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金融扶贫模式的创新

2018-09-10冯金辉

中国商论 2018年23期
关键词:金融扶贫模式创新精准扶贫

冯金辉

摘 要:金融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战略,我国政府金融扶贫模式在创新方面的总结,对扶贫工作之后的展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金融扶贫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对金融扶贫工作展开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重点对金融扶贫工作中以政府为主导、以金融机构为主導、以企业为主导等多种金融扶贫模式在优点及弊端两种方面进行理论再分析,分析之后摸索其中变化过程,展望以后创新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精准扶贫 全面脱贫 金融扶贫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b)-022-02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程度仍在发展中国家行列。就目前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长减 贫效果不足、GDP中农业产值的比重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日益加重等现实问题,因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金融扶贫模式,以宁夏、山东和甘肃三种创新模式为例分析,通过社会各界努力共同解决我国贫困人口的问题。

1 金融扶贫的重要性

金融扶贫政策是由我国当前国情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需要扶贫工作的帮助。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效仿西方发达国家以高福利补贴的方式进行扶贫工作,我国需要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扶贫之路。在此背景下,金融扶贫应运而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提出“分工是文明的起点。”我国国土辽阔,不同的地方在地理位置、劳动力素质和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各有特色。因此,我国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就需要金融扶贫,这也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条件,同时,只有将产业扶贫落实到贫困人口中,引导不利条件向优势条件转换,才能真正的破解贫困的难题。

2 金融扶贫的现状

就我国政府金融扶贫的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不同时期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方面,但是都离不开国家对于金融扶贫工作的严格管制。从1995年至今,我国由最初的扶贫对象模糊、金融扶贫机制欠完善、扶贫经验缺乏等慢慢发展成为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共同发展工作,落实新型金融组织的建立以及创新各种金融扶贫模式。目前,我国金融扶贫工作在三个方面取得了进步,即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扶贫体系、信贷投放的规模日益扩大和转变金融精准扶贫方式。同时,我国金融精准扶贫金融体系也不断完善,构建了以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银行为主导,以农业和邮政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要推进力量,以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小型银行为中坚力量,再将保险机构、股权交易市场等新兴的金融服务体系融入其中,不断地扩大金融扶贫的方法和内涵。

3 金融扶贫的主要模式以及其优缺点

3.1 以政府为主导

政府为主导的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较小规模的扶贫方式,政府是扶贫工作中的主体,扶贫组织、金融监管部门等共同主导完成。主导方为金融扶贫工作提供雄厚的财力支持,同时负责将资金进行合理分配给贫困人口,如此逐层发放。

政府为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的优势在于扶贫范围广,能够给大范围内的群众带来福利,且金融资源丰富,融资渠道多较多,以非盈利为目的,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具有扶贫的真正作用。此模式的缺点在于,扶贫工作不能够进行可持续性发展,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没有创新性,难以让贫困户参与到扶贫过程中,未能调到生产积极性,且监管力度较差,扶贫效率低。

3.2 以金融机构为主导

这是目前在金融扶贫方面最主要的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担保和抵押的形式,不断创新贷款产品从而达到金融扶贫的目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借助与贫困户的有关联的组织提供担保,通过创新技术应用互联网金融在惠普金融领域的冲击,同时也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内革新多种扶贫方式,包括教授技术、帮助经营、助力增收以及把贷款主动权交给贫困户等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型金融扶贫模式。

金融机构为主导的优势在于有较多的金融支持,能够选择资质和信用较好的贫困户进行金融扶贫工作,在扶贫的同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将提高利润作为目的,这样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此模式的缺点在于扶贫范围有限,只能选择少数人,且需要保证自身利益,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并不能完全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

3.3 以企业为主导

这种模式的企业大多数的资金雄厚,将欠发达地区的具有特色的产业进行扶贫和营销。例如天然绿色蔬菜、特色旅游景点、独特民俗等。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下,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对当地的贫困户进行扶贫工作,推行产业化金融扶贫。金融扶贫与资金扶贫相结合,给贫困户双重优惠,具有明显的扶贫效果。

其优势在于,信用风险系数较低,自控行比较好。缺点在于,需要有特色的产业为基础,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依赖性强,灵活性较低,此外也需要贫困户的相互配合,违约的风险较大。

3.4 以社会扶贫组织为主导

以社会扶贫组织为主导的模式主题为社会上的各种组织。主要活动是以农村信息化扶贫、文化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开展金融扶贫活动。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积极调动了贫困民众的积极性,呼吁他们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以非盈利为目的,能够充分的使用社会上的资源,主要针对资质较差的贫困户,社会的参与度较高。其缺点在于获得的金融资源较少,管理机制还不够成熟,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较差,责任不明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可实施性弱。

