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原发性肺癌的GE 64排螺旋CT临床表现

2018-09-10王朝颖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4期
关键词:征象原发性螺旋

王朝颖

【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肺癌的GE 64排螺旋CT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6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GE 64排螺旋CT扫描,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结果:CT扫描提示,6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显示为中央型肺癌者32例,周围型肺癌者24例,弥漫型肺癌者10例,患者的CT临床表现特征显著。结论:采用GE 64排螺旋CT扫描与诊断早期肺癌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关键词】原发性肺癌;GE64排螺旋CT

[中图分类号]R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143-02

原发性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因肺部组织异常增生所致,例如支气管纤体、肺泡上体等均可诱发原发性肺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组研究选取我院6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GE64排螺旋CT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6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且自愿条件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其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为(46.58±4.6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1],并排除继发肺癌者、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纳入本组研究的66例患者均进行常规GE 64排螺旋CT检查,参数设定:层厚10mm,层距10mm,常规横断平扫,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膈面,进行人工屏气下扫描,将病灶局部放大后,调整摄影窗宽与窗位,然后拍摄膈窗与肺窗等影像图片,所有拍摄均由同一名居于丰富临床经验的影像医师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胸痛、咯血、咳嗽、胸闷、痰中带血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少数病例也可见非特异性肺外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组间数据比较,计数资料以(n,%)进行描述且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_x±s)描述且行t检验,若组间数据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分类 经GE 64排螺旋CT扫描可知6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中央型肺癌者32例,周围型肺癌者24例,弥漫型肺癌者10例,具有显著的GE64排螺旋CT特征。直接影像征象:21例患者可见肺门肿块,不规则形状,存在钙化表现者4例,气泡影者6例;21例为支气管腔狭窄阻塞,大部分呈不规则阻塞。间接征象:阻塞性肺炎31例,呈现不规则阶段边缘实变影,肺血管病患者4例;20例患者为阻塞性肺不张,表现为肺叶缩小,多数连接肺门肿块。患者表现征象与肺癌分类见表1所示。

3.2 表现征象分析 原发性肺癌征象:①分叶征:病理基础与肿瘤边缘各部位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存在密切关系,与分化程度无一致性,同时,由于肺部结缔组织间隔,故肿瘤内部支气管分支、血管、肿瘤内向外生长的结缔组织、血管等阻碍肿瘤生长,导致产生凹陷,进而形成分叶形态。②瘤体密度:砂砾样钙化表现为小结节状、细沙砾状,呈弥漫性分布,多位于中央或者偏于一侧[2]。结节内小灶性透光区易出现小泡征,直径均小于5mm,可依此为依据对肺癌空洞进行鉴别诊断,蜂窝征是由多个密集小泡聚集呈出蜂窝状。③瘤体外缘:呈边缘毛刺征。④胸膜凹陷征:若凹入中心平行于扫描层面,提示典型胸膜凹陷征,瘤灶与邻近胸壁间呈三角形影,线状影与其尖端相连,则表现为肿瘤侧凹陷曲线影。⑤弥漫型肺癌:因病变侵犯多个肺段,一个或多个肺叶情况,无数小斑片影火小结节弥漫分布于两肺中。弥漫型肺癌多数为黏液细胞型,可分泌大量黏液,在GE 64排CT扫描下可见肺部实变,空气支气管影像,实变阴影边缘较为模糊,边界不清,因此,常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

3 讨论

从生物学病例特征对原发性肺癌进行分析,可将原发性肺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小细胞肺癌,一类为非小细胞肺[3]。可因遗传因素、后天因素等诱发原发性肺癌,同时可通过戒烟等手段对原发性肺癌进行预防。目前,原发性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手术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其中放射治疗具有起效快的特点,但是复发率较高,患者较为痛苦,但仍是现今原发性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对于原发性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4],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肺癌的临床检出率,早期发现患者的癌变表征,应把握治疗时机,使治疗成功率大幅度提高。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GE 64排螺旋CT扫描技术成为患者癌变的临床检出方法,应用GE 64排螺旋CT扫描,可清晰显示患者胸部薄层,不会出现重叠情况,分辨率较高,可将细小气泡、阴影有效反映,原发性肺癌所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降低误诊率,避免醫患纠纷发生。GE64排螺旋CT指导下行针吸活检,也可使刺中成功率与准确率显著提高[5]。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GE 64排螺旋CT扫描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马承华, 胡昕.GE 64排128层螺旋CT图像伪影故障维修1例[J].医疗卫生装备, 2015, 36(6): 152-153.

[2] 王海鹏.89例原发性肺癌的 CT 临床表现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36): 112-112.

[3] 吴志钧.64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在中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2): 295-295.

[4] 郭星, 陈高峰, 余鹏飞, 等.评价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7): 130-131.

[5] 刘赤岩, 刘伯胜, 曹子珣.胸部外伤常规X线和64排螺旋CT检查的价值探讨[C] 湖北省介入治疗学术大会暨黄石市放射学术研讨会.2014.

猜你喜欢

征象原发性螺旋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呜嗷,怪兽登陆
从草书艺术中的视觉形式看波洛克的抽象画
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研究及超声及CT的征象分析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