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汉语教材中国人物形象自塑研究

2018-09-10朱勇张舒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8年3期

朱勇 张舒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材;中国人物;形象自塑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传播方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客观自塑中国形象,改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弱势地位是一个现实课题。国际汉语教材是培养汉语学习者知华友华的重要工具,是帮助他们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人物形象设计在汉语国际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国际汉语教材里中国人物的设计情况考察,并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自塑中国人物形象问题。

[中图分类号]H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18)03-0024-07

中国的真实形象和西方的主观形象在国际上存在相当大的“反差”。近年来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形象的传播越来越具有战略性意义。当前中国形象在国际上仍然是“他塑”而不是“自塑”,在自我构建国家民族形象方面还面临着刻板印象甚至偏见等一系列困境。好的中国形象能够创造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利用全球化和中国崛起的契机,实现中国国家民族形象的自塑具有重大意义。

在国内,有关国家形象的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新闻传播界的重视。李希光等(1996)在对西方中国形象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妖魔化”这一概念,虽引起争议,但客观上推动了国家形象的相关研究。21世纪以来,国家形象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察:(1)关注国家形象的界定,探讨新闻媒介与国家形象的关系(刘继南等,2002;张昆、徐琼,2007)。(2)探究中國国家形象传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国家形象的传播技巧。段连城(1993)详细列出了我国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九个国家民族形象,诸如“往昔殊荣”“劣等民族”“士大夫形象”等等,并且阐述了一系列传播技巧;哈罗德·伊罗生(2006)通过对普通美国人的调查,列举了美国人对中国人存在的负面印象;哈嘉莹(2013)分析了中国国家民族形象传播的现状,阐述了“刻板印象”“国际传播力弱”等一系列中国自我构建国家形象所面临的困境;刘继南等(2006)从文本、制度和受众三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现状,分析了世界主流媒体报道中国的一般规律,探求影响外国受众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方针政策及机制,探讨构建国家形象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一般模式。(3)探究具体事件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如钟鸣华(2009)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分析了奥运会与国家形象的相关问题,对后奥运会时期维护与提升国家形象提出了对策;王秀丽、韩纲(2010)探讨了30年间美国主流媒体所呈现的“中国制造”产品形象与中国形象的关系。这些研究都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当今我国国家民族形象的传播现状,意识到加强民族形象传播的必要性。

中国形象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多维度和跨学科的研究。国际汉语教材是培养汉语学习者知华友华的重要工具,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人物形象是传播中国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个体,同时也是汉语学习者认识中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人物形象设计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背景下,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虽然国际汉语教材,尤其是初中级教材,普遍进行了人物设计,但是“汉语教材普遍在语言层面精心琢磨,而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方面的设计投入甚少,对人物关系、相应的场景以及话语表达也没有认真进行匹配。”(刘元满,2017)确实,国际汉语教材关于如何进行人物设计的研究非常少,从中国人物形象自塑角度来研究的更少。本研究将通过分析、解读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人物形象,探讨如何在教材中设计中国人物形象,以帮助国外读者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真实多样的中国人物形象特点。

1.重视中国人物形象自塑的原因

汉语教材承担着传授语言知识和展现中国文化等多重使命。优秀的教材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目的语文化。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要比传统的外宣方式好,这样不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更易于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之所以要重视教材里的中国人物形象建设有三个原因:教材的字里行间、装帧插图都展现着中国形象,它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传播的载体,而其中的中国人物则是载体的载体;通过教材里的人物可以平和、巧妙地把中国人的价值观、文化模式、心理态度等传递出去;具象的人物、生动的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文本内容,提高汉语学习效率。

1.1载体的重要性

国家形象的建构,除了亲身经历以外,更多的是依靠传播建立起来的。在全球汉语热的今天,国际汉语教材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根据2018年初的统计,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快速攀升至1亿。学习汉语必然要以对外汉语教材作为学习的载体。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国际汉语教材的数量大幅增加。基于全球汉语教材库的统计发现,1980到2000年的20年间海内外共出版教材2786种(册),2001到2010年的10年间则达到了12115种(册)(刘弘、蒋内利,2016)。从互动时间、加工深度来看,教材不同于新闻媒体、宣传广告或者影视作品,读者对教材的使用时间长、加工程度深。这有助于读者对文本里中国人物、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细细体味。但是,如果载体中的中国人物形象设计不当,则会传递错误的形象,造成刻板印象、甚至偏见。