3.5 以互联网为主导

对于以互联网为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来说,没有固定的主导方,可以是地方政府也可以是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是以互联网融资平台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在融资平台上实现交易。这种模式使贷款人与资金提供者直接交易,实现资金信息的合理配置,这是金融扶贫工作全新的思路,为扶贫工作注入活力。

其优势在于大数据合理配置金融资源,识别风险能力强,可以大范围的推广使用,用户直接交易成本低。这种模式的缺点首先是资金成本高,利息高于银行贷款;其次是违约成本低,同时对各方面要求较高,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網络信号,同时对网络的软件和硬件都有一定的要求。

4 金融扶贫的创新探索实践范例

以下是在我国金融扶贫工作发展良好,且创新性较高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发挥了财政资金的重要作用,完善了风险分担和扶贫贷款的统筹,同时做到了精准的支持产业扶贫,增加就业机会,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脱贫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业,开启了一条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扶贫道路,结合当地优势产业,高效完成扶贫工作,这对于现阶段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1 甘肃:“担保公司+贷款对象”模式

甘肃省的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发展困难,人民收入较低,欠缺发展资金,因此贫困人口较多,在我国的贫困地区中弱势地位突出。在此背景下,甘肃政府推出了“双联惠农贷”,与甘肃省农业银行携手开展,利用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用信贷的方式推动地区增长。

这种模式贷款是针对从事农业种养殖生产经营的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以龙头企业进行金融扶贫工作。

此模式的流程:村委会推荐审核→乡镇政府核实并登记农户的贷款申请→贷款通过后申请银行提供贷款。贷款额度在5万元到3000万元不等,贷款利息则由财政部门补贴,贷款期限一般在1~3年,对于个别生长周期较长的产业可延长至8年。

4.2 宁夏:信贷与资金促进产业发展

宁夏的模式可以总结为是“小额信贷资金+互助资金+产业发展”模式。是以“贫困村互助基金社”为基础,在现实发展过程中,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革新而得到的新模式。在旧模式中,互助资金是由财政补贴、社员缴纳和社会团体捐赠共同组成,用于贫困村的发展。这种模式资金存在金额较少、资金分散的情况,不能完全发挥预想中的作用。因此宁夏在这种模式上进行改进,与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联合实施“千村信贷,互助资金”模式,从而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模式流程:寻找互助社两年以上的优秀社员为对象→互助社推荐→农商行审核通过→发放贷款。这种模式实现了互助资金与信资金的融合,在利率上有优惠,手续也方便快捷。发展到目前,已经有18个县、296个项目村使用,惠及1.39万互助成员,普及率已经达到县城的85%和乡镇的23%。

4.3 山东:银行与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

金融扶贫工作也需要有着良好发展前景和运行状况良好的企业参与进来,带动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拓宽其脱贫渠道。在山东单县,由单县扶贫办和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联合展开的“奶牛托管饲养”扶贫模式正在有效开展扶贫工作。这种模式的主要受益人群是因病或残疾而区里发展产业但仍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在扶贫办的努力下,单县莱河乳业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了相关扶贫协议。

具体流程为:公司帮助贫困户向银行申请贷款5万元→财政资金担保基金的发放→贫困户委托公司购买自己的奶牛→莱河乳业统一管理。贫困户贷款的利息全部由单县莱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来偿还,托管奶牛所产生的收益则会按照协商好的标准,年均5100元,返回给贫困户。

5 完善金融扶贫工作的借鉴意义

首先是要与地域特点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建立适合本地的金融扶贫模式。其次是要整合扶贫资金,更好地发挥资金整体的力量。利用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分担机制,降低风险,吸引更多的有资金实力的银行加入,同时加快信贷平台的建立,为需要贷款的贫困户进行担保,引入保险概念,增加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高效放款。最后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注重更多类型信贷产品的开发,加快自助设备的建立,方便贫困区的金融业务,增强金融业的专业性服务,为金融扶贫工作做好辅助工作。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模式的典型例子进行分析,基于金融扶贫的精准内涵,对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和应用前景总结。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亟待解决,金融扶贫是我国开展扶贫工作的必然选择,创新型扶贫模式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产业发展,使贫困户参与的程度提高,扩展受益人群,因地制宜的进行金融扶贫模式的创新,找到金融扶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曹巍.金融扶贫绩效评估及模式选择[D].安徽财经大学,2017.

[2] 杨云龙,王浩,何文虎.“四元结构”下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研究[J].西部金融,2016(9).

猜你喜欢

金融扶贫模式创新精准扶贫
江苏农村金融扶贫创新思路与对策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金融扶贫的具体实践及优化措施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县域扶贫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