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霉素对贵州黔中地区蓝果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8-09-10胡光平王桂萍韩堂松胡刚刘正华张果陈海虹郑婉露

林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幼苗生长赤霉素种子萌发

胡光平 王桂萍 韩堂松 胡刚 刘正华 张果 陈海虹 郑婉露

摘要: 对贵州黔中地区不同地点蓝果树种子发芽情况、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蓝果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地点蓝果树种子场圃发芽率差异较大,大部分集中在20%~30%之间;赤霉素使用的恰当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量,否则会起到抑制作用;0.01%的赤霉素浸泡蓝果树种子24 h的发芽率最高,比对照提高10.34%;低浓度赤霉素处理蓝果树种子,可提高蓝果树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

关键词: 赤霉素; 蓝果树;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中图分类号: S 723. 1 + 3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9499 (2018) 02 - 0001 - 04

蓝果树(Nyssa sinensis)又名紫树,蓝果树科蓝果树属落叶乔木。其树姿高耸、干形挺拔、枝叶茂盛、叶色季节变化丰富,且不同地点叶色变化也不一样,观赏价值高[ 1 - 2 ]。贵州黔中地区蓝果树野生资源丰富,可作为乡土观赏树种开发利用。目前有关蓝果树繁育技术虽有一些报道[ 3 - 12 ],但使用激素处理蓝果树种子的报道较少。为此,2013年我们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中八苗圃进行了蓝果树播种育苗试验,以期为贵州黔中地区蓝果树开发利用奠定种苗和技术基础。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来源

蓝果树种子采自惠水县摆榜乡、惠水县抵麻乡、长顺县摆唐乡、清镇市百花湖乡、白云区牛场乡、云岩区黔灵公园、息烽县西山乡、乌当区新场乡等地,并按采种地不同分为38份种子。

1. 2 育苗方法

1. 2. 1 种子储藏

蓝果树种子采集后用清水浸泡5~7天,每天换水,除去果肉。然后按照1份种子、3份湿砂的比例混合,砂的水分含量以手抓之不滴水,松开即散为度,将混合好的种子装在竹箩筐内置于室内通风处贮藏,每周翻动一次,根据情况浇水。砂藏从11月下旬开始到翌年3月中旬结束,约120天。

1. 2. 2 营养土的配置

营养土的配置主要是按黄心土33%+腐质土67%+鸡粪1.5 kg/m2基质+油枯0.5 kg/m2基质+复合肥2 kg/m2基质配置而成。配置时将生石灰水(20%)+漂白粉(10%)混合成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营养土配置好后用塑料薄膜覆盖90天即可使用。使用时用混合硫磺粉(或硫酸亚铁)将基质的pH值调至6左右。

1. 2. 3 整地作床

在大棚内开宽1.2 m的苗床,苗床方向根据大棚内的具体情况由高到低方向开设,并用17 cm×17 cm×35 cm的水泥空心砖铺设步道,将床内土壤取出,将空床用生石灰水(20%)+漂白粉(10%)消毒15天,然后将配置的营养土回填到苗床中,回填高度为距离水泥空心砖4 cm止。回填后用耙耙平浇透水备用。

1. 2. 4 播种

2~3月,根据种子萌芽情况,采用撒播方式进行集中播种。播种时把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为避免覆盖的土壤在多次浇水后出现板结现象,覆盖土壤应采用过筛的腐殖土,覆盖厚度为1~2 cm,用喷壶淋透水后用竹片搭弓棚,加塑料薄膜覆盖。苗木开始出土后及时揭除塑料薄膜,以免烧苗。

1. 2. 5 装袋前苗期管理

除草 因苗木正在陆续出土,除草时要用手摁住土,然后拔除,以免拔出种子或损伤幼苗。

浇水 浇水在早上或傍晚进行,浇水以床表面干燥,而种子层土壤湿润为宜。

病害防治 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在苗木出土后用800倍多菌灵溶液、代森锰锌溶液、异氢尿酸、腈菌·福美霜或甲霜·錳锌溶液交替喷雾,每周进行一次。