1.2方式的平和性

传统的对外宣传模式由于对国外受众的心理特点、中外思维方式的差异等了解不足,因此效果不太理想。人物形象包括容貌、衣饰、神情、言谈举止等。通过人物的容貌、衣饰人物的神情,人物语言和行为举止,可以反映人物的生活面貌和文化特色,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显示人物的生活方式和背后的文化习俗。国际汉语教材能够通过人物的性格特征、外在形象等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有所体现,平和、务实、巧妙地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1_3文本的生动性

具体的人物形象可以使教材的情节和语言更加生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增强文本的可懂性。刘颂浩(2009)介绍了教材《很好》的编写理念,其中的“话语即人物”意思是说课文中的话语和人物的性格一脉贯通。刘文指出,《很好》的对话都和特定人物的性格相吻合,课文的顺序都和人物活动的历史相联系。话语和人物密切关联,情节之间前后贯穿,能够给课文带来一定的故事性和欣赏性。其实,这样处理还可以增强文本的可懂性。由于对话跟人物性格吻合,课文顺序与人物活动相联系,可以帮助读者进行有效预测,从而自上而下地理解文本内容。而且,人物形象的设计多用于初中级汉语教材中,有难忘的人物形象、丰富的个性人物,具体可感,也有助于汉语学习者结合人物特点和发生情境强化记忆。

2.中国人物形象的设计原则

关于教材中的中国人物角色已经有了一些研究。王彬(2010)从人物角色设计的典型性、鲜明性、系统性、语言教学价值等方面提出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角色设计的新见解。伍俊霞(2016)考察了四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虚拟人物,归纳了汉语初级教材中虚拟人物设计的现状,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从英语学习教材中寻求借鉴经验,对国际汉语教材中虚拟人物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刘元满(2017)梳理了汉语教材人物关系的研究现状,考察了教材人物关系与表达的匹配问题,发现存在中国思维在外国人身上“附体”、对话方式与人物关系失配等问题,提出教材编写者应成为会讲故事的人,做到人物设计层次化、人物关系多元化、人物话语得体化。

上述研究对于教材中的人物设计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是对于中国人物形象的设计原则探讨较少。在研究中国人物形象的设计原则之前,有必要探究教材人物的功能是什么。我们认为,教材中人物的功能主要包括:通过特定情境中的人物引出目的语言项目,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示中国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展示中国文化,增强他们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了解;通过中外人物的交际,凸显跨文化交际问题,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人物形象还可以增强教材内容的故事性、趣味性。我们认为,教材中人物形象的主要设计原则有:内部系统性和外部有效性。所谓“内部系统性”指的是人物要贯穿教材,不断发展;所谓“外部有效性”指的是教材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真实性”,是学习者在生活中的潜在交际对象,让学习者在课堂之外有用武之地。

2.1内部系统性

首先,教材里的中国人物设计应该注意人物性格的不断深化发展和情节的前后关联。比如《很好》里的留学生马克,他有喝酒的爱好,但编者并没有就此止步,教材中由喝酒的爱好开始,逐渐延伸出马克因为爱喝酒,对中国酒文化也有很多了解;他还喜欢读李白的诗,甚至在伤心的时候,也不忘模仿李白。(刘颂浩,2009)这样的情节发展就具有内部系统性,可加强教材情节的连贯性,更有利于深层塑造人物性格。再比如澳大利亚本土汉语教材《你好》,教材中的主人公形象在三册中呈现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主人公兰兰等无论是在发型、穿着、身体线条,还是言谈举止都在往成熟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内部系统性设计使教材人物更加真实自然,贴合学习者的生活。

其次,教材里的中国人物应该关系丰富、性格多样,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中国人物间的复杂关系,表现中国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故事情节不断发展。教材中丰富的人物设计犹如一张稳固的横向关系网,对于促成教材内部的系统性起着关键作用。这一点我们通过调查也有所发现:比如《博雅汉语》中出现的人物关系仅有师生关系和信息量较少的家庭关系,如果除师生关系外,增加“家人关系”“恋人关系”等多样的人物关系以及“乘务员”“商人”“游客”等多样化的人物,将有助于多侧面反映多样的中国人物关系。

