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模式的选择对大学生校园创业行为的影响

2018-09-10顾晓宇于林利潘琪瑞黄舒佳

中国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

顾晓宇 于林利 潘琪瑞 黄舒佳

摘 要:近年来,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积极鼓励各行各业的创新创造。大学生是其中一支重要的队伍,但是大学生创业往往比率低且成功率也不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原因、优势、劣势、机遇等因素的问卷调查,探究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以及现存创业模式的优劣势,并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创业比率的目的。

关键词:创业模式 校园创业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168-02

1 大学生创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近几年来,不仅政府、企业及学术界越来越强烈地关注创业,一小部分大学生也开始了解创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较高的专业文化素质、特有的创新精神和相对的年龄优势。社会已转变了大学生包分配的观念,接受了大学生多元化的就业方式。

2 主要创业模式

2.1 复制型创业模式

复制型创业是指复制原本就存在的商业模式进行的创业。在这种创业模式中,自主创造的部分比较少,多数是复制其他现有的、成功的商业模式,缺乏创新精神。大学生有繁重的学业负担,复制型创业在时间安排上比较充裕,同时大学生缺乏经验,通过复制前人的经验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2.2 模仿型创业模式

模仿型创业指的是创业者学习和模仿创业成功者的创业活动。这种类型投资少,见效快,能够迅速进入市场。企业创立初期,由于缺乏资源,通过模仿可以快速定位,度过资源匮乏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靠单纯地模仿创业获取成功的难度大,成长为大公司的概率也很小。

2.3 创新型创业模式

创新型创业是指创业者建立新的市场和顾客群,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引导新市场的开发和形成,通过培育市场来营造商机、不断满足顾客的现有需求及开发其潜在需求,逐步建立起了顾客的忠诚度和对企业的依赖,对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巨大的原动力的一类创业模式。

3 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苏省11所211高校中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的对象为大学生创业者,其中包括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大学生以及已毕业的大学生,调研范围包括江苏省11所211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以及其外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本次调研时间是2017年9月到2018年1月,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7份,有效问卷率为73.5%。调查问卷包括创业主体、创业影响因素和创业情况等方面。

3.1 创业主体分析

本次选取的样本中,男女比例为107:40,其中本科102人,硕士43人,博士2人。说明在大学生中,男生选择创业的概率远远高于女生,本科学生选择创业最多。从专业分布的角度来看,经济管理类最多,占到36%;理工类次之,占33%;艺术类、医学类、文科类分别占比13%,15%,3%,其中医学类学生选择创业的人数最少,这说明医学类毕业生往往选择在医院、诊所里工作,寻求稳定安宁的环境。

3.2 创业因素分析

根据图1调查显示,在创业行业类型里的选择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文化、体育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技术行业和教育与社会工作业。其中选择文化、体育业和教育与社会工作业有57人,一共占比38.7%,这是体现了大学生知识和技术的软实力;其中选择信息传输、软件技术有29人,占比19.72%是体现了学生知识和技术的硬实力,同时,软件技术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和科技的进步比较乐观,发展前景好,这表明大学生的选择行业趋向于发展好的行业。选择金融与房地产行业的人数为0,金融与房地產行业风险大,所需的启动资金高,不是在校大学生创业领域的好的选择。

3.3 SWOT分析

从大学生创业的优势来看,占比比较高的是大学生自己的冒险和创新精神、良好的专业知识或技术以及大学形成的良好的人脉。据调查结果,93.1%的大学生认为要创业自己需要冒险精神,68.02%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很重要。大学生在大学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步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使自己拥有与工作相匹配的知识技能和冒险创新精神,为以后自己的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创业也有许多劣势,根据调查结果,占比较高的是社会经验不足、对市场需求了解不深、缺乏管理经验和综合素质不足。89.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经验不足是最大的劣势,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往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一些理论的知识,和社会上其他的已经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创业者相比起来,缺乏相应的一定的社会经验,对各项工作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期,导致影响工作效率和公司经营问题的出现。

当今社会大学生面对的机遇是非常大的。首先,互联网在如今社会迅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基于互联网的创业使大学生的创业更加简便、自由,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其次,近几年来,国家越发重视创业与创新,为创业者提供了许多的便利措施,给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坚实的后盾。最后,团队老师和高校也给大学生创业者一定程度的支持。

当今大学生在创业时也面临了相当大的挑战,资金问题、竞争压力、不完善的服务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大的挑战。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资金不足,大学生创业者获取资金的渠道比较单一。行业之间强大的竞争压力和面对大学生的各项关于创业服务设施的不完善,也是让大学生创业者比较烦恼的问题。

3.4 创业结果分析

本研究将大学生的创业模式分为园区孵化型、复制型、模仿型、概念创业型四类。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概念型、园区孵化型、复制型、模仿型创业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46%、35%、12%、7%。可见,当前大学生创业者普遍采取的是概念型创业模式,其次是园区孵化型创业模式。而选择复制型和模仿型创业模式的大学生创业者相对前两种创业模式来说很少。

本研究将大学生的创业结果分为非常成功、一般成功、失败和在创业过程中四类。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非常成功、一般成功、失败、在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者占总调查人数的9%、56%、1%、34%。可见,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大部分处于一般成功和在创业过程中的状态,非常成功和失败的占极少数。

4 对策建议

4.1 政府方面

制定和完善有关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服务和保障机制。由调查可得我国对于创业大学生服务不完善的,这主要成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制度障碍,政府可以完善大学生创业平台,规范大学生创业的市场规则,提供给大学生良好的服務。

优化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融资体系。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加强社会关注度,鼓励和完善天使投资等风险投资的参与,提高外源性融资的来源比例,优化创业投资结构。同时通过政府的引导,使社会资本参与到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中。

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加强大学创业园等创业集群的建设,促进大学生创业产品与产业、市场的融合;同时还应该使创业园区的孵化更加有效,针对性的政策可以切实落地,充分发挥创业园的创业集群优势。

4.2 大学生方面

学习行业的新兴理念。创业者需要在确定创业领域的基础上,学习吸收行业内的新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融入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中。并且大学生创业者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持续利用新理念新技术研发新的产品或服务,使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逐渐扩大并占领市场。

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特质。积极健康的心理特质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必备要素。经研究发现,创业者外向、理性、开放、稳定、尽责的心理特质有利于创业成功。大学生可以通过大赛锻炼自我、对外交流,接触更多人群,培养自身的表达能力、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加强创业团队的内部管理。大学生应培养自身作为企业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学会制定计划、组织人员执行计划、激励团队成员、发挥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控制计划的进行过程。

4.3 高校方面

完善教育体系。学校应该在学生低年级的时候引入商业方面的有关课程,一方面给学生培养创业意识,顺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潮流;另一方面给学生灌输创业知识,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可以聘用企业家、技术创新者做兼职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拥有很多的创业经验,定期让他们给学生做创业的系列讲座,分享创业经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减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盲目性。

增加创业培训。利用“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和寒暑假社会实践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创新的力量。将知识融入实际生活,通过小型比赛增加学生的创业创新思想,为以后的创业奠定基础,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卜松,高毅蓉.大学生创业行为和创业模式研究——基于烟台高校的调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

[2] 姚毓春,赵闯,张舒婷.大学生创业模式: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吉林省大学生科技园创业企业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2014(4).

猜你喜欢

大学生
杨毅帆:返乡大学生的创业足迹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