1. 2. 6 幼苗装袋

选择9 cm×9 cm的营养杯,将已经腐熟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杯中,营养土装到离杯1 cm处止,以便于浇水。在荫棚内拉线,按步道宽30~50 cm、床面宽120 cm、长度随地形而定,设置容器苗育苗床,在容器育苗床地面铺设地布,将装好的营养杯整齐摆放在床内待用。

在幼苗有2片以上真叶时,于阴天或多云天的傍晚分批移植装袋。取幼苗时用小铲或竹片取苗,取出后将1/3的主根用剪刀切断,用生根粉拌的泥浆蘸根。用小竹片在营养杯中间的土壤中根据苗木根系长度插孔,将蘸根的苗木植入后,用手将营养土摁实,浇透水。

1. 2. 7 装袋后苗期管理

对荫棚内的容器苗,根据营养杯内土壤的湿度适时浇水。在苗木恢复期内除每天进行2次浇水外,每隔2 h用喷雾器对苗木进行喷雾,以确保苗木成活。苗木恢复期为7~15天,恢复期过后要及时加强肥水管理。在5月份速生初期每周浇施腐熟鸡粪水1次,6~9月份每月施尿素1次,每袋施3~5 g,趁雨天或浇水前施肥。进入10月份后,用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在幼苗整个生长期间均要结合肥水管理进行中耕除草。苗期的主要病害为立枯病、猝倒病,在苗木恢复期过后要用800~1 000倍多菌灵溶液和代森锰锌溶液交替喷雾进行病害防治。为使苗木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在苗期还应进行苗木分级摆放。分级摆放时根据苗木的生长量将同一高度的苗木摆放在一起,并将已经穿出营养袋的根系剪掉。进入10月份,趁阴雨天撤除遮荫网,对苗木进行炼苗。

1. 3 调查方法

种子发芽率调查 每个处理在播种时安排3个重复播种沟,每个重复50粒种子,统计种子发芽数量,用发芽数除播种数的百分比即为种子发芽率,然后计算平均发芽率。

苗木生长节律调查 苗木上袋后从6月初开始,每个月调查一次,每个处理固定10株样株进行苗高、地径调查,计算平均苗高、地径。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地区蓝果树种子发芽率

将采集到的38份蓝果树种子从砂中筛出后,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0 min进行消毒,消毒后捞出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进行正常播种,不进行激素处理,每份种子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粒。

从表1可见,38份蓝果树种子场圃发芽率在0~73.47%之间,其中70%以上的1份,为惠水摆榜3号,为73.47%;60%~70%的2份,为清镇4号和白云4号;50%~60%的没有;40%~50%的1份;30%~40%的4份;20%~30%的11份;20%以下的12份;没有发芽的7份。总体来看,蓝果树种子发芽率主要集中在20%~30%之间,大部分种子发芽率并不高。发芽时间为8~18天,主要集中在10~14天。在育苗中发现,蓝果树种子有第二年发芽的现象,即播种后的第二年才发芽。

2. 2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蓝果树种子发芽的影响

对白云1号蓝果树种子进行常规处理后,在播种前用0.1%、0.05%、0.01%、0.005%的赤霉素浸泡种子24 h,并以清水浸泡种子24 h作对照,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每个重复播50粒。

从表2可见,赤霉素不同浓度处理对蓝果树种子发芽有很大影响,0.01%和0.005%赤霉素浸种可明显提高蓝果树种子发芽率,其中0.01%赤霉素处理发芽率达35.3%,0.05%赤霉素处理发芽率达33.3%,分别比对照的发芽率(24.96%)高出10.34和8.34百分点。然而,0.05%和0.1%赤霉素浸种对蓝果树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其发芽率只有18.33%和14.51。由此可见,赤霉素使用的恰当可提高种子发芽,否则会抑制种子发芽。

2. 3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蓝果树苗期生长的影响

待用0.1%、0.05%、0.01%、0.005%赤霉素浸泡24 h的白云1号蓝果树种子出苗后,将幼苗移植到容器内进行培育,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株苗木作为样株,并于6月初每月测量苗高和地径。