2.2外部有效性

首先,人物具有真實性。人物的真实性指的是,人物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符合其地域、国别、性别、年龄、身份、职业特点,人物拥有的价值观和文化模式真实地反映其国别和身份特点。刘元满(2017)曾指出一些教材中存在中国思维在外国人身上“附体”的现象,这就不真实。人物的真实性还要求人物不必都是完美的,不回避一些具有性格缺点的人物形象。我们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希望在课本中看到“幽默”“有趣”“博学”“善良”“文化敏感度高”等正面的人物特征外,还希望出现“书呆子”“小心眼”“爱挑剔”等负面性格特点。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文化自省,全面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此外,塑造人物的时候考虑到时代性,也是真实性的体现。比如一方面中国人有抢着付账、请客的情况,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也普遍接受AA制了,我们的教材在人物塑造上就应该体现出新时代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转变。John Gary(2010)曾以英语教材中一个来到美国追逐自己事业梦想的年轻人为例,说明了新经济时代社会价值观对人物的影响。同时阐述了80年代以后与新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一些社会变化和价值观在英语教材中的体现,例如女性角色转变、新兴职业、个体的个人价值观转变等,这些都表明了教材中人物塑造体现时代特色的重要性。

其次,人物具有文化性。中国人物形象要自觉地体现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现象和文化习俗总是蕴含着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学习者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才能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更好地和中国人沟通、交往。比如说,体现价值观念,故事场景安排在“北京四合院”。通过教材中人物的生活场景来体现出文化的根源。教材中表面上介绍的是四合院,而实际上阐释的却是形成这种独特民居形式的深层理据和文化因素。再比如,体现行为方式。中国人喜欢串门,平日里到邻居、朋友、亲戚家坐一坐,聊聊天,问候一下,逢年过节更是走亲访友的好机会,大年初一,大伙都会起个大早给街坊邻里和亲朋好友拜个年,增进感情。目前的一些教材做得很不错。比如澳大利亚本土汉语教材《你好》,其中对于李兰兰的爸爸妈妈,课文中虽然提供的信息不多,但还是能看出中国家庭的特点(热情好客),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喜欢喝茶、吃中国菜、听京剧等)和中国人的习惯(兰兰妈妈吃饭时给大伟夹菜)等。

最后,人物具有跨文化性。汉语学习者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者,通过设计不同文化背景的教材人物,人物特点在故事情节中展开,跨文化矛盾或问题在情境中得以解决,这将有助于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使学习者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国人,从而逐步达到知华友华的目标。刘弘、孔梦苏(2014)指出对外汉语教材中存在着国别刻板印象的问题,分析了这种刻板印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可以在教材中安排同一国别的各有特点的个体,既反映一般性,也反映特殊性,由此来提醒汉语学习者注意刻板印象问题。比如教材中的中国人物,既有柔声细语的,也有大嗓门的,弱化那种认为中国人都会大声喧哗的刻板印象。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来帮助汉语学习者消除刻板印象。

3.中国人物形象的设计思路

中国人物的形象设计要考虑到很多方面,下面我们主要从人物角色选择、人物性格设计和跨文化情境等具体阐述。

3.1人物角色选择

人物角色选择要立足于普通人的生活,力求真实、多样、丰富。从学生需求来看,他们渴望看到形形色色的中国人,城市的农村的,现代的传统的,而不仅仅是北京人和上海人。因此,教材选取各具特点的人物,有助于丰富中国人物形象。电视剧《家有儿女》之所以广受欢迎,剧中人物设定突破了孩子们的生活想象,这一点功不可没。剧中核心人物为一对夫妇和三个孩子,可以说是对城市当中三口之家的一种补充。这个给电视机前的小观众提供了一种想象性补偿,也为剧情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李智,2008)丰富的人物角色为情节的多维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中国人物的角色选择应以虚拟的普通人为主、真实的社会名流精英为辅。精英人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精英人物的国际影响力对于让世界认识中国具有重要作用。John Gary(2010)指出,从70年代末开始,来自不同领域的名人形象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英语教材中。据统计,教材Streamline Connections出现了12位名人形象,New Cutting Edge的高级课本中出现了53位名人形象。这些名人的领域跨度也很大,包括英国女王、美国总统、田径运动员、商业巨头、影视明星等。在具体设计上,精英人物形象既可以作为教材中主要人物谈论的对象,也可以在课后作为专门的人物故事介绍呈现,还可以作为提供信息的插图在练习中出现。除此之外,由名人话题衍生出来的阅读及讨论如“推测名人的生活方式”“成为名人的路径”“正确看待名人”等,以及角色扮演名人等练习形式在英语教材中也广泛采用。因此,在汉语教材中出现一些中国精英人物,不仅可以丰富教材人物的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利用精英人物的影响力,提升民族形象。

