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红楼,孤独的梦

2018-09-10张改丽

大东方 2018年6期
关键词:纠葛情爱马尔克斯

张改丽

《红楼梦》和《百年孤独》是中西方两大经典,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当年第一次读《红楼梦》差点死在里面。莫言说:看了《百年孤独》才发现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二人都说到了这两部经典给人的触电般的阅读体验。非常巧合也是有幸的,我能够在同一时间详尽的读完这两本书,这种触电似的感觉自然更为独特。

《红楼梦》和《百年孤独》,两部罕世佳作,一中一西,都是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根据胡适《红楼梦考证》,《红楼梦》大概成书于乾隆三十年,即1765年,而《百年孤独》则发表于1967年,两部著作的问世相差约两百年,一个在中国,一个在哥伦比亚,这种时间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应该说是极大的,但令我感到震惊的是,二者之间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一、魔幻现实主义: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百年孤独》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即虚实相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阴阳两界、前世今生、因果轮回等观念可谓影响深远。在《红楼梦》中同样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大观园里书中人物生老病死的尘世凡间,一个是飘渺无踪如梦似幻的太虚幻境。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携顽石入世,不知历经几世几轮,当空空道人偶至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上,看到顽石自叙,抄录转述后才有了那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宝玉误入太虚幻境、秦可卿托梦王熙凤、贾瑞命丧风月宝鉴等故事情节以及神瑛侍者、绛珠仙草等人物设定皆有神话传说的影子。因此,《红楼梦》也是既言人事又状鬼神,既在三界中又在五行外。

从《红楼梦》中可以读出马尔克斯笔下的虚实交错,而细读《百年孤独》又何尝不是“满纸荒唐言”呢?虽然时间、地域、文化皆不相同,二者在表现手法上其实同宗同源,都属于魔幻现实主义。亦纪实亦虚幻,既构架于现实生活之上又驰骋于无边想像之中,为后世读者带来了极特殊的阅读体验和极深刻的人生思考。

二、小说主旨:爱与孤独,轮回与宿命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贾宝玉误入太虚幻境,听得暗藏天机的《红楼梦曲》,其引子的第一句即道出整个故事的一个核心——情。纵观《红楼梦》全书,多少可歌可泣、曲折婉转的情爱纠葛令人扼腕,多少敢爱敢恨、为爱痴狂的痴男怨女跃然纸上,多少郎才女貌、仙姝眷侣的金玉良缘遗憾收场。情之一字,到底该做何解?这是曹雪芹留给后世读者的一个谜题。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忠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百年孤独》全书也围绕爱与孤独,展开了一场深入的探寻。

爱情,是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红楼梦》和《百年孤独》缘何能引人沉醉,曲折浩荡的情爱故事是一个重要因素。

人总是恐惧孤独,渴望被爱,付出爱情,却最终收獲孤独。爱与孤独是一对永恒纠缠的主题

《红楼梦》主要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情爱纠葛为主线展开的。贾宝玉作为书中男主,与林薛二人在前世都有着百般牵连,而这些牵连则幻化成了今生的无限纠葛。

得不到和不理解是孤独对爱的诅咒。《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根由大抵皆出于此,而《百年孤独》中众多人物的不幸似乎也与此有关。

生活在马孔多的布恩迪亚一家是一个被诅咒的家族。从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与乌尔苏拉创建马孔多,到经风历雨的家族百年沧桑,直至最后飓风席卷一切,万物归于沉寂,整整七代布恩迪亚人不断试图挣脱,却仍以失败告终。

后世的布恩迪亚家人始终没能挣脱这一爱与孤独的诅咒。无论是第三代阿尔卡迪奥与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的平庸婚姻,还是第四代奥雷里亚诺第二与费尔南达和科特斯的情爱纠葛,还是第五代梅梅与马乌伦肖·巴比伦的悲剧结合,所有人都怀着对爱情的向往,却又无一例外不是陷入各自永恒的孤独——梦境中的孤独、困境中的孤独、面临他人死亡时的孤独、不通人道造成的孤独,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爱与孤独是贯穿两部著作的一个共同的诅咒。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总是无法挣脱。这也是《红楼梦》和《百年孤独》另外一个相同的故事主旨——轮回与宿命。

三、以假示真:故事折射的现世事实情

《红楼梦》在开篇即说到,“朝代年纪、地域邦国,失落无考”,通读完《百年孤独》也很难找到明确的时间和地理信息。但细读其实不难发现,无论是《红楼梦》还是《百年孤独》中都有很多细节足以支撑读者对书中隐喻进行推测和还原。二者故事的背后其实都透露着作者所处年代的现世实情和对当时时局政治的某种批判和思考。

这两部著作都带有很明显的作者自传色彩。从丰衣足食到饥寒交迫,《红楼梦》的创作正是始于此间。曹家真实的盛衰变迁被曹雪芹演化进了小说中,并非常隐晦地折射了当时的时局政治。它传达出的是曹雪芹对家族遭遇敢怒不敢言的冤屈与不忿,对当权者的愤怒,和对封建大家族内部腐朽堕落的批判与反思。

加西亚·马尔克斯通过《百年孤独》以相同的方式也传达了类似的批判与反思。

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于1927年,正值哥伦比亚国内风雨飘摇,连年征战之际,在了解了哥伦比亚近代历史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成长经历之后,不难看出《百年孤独》浸透了作者本人的成长历程和对自身、家庭、民族甚至整个拉丁美洲命运的深刻反思。

因此,在某个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作家的言论环境成了创作的一种束缚,但同时也有可能催生出绝世佳作。《红楼梦》对曹雪芹如是,《百年孤独》之于马尔克斯也同样如此。

马尔克斯在创作《百年孤独》之前就因大胆言论得罪了当局,被迫避难欧洲。于是,在《百年孤独》糅合了虚幻和现实,模糊了时间和地点的荒诞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作者对当局政府及自由党、保守党和外国资本的讽刺和批判。

小说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无论是《红楼梦》还是《百年孤独》,投射出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宝贵和伟大的。《红楼梦》和《百年孤独》都是架构在现实生活之上的虚构故事,通过对故事中人物、家族命运变迁的描写,传达出了许多对人与世界的思考,这些思考对后世读者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历史进程。从这个角度上说,《红楼梦》和《百年孤独》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红楼一梦梦百年,徜徉其中,我们终将不再孤独。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猜你喜欢

纠葛情爱马尔克斯
情爱永恒
人在何时最清醒
马尔克斯与略萨
胶着With PVC
情爱感怀
柳絮
试论舞蹈中道具与情感的“纠葛”
马尔克斯曾阻止《百年孤独》被拍成电影
“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
爱与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