山市分布有腾冲红花油茶的实生林分中开展选优工作,通过初选、复选、决选等选育程序,决选出优良单株13株。2011年,采集决选优株穗条在腾冲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丁家山试验林,开展了大树高干换冠嫁接对比试验。嫁接时以成年龄(约30年龄)腾冲红花油茶实生植株作为砧木,接穗12个无性系,每个无性系10~12株,共建立对比试验林0.4 hm2。试验林采用相同的抚育管理技术措施,每年定期观测试验林的生长发育状况。试验植株于2013年初花初果;2015~2016年对参试无性系果实产量、出籽率、出仁率、仁油率等进行实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筛选出种实经济性状及早实丰产性较好的无性系1个,即“云林1号腾冲红花油茶优良无性系”(简称“云林1号”)。该无性系于2017年11月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良种编号:云R-SC-CR-031-2017)。

2 主要性状

2. 1 植物学特性

“云林1号”主干明显,树型开张,幼树期生长势较强,枝角较大,抽枝数量较少,枝条分布均匀,枝条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丰产特性。其叶宽大、厚实而浓绿;花粉红色,直径4.5 cm,多6瓣,盛花期约1周;果实中等偏大,圆球形,美观,平均单果质量91.4 g,果皮厚约0.8 cm(表1)。

2. 2 生物学特性

2. 2. 1 物候期

“云林1号”在腾冲市1 900 m左右的地区栽培,花芽于上年6月下旬开始分化,8月中旬其外观形态可与叶芽明显区分,以后进入缓慢逐渐膨大期,1月中旬初花、2月上旬盛花、2月中旬为开花末期。4月上旬芽鳞逐渐散开、春芽萌动,4月下旬为春梢快速生长期;其幼树除春梢外可萌发夏梢和秋梢,夏梢萌发生长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秋梢萌发生长期10月至11月上旬。5月中旬为果实迅速膨大期。果实成熟期9月中旬(表2)。

腾冲红花油茶的物候期早晚除受年度影響外,还与栽培条件明显有关。集约化栽培与普通造林栽培比较,集约化栽培春梢萌发期可提前20~40天,春旱越严重的年份差距越大。栽培条件对花期的影响更为明显,一般集约化程度越高,单株花期越短、单花花期越长、花径越大,反之亦然。

2. 2. 2 生长、结果习性

“云林1号”每母枝抽生春梢数量平均2.1个,发枝能力为中等水平;结果枝率39%。每果枝平均坐果数1.2个,1果率89%,少见3果情况。以短枝、顶芽结果为主,短果枝结果率39%;坐果率较高,达81.3%00(表3)。

2. 2. 3 种实经济性状

“云林1号”果实中等偏大,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横纵径比)0.86,单果均重91.4 g,果皮黄褐色、厚约0.8 cm。每果平均籽粒数5.3粒,干子单粒重2.2 g;鲜果出风干籽率18.0%,种子出仁率72.4%,种仁出油率54.8%,种子出油率41.6%,果实出油率6.75%00(表4)。

2. 2. 4 籽油脂肪酸构成

“云林1号”籽油油脂品质好,油酸含量73.05%,亚油酸含量8.23%,蛋白质含量8.6%,脂肪酸组成见表5。

2. 3 适应性及抗性

“云林1号”喜光,适宜在海拔1 600~2 300 m、年均温11.5~16.0 ℃、年均降雨量1 000 mm以上的区域种植,但以海拔1 700~2 100 m为最适宜区,适宜在云南的保山市、楚雄州、德宏州、临沧市种植。夏季降雨量大、低温寡日照的区域种仁含油率会偏低。适宜微酸或中性土壤(pH5.2~6.5),在背风向阳的平地、缓坡,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区生长最好。为虫媒花,花期起风频率高、风大的地块不宜作为种植地。该无性系抗性强,至今未发现有病害或虫害。

3 栽培技术要点

3. 1 建园和定植

3. 1. 1 园地选择

根据“云林1号”特性,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或缓坡、光照充足、有灌溉和排水条件、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园地种植,株行距2 m×4 m或3 m×4 m,挖穴规格为长、宽、深60 cm×60 cm×60 cm,每穴施腐熟农家肥5~10 kg或饼肥(或专用有机肥)1~2 kg,钙镁磷肥或复合肥0.5 kg,与表土充分拌匀后回填,结合改土回填,可针对性拌入适量杀虫剂。

3. 1. 2 栽植技术

采用嫁接培育的无性系容器苗木于7月进行种植。栽植前,根据苗木营养土体积大小,沿定植槽挖比苗木营养土球体积略大、略深的定植穴。每定植穴放入0.1 kg经过两次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及少量长效缓释优质复合肥,与穴土充分混匀;为避免苗木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回入没有拌肥料的土壤厚约0.1 cm。定植时,小心撕破营养袋,带完整营养土取出苗木,将苗木轻轻放入已拌肥料并隔土的定植穴内,使苗木直立后回土,边回细土边压实,回土至高于营养土1~2 cm,露出嫁接部位。定植后苗木稳固,定植面高于地面约10 cm。栽植后,做树盘,浇足定根水一次。

3. 2 抚育管理

每年春季施肥后浇水一次。每年6月、9月各中耕除草1次。

施肥 在树冠滴水线外沿,采用环状沟施、条状沟施进行施肥。其中(1)萌前肥是在3月上旬施肥,肥量依据植株大小确定。种植第2年的树,株施尿素0.25~0.5 kg;随树冠的不断扩大,逐年增加施肥量。施肥后灌水、覆土,有条件时应覆盖保水。(2)促梢或促果肥在6月中旬~下旬施用,以磷、钾肥为主,辅施氮肥。种植第二年的植株,株施0.1~0.3 kg;随树冠的不断扩大,逐年增加施肥数量,并遵循树大多施,树小少施。施壮果肥应结合进行除草。(3)秋季施基肥在10月进行,以有机肥、磷肥为主,辅施少量尿素。种植第二年的植株,株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 kg、磷肥0.5~1 kg;随树冠的不断扩大,逐年增加施肥量。

整形修枝 以果实采收后秋季修剪为主,7月左右进行适当辅助修剪,培养树体主枝5~12个,分2~3层着生在中央主干上,形成半圆形或圆锥形树冠,第1层2~4个、第2层2~4个、第3层1~2个。为避免生长势减弱,主枝选留后的1~3年内,一般不进行枝角调整,使其保持向上直立生长,2~3年后再通过拉、撑等方法调整主枝角度使树势开张,改善光照条件。剪除病蟲枝、重叠枝、内堂枝、细弱枝、徒长枝、地脚枝和光照条件较差的枝条。

参考文献

[1] 冯国楣, 夏丽芳, 朱象鸿. 云南山茶花[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1.

[2] 沈立新, 梁洛辉. 腾冲红花油茶自然类型及其品种类群划分[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6): 75 - 79.

[3]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 中国油茶品种志[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6.

[4] 黄佳聪, 阚欢, 伍建榕, 等. 腾冲红花油茶栽培与籽油制取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5] 袁其琼, 郭玉红, 等. 腾冲红花油茶良种选育指标的探讨[J].林业科技通讯, 2017(10): 29 - 31.

第1作者简介: 郭玉红(1970-), 女,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经济林研究。

通讯作者: 徐德兵(1979-), 男, 副研究员, 从事森林培育研究。

(责任编辑: 王 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