从图1可见,赤霉素不同浓度处理对蓝果树1年生容器苗高生长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从大到小的排序为:0.005%>0.01%>0.05%>对照>0.1%。这说明,赤霉素低浓度处理蓝果树种子,可提高蓝果树幼苗高生长,高浓度处理可抑制高生长。

从图2可见,赤霉素不同浓度处理对蓝果树1年生容器苗地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明显,其从大到小的排序为:0.01%>0.005%>对照>0.05%>0.1%。

综上可以看出,使用低浓度赤霉素处理蓝果树种子,可以提高蓝果树1年生容器苗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但具体浓度有待进一步摸索。另外,根据蓝果树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特性,6~9月应加强施肥,重点以N肥为主,10月份后停止N肥的施用,11月份增施P、K肥。

3 结 语

3. 1 贵州黔中地区不同地点蓝果树场圃发芽率差异较大,场圃发芽率范围为0~73.47%,大部分集中在20%~30%之间,总体发芽率并不高,大田播种可按此发芽率测算播种量。发芽时间为8~18天,大部分集中在10~14天。

3. 2 赤霉素不同浓度处理对蓝果树种子发芽有很大影响,赤霉素使用的恰当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否则会抑制种子发芽。试验发现,蓝果树种子使用0.01%的赤霉素浸泡24 h发芽效果最好,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待进一步摸索。

3. 3 试验中发现,有的蓝果树种子当年播种后并没有发芽,第二年春天才发芽,这可能是蓝果树种子有后熟现象所致,第二年种子完全成熟后,当遇上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后开始萌发。

3. 4 赤霉素对蓝果树1年生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对苗高影响明显,对地径影响不明显,说明赤霉素使用的恰当可提高生长量,否则会抑制生长,但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待进一步摸索。

參考文献

[1] 王守超, 余波强, 张华海, 等. 贵阳市种子植物种质资源[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10.

[2] 钱长江, 蔡辉明,胡刚, 等. 贵州黔中地区彩叶观赏树种蓝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4, 30(11): 5 - 9.

[3] 高春智, 汤鹏展, 等. 不同化学物质处理对沙地云杉种子活力的影响[J]. 森林工程, 2016, 32(1): 10 - 15.

[4] 邱琼, 杨德军, 钟萍, 等. 珍稀濒危树种云南蓝果树育苗技术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2013(1): 55 - 57.

[5] 林捷, 张贻荣, 谢一清, 等. 蓝果树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10(6): 20 - 22.

[6] 祁门县, 谢飞群. 蓝果树种子育苗试验[J]. 安徽林业, 2010, 5(4): 86.

[7] 袁瑞玲, 向振勇, 杨文忠, 等. 云南蓝果树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J].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3): 384 - 388.

[8] 邱琼, 杨德军, 王磊, 等. 云南蓝果树嫩枝扦插繁殖试验[J].西部林业科学, 2013, 42(5): 105 - 108.

[9] 邱琼, 杨德军, 王磊, 等. 蓝果树根插繁殖及大苗培育[J]. 林业实用技术, 2010(6): 32.

[10] 胡刚, 朱忠荣, 王桂萍, 等. 蓝果树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J]. 种子, 2014(8): 34 - 36.

[11] 王春荣, 毕 君, 曹福亮, 等. 蓝果树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 45(11): 1 107 - 1 108.

[12] 王春荣, 毕 君, 曹书敏, 等. 蓝果树茎段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北方园艺, 2011(1): 139 - 143.

第1作者简介: 胡光平(1984-), 男, 硕士, 工程师, 主要从事林木资源研究及林木种苗栽培繁育研究。

(责任编辑: 王 岳)

猜你喜欢

幼苗生长赤霉素种子萌发
硝普钠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硝普钠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盐碱胁迫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腐植酸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镉、铜离子胁迫对柠条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赤霉素和氯吡脲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膨大和品质的影响
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在香蕉灾后复壮保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重金属铬对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进展
大枣花期喷赤霉素可增产
低浓度赤霉素对无核葡萄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