3.2人物性格设计

教材里的人物形象应能真实、多侧面地反映出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教材中的中国人物形象以年轻人为主,集中体现了以下性格特征:宋华、陆雨平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年轻男性的热情、体贴、乐于助人、有理想、知识面广等性格特征。王小云和小燕子则反映了当代中国年轻女性的面貌,她们也代表了不同类型的中国女孩:王小云性格独立、心直口快;小燕子则温柔体贴、幽默,很会做饭,含蓄内敛。中年的中国人形象则从老师们的身上反映较多,陈老师亲切、关心同学,工作认真,拥有女性的自主意识;张教授则是标准的儒雅文人形象,喜欢舞文弄墨,谦虚亲和。老一辈的中国人形象,教材主要通过学生家长来反映,概括起来主要有:勤俭节约、观念保守、重视传统礼仪、看重面子以及爱护子女等等。此外,教材对于外国人不喜欢的“打探隐私”“公共场合讲话声音大”等也没有刻意回避,并且借中国人之口解释了这些现象。吴瑛(2013:129)曾经问卷调查外国人“中国人有哪些特点”,受访者选择频次排前五位的是“勤劳、忍耐、爱国、谦虚和节俭”,此外还有“有礼貌、要面子、尊卑有序、小心谨慎、清高、中庸之道”等。我们在自塑中国人物形象时可以参考这些调查结果,以帮助我们在教材中呈现真实的中国人性格。其次,应着力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个性鲜明的人物可以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提升教材人物的趣味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现有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人物性格大多是浅层刻画,存在感弱。例如《你好》中的青少年人物性格设计主要围绕着个人爱好和特长展开,缺少深层次的发掘。也有一些教材在人物性格设计上比较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例如《很好》中的唐老师是西安人,他热情、幽默、在学习上经常鼓励学生,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他好脾气、保守、孝顺、热爱自己的家乡、爱和学生开玩笑等。《汉语视听说教程一家有儿女》(Ⅰ、Ⅱ、Ⅲ)是一套使用比较广泛、师生爱用好学的视听说教程,之所以如此受欢迎,跟原作《家有儿女》中巧妙的人物性格设定是分不开的。剧中姐姐夏雪聪明,有时会得理不饶人;刘星鬼灵精怪,但经常闯祸;夏雨非常憨厚,可有时也盘算自己的小九九。这样的三姐弟,人物性格并不完美,但不完美当中又都个性突出,真实可信。三个人在一起戏剧冲突随之展开。而父亲被设定为一个可爱、善解人意的形象,母亲则是一个性格率真、但有时迷糊的形象,于是整个家庭充满了和谐感和漫画感。(李智,2008)这种漫画感与喜剧的表现手法相得益彰,很容易被观众所认同。

不过,虽然我们在教材设计中对人物性格有较高的期待,极力追求人物性格的丰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期待总是受制于多种现实条件的限制而很难完全实现。正如刘颂浩(2005:27)指出的那样,受课文长度和语言程度的限制,要想把人物的性格(即使是主人公的性格)表现得很充分,几乎是不可能的。

人物的性格设计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设计和人物语言设计两个方面。情节设计应当遵循内部系统性的原则,注意人物性格的不断深化发展和情节的前后关联。此外应当注意的一点是,人物形象应该让读者有一个稳定的认知,避免为了语言学习的需要设置“意外”的性格特点,这样会显得突兀、不合逻辑。在设计人物语言时,要特别考虑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追求人物语言为特定人物量身定做。如果A的话让B来说,大部分情况下毫无问题,这种设计就是不理想的。我们知道,在语言交际能力当中,语用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用能力要求“得体”,要求话语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因此,人物和话语分离的做法达不到培养语用能力的目的。(刘颂浩,2009)前面提及的《家有儿女》中人物的语言就很有特点,比如下面兩个片段,通过语言生动地刻画出刘星、小雨鬼灵精怪的性格特点。第一个片段是刘星被喊家长。

刘星:爸妈,要是有个人死乞白赖地非要找你们去跟他谈谈,你们去吗?

