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赛规则的新变化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2018-09-10李胜雷阳

体育风尚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变化乒乓球

李胜 雷阳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乒乓球竞赛规则的新变化进行研究。乒乓球从原来的赛璐珞球38mm到40mm再到“新材质球”40+mm,从小变大使运动员对自身的力量需要加强;赛制由21分制改为11分制,使得运动员对技术更加重要;无遮挡发球,有机胶水改为无机胶水等,这些变化使乒乓球运动更具有观赏性、公平性、公正性、安全性;规则演变正向职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乒乓球;竞赛规则;新变化

乒乓球运动已有一百多年,比赛规则也一直在发生改变。从器材到赛制,每一次的改变都使乒乓球运动发生重大的转折。2000年开始,乒乓球由原来的赛璐珞球38mm改为40mm再到40+mm球。比赛由原来的21分制改为11分制。2002 年,发球方式由遮挡发球改用无遮挡发球。无机胶水替换了有机胶水,使比赛更加绿色健康。2014年新材质球40+mm球正式投入使用。是乒乓球运动进入了绿色、健康、安全的时代。2017年使用由红双喜独创配方的“赛顶”ABS乒乓球。每一次改变都会伴随运动规律的变化、运动技术的改进。本文就是以乒乓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新变化进行分析,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规则新变化

(一)“小球”改用“大球”

乒乓球由原来的“小球”(赛璐珞球)改为“大球”(新材质球)后,体积从38mmm改为40mm再增大至40+mm。体积的增大使得速度和旋转性能均有所下降,对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要求提高。

(二)采用11分制

乒乓球赛制由原来的21分制改成11分制后,分值的减少,每1分都显得关键,比赛更趋激烈,对技术的要求也就更高;一场比赛所需时间的缩短,节奏加快,避免了观众冗长的观看比赛,提高电视转播效率。但是赛制的改变,也使一些慢热型运动员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无遮挡发球

无遮挡发球改变前,发球时都会对发球技术动作进行隐藏,让对手不能准确判断来球的旋转与方向,限制接发球抢攻机率,为发球抢攻创造条件,甚至直接发球得分。从而使得发球技术变得重要,都研究如何让发球动作隐藏的更多和新式发球技术而迷惑对手,这种不开放的行为甚至使得比赛变成发球比赛,影响比赛的观赏性。无遮挡发球实施后,可以准确判断来球的旋转与方向,提高比赛的开放性,提高接球技术的重要性,避免运动员对发球技术的过分依赖;增加击球回合数,避免比赛变成发球比赛;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四)使用无机胶水

从有机和无机胶水的变化来看,有机胶水有毒且弹性比无机胶水强,这个弹性不是指胶水自身的弹性而是指胶水涂抹在球拍上使球拍的弹性加强。这样就使比赛失去了公平性。而无机胶水无毒且不会增加球拍弹性,这就使运动员对乒乓球的力量就要加大了。

(五)新材质球

新材质球在旋转、速度、弹性等性能方面比赛璐珞球减弱,旋转和速度的下降,威胁性随之下降,接球的成功率随之升高,比赛的回合随之增多,比赛的观赏性随之提高,比赛时的跑动距离随之增加,对力量要求也随之增强。新材质球的使用是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重大转折。

二、规则新变化的发展趋势

(一)力量要求加强

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是由旋转、节奏、力量、速度等构成乒乓球由原来的38mm变成了40+mm它不仅仅是球变大了,也使球的旋转、节奏、力量、速度等都产生较大的影响。虽然只有2 毫米的差别,通过计算发现,球的重量增加了9.24%,体积增加了16.60%,表面积增加了10.80%,所以感受明显也是情理之中。另外,球体积增加16.60%已是相当明显,在材质相同的条件下,大球更软,无疑实际击球速度要比理论上更小。球的变化也影响了球的旋转,使球的旋转降低。运动员的爆发力就成为了比赛的关键。

(二)前三板的争抢

乒乓球运动比赛分制的变化使乒乓球运动所用的时间降低,节奏更快。所以对于一些慢热的选手就有一些不利。由于局间隔缩短,就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节奏变快,每一分都关键,前三板的争抢就更明显。规则的改革引领技术的发展,不是抱怨什么,而是尽快适应新的变化,找到合理解决办法。

(三)降低接发球难度、增加相持球

无遮挡发球改革前,接发球无法看清发球员的发球动作,有可能导致无法合理接球,不利于发挥真实水平。无遮挡发球改革后,比赛中发球的动作容易看清,接球的难度降低,相持球增加,对技术要求就变得更高。

(四)绿色、环保、健康、安全

在当今社会倡导的绿色环保主题下,使用无机胶水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普及大众过程中,有利于全民推广。同时,使用有机胶水粘贴球拍会增加球拍对球的弹力,加大击球时球的旋转和速度;而无机胶水则不具备此功能,从而能够间接地增加击球回合数;也降低进攻的威胁性,使得防守更容易控制来球,从而使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

三、结论

乒乓球由原来的“小球”(赛璐珞球)改为“大球”(新材质球)后,体积增大,材质改变,在旋转、速度、弹性等性能方面减弱;无机胶水的实施,降低胶水增加球拍弹性的作用;11分制的实施,比赛的时间缩减,比赛的节奏加快,比赛更为精彩、更具有观赏性。竞赛规则的新变化推动乒乓球运动朝着更加注重力量等身体素质、前三板的爭抢更加激烈、接发球难度降低、相持球能力提高;公平、公正、公开、绿色、环保、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多红,何能举.乒乓球规则变化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6(31):114-116.

[2]尹忠根,黄淑婷.乒乓球器材革新与技术打法演进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9(41):127-129.

[3]汪杰,刘利鸥.乒乓球改大球后技术动作和打法的变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7(39):66-67.

[4]张晓蓬.对中国乒乓球队适应发球新规则训练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396-397.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新变化乒乓球
乒乓球与大铁球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辨析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及新变化
亚投行成立与国际关系局势新变化
迷你乒乓球
石材市场“新变化”
乒乓球快速变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