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保障民生 共享发展红利

2018-09-10段桂顺

大东方 2018年5期
关键词:乳山

段桂顺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民生投入不降反增。近年来,乳山民生事业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去年,乳山投资38亿元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200多项实事,历年民生投入列威海市三市最高。今年,乳山规划实施了总投资40多亿元的十大类便民利民实事,涵盖了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社会救助、便民服务等多个方面,投入规模和覆盖范围均创历史新高。

一、推进“五城联创”工作

为让群众分享更多发展成果,乳山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国家智慧城市“五城联创”工作,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总指挥的“五城联创”工作指挥部和4个市级领导牵头的四个专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调动全市所有部门、镇区力量,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聚力完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利民设施。围绕“五城联创”工作,乳山多举措提升城市软硬件条件。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四德工程”、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讲堂等活动,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治理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等卫生死角,引导市民形成健康卫生生活习惯;加强路边停车、烟尘抛洒、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户外广告等专项治理活动,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经营习惯;倡导生态发展理念,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全民行动,引导企业绿色发展,不断增强市民保护环境意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对餐饮行业、农产品投入品的监管。

二、多措并举加强民生工程

第一,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投资5000多万元修缮改陈以“马石山十勇士”为主题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获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继马石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后,我市修缮的又一革命遗址,被誉为全市红色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公交一体化改造基础上又投入1500万元对老年人、残疾人、残疾军人、学生等群体乘坐公交车进行票价补贴;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资2亿多元实施健康乳山建设工程,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慢性病管理等十几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城乡居民医保扩面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家长们“输在起跑线”的忧虑中寻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一体发展,从人人都有学上的初步均衡,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均衡,再到人人都能上好学的优质均衡,在全省率先实现“一镇一校一园”,区域教育高位均衡的“乳山模式”,先后荣获“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树起了新标杆;在满足民生的迫切需求中扎实推进安居工程,投资6亿多元实施供暖、供热计量节能、供气改造等安居工程;社会保障支出超2亿元,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第二,整合资源,提高办事效率。首先,针对政府职能机构分布相对分散、群众办事难、跑腿多的问题,乳山启用斥资2.6亿元新建的市民服务中心,将38个职能部门汇集一处,可办理100多项事务,涵盖政务服务、企业服务、人社服务、社会管理等各种服务,真正做到让群众和企业办事不再“东奔西走”,实现“进一家门、办百件事”。其次,为促进城乡均衡化发展,乳山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破原有行政村空间、组织、地域等界限,以辐射带动1.5公里半径内的三四个村庄、服务人口2000人左右为标准,把全市601个村规划为178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集便民超市、卫生室、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服务中心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另外,结合“乡村文明行动”,乳山以促进村容整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将城市管理模式向乡镇、农村延伸,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等活动,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为15个镇区购置了38辆垃圾压缩运输车,配备了1.7万个垃圾桶,并为离市区较远的10个镇各修建1处垃圾中转站,建立起了“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改变了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日晒”的现象,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第三,以“健康绿色”的发展理念,建设幸福生态乳山。首先,乳山积极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掐住农资进货源头、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推行农资“一卡通”监管,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管理,打造起“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产品无公害、出口无隐患、百姓无担忧”的乳山模式,成为全国、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其次,依托绿色安全农产品,乳山加快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了牡蛎、茶叶、大姜“乳山三宝”品牌,取得了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98个,收获了牡蛎、茶叶、大姜、苹果、蓝莓等9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形成了苹果、茶叶、大姜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农产品由粗加工、低附加值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变,培育涉农企业300余家,带动农民增收。同时,与经济富民并驾齐驱,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深入。乳山将“母爱乳山”城市品牌提升为“仁爱乳山”,开展“政训、厂训、店训、校训、村训、家训”等“六训”建设活动,并创新文化惠民机制,把文化服务的“遥控器”交给群众,开通运行了文化惠民服务平台、建立公共图书总分馆制度、组织开展各类送文艺下乡活动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文化服务。通过实施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乳山顺利通过文化部大考,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第四,众志成城打响脱贫攻坚第一枪。首先,依靠特色农业,开展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有赖于产业驱动、项目拉动,产业项目都本着“因村制宜、瞄准市场、优化供给”的原则,借助村原有的资源、产业、周边企业等基础优势发展起来,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45个村均因地制宜确定了产业项目,有的是产业基地带动型,有的是实体企业领办型,有的是互助合作金融带动型,有的是股份合作共办型,有的是能人大户主导型。其次,强化服务保障,做实行业扶贫。在扶贫资金保障方面,市财政局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除据实结算的普惠性资金以外的其他涉农资金,安排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扶贫脱贫。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人社局将45个扶贫村分配到各个定点培训机构,由各培训机构逐个镇、村进行摸底,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保健按摩、中式面点等培训班。在提供公益用工岗位方面,市林业局对护林防火等公益岗位优先安排农村贫困人口,两年计划拿出31个护林员岗位安排贫困人员就业。另外,出台有力举措,加强党建扶贫。一是从科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三个层面选拔45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每月驻村时间不得少于20天。二是组织实施了“百村攻坚”工程,部署开展了2016年农村后进班子整治工作,将4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治范围,逐个建立台账,实行带头分包、销号管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着眼问题导向,以提升班子合力、提升干部能力、提升黨员素质为主题,扎实抓好农村三类班子整治、干部考察培养、党员学习教育等,全面提升党组织在农村的号召力。三是分两期在市委党校举办了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培训班,着重提升农村党组织书记党性修养和守纪观念。

(作者单位:中共乳山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乳山
文化经济融合视域下乳山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乳山剪纸与旅游发展融合创新模式探究
山东乳山:草莓小镇的“莓”好生活
乳山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抗性基因表达和生存环境的季节差异
长牡蛎配合饲料研发
乳山牡蛎从“论斤卖”实现“论个卖”
乳情助骑行,山海共相生——2018风景中国自行车联赛山东·乳山站震撼开赛
互联网在乳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与思考
乳山市花生酸化土壤改良试验
山东乳山震群的震源参数及发震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