东海:谁要找我们谈谈啊?

刘梅:病人?

刘星:不是,是……我们班主任……。(笑声)

第二个片段是父母吵架了,孩子们在想办法让他们和好。

小雨:他们要再不和好,我就吃一百个冰激凌,自杀!(笑声)

刘星:他们要再不和好,我就玩一个月电脑,累死自己。(笑声)

总的来说,《家有儿女》的剧中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各具特色,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受到欢迎并被改编成汉语视听说教程就很可以理解了。

3.3跨文化情境的选择

教材中的中国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人物和外国人物共存共现。跨文化冲突的设置可以有效突出中国人物的民族特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重要手段。西方世界对中国人存在种种误解,很大程度上源于本民族优越论及缺乏正确应对文化冲突的心态。因此,文化冲突的合理设置和正确解释是提升民族形象、破除负面刻板印象的有效手段。中美合作编写的《环球汉语》的剧情就鲜明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碰撞和交融。《环球汉语》初级阶段的DVD讲述了一群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追求梦想的故事。美国女孩Lynn来到中国广西的阳朔教英语,她将如何融入这个陌生的环境?《环球汉语》用外国学习者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方式,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随着剧情的发展,学习者会自然而然地理解、接纳中国文化。(韩颖,2015)《环球汉语》的做法值得借鉴,汉语教材中的中国人物形象在课文中是跨文化交际的个体,可以把课文引向中外文化对比,引起学生的关注,如课文中的中国人爱在茶馆聊天的习惯,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饮食习惯,中国人和西方人吃完饭后由谁付账的不同习惯,西方人喜欢把爱表达出来,而中国人则“爱你在心口难开”的不同风情等等,这些现象通过中国人物的耐心解释,以及提出“入乡随俗”等避免文化冲突的理性方案,树立跨文化交际的典范,使汉语学习者不仅了解到文化差异,而且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在塑造人物时需要综合考虑中华文化符号的有机融入。在塑造人物角色的时候,要善用文化载体,以人物推文化。束定芳(1996)提出,教材编写要遵循“文化原则”,即语言材料要尽量选择典型的代表目的语主流文化的各种题材和风格的文章或段落。虽然我们赞同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不应一味寻找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不应一味强调中华文化的独特,不宜把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功能“扩大化、理想化、超负荷化”(李泉,2011)。但我们也认为,教材是语言和文化的复合体,教材对于中国文化的适当关注是必要的。那么如何选取一些中国文化元素跟中国人物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呢?根据调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为“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王一川、董晓萍,2011:第七版)这些传统符号值得我们重视,其他有标志性影响的国家形象符号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比如功夫(太极)、熊猫、茶、中国饮食、京剧、瓷器等符号。这些符号已经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随着中国文化的远销海外,如同可口可乐一般,为全世界所熟悉、所接受,甚至也影响了全世界,为世人所钟爱。(梁晓波,2014)因此,在中国人物设计时,可以考虑将上述文化符号安排在故事背景或情节当中。

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对设计的探讨往往是理论和理想,实践中教材编写受到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教材里的人物形象设计也是如此,例如一些短期汉语教材,受到容量的限制,还有一些初级水平的汉语教材,则受到语言水平的限制。这些限制使人物角色和人物关系不能全面覆盖,人物性格无法充分展现。而且作为纸质教材,有时候人物形象更会受到平面的制约,无法做到立体化呈现,也就难以传神地表现人物外形和神态。

4.结语

教材里的人物形象设计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教材里的中国人物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教材通过中国人物的穿着长相、一言一行来平和、务实、巧妙地传递中国文化。同时,教材中具体的中国人物形象可以使教材的情节和语言更加生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但是目前国际汉语教材关于如何进行人物设计的研究却非常少,从中国人物形象自塑角度来研究的更少。本文提出中国人物的设计要遵循内部系统性和外部有效性两大原则,用不断发展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人物关系来建构内部系统性,用人物的真实性和文化性来推广外部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人物角色设定要力求真实、丰富、多样;人物性格设计应当真实、多侧面地反映中国人的性格,要着力打造个性鲜明的人物;要善于利用文化冲突的情境設置来塑造人物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责任编辑 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