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文化产业链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式研究①

2018-09-10张忍

中国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全产业链区域经济发展敦煌

摘 要: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宣扬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打造文化资源全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位于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大力进行文化资源开发,对敦煌市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有效的牵引作用。本文以敦煌为例分析其文化产业链开发过程,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剖析,能为具有类似背景的地区进行文化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敦煌 全产业链 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129-02

1 敦煌文化产业链

1.1 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1.1.1 基于文化产业链机理的自主发展模式

自主发展模式是依赖于文化产业链治理的社会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使文化产业链集群内的成员按照相互默认的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的自动形成具有协同性、自适应性和自调节性的有序结构。在文化产业链中,首先,默认产业的性质为文化产业,其次,某一区域其文化的自身特点,又决定了文化企业输出产品的类型。上海张江文化产业园区依托当代科技文化,培育了众多科技文化企业,进行现代科技文化题材产品的输出;敦煌文化产业园区依托于文化产业链上游的传统文化资源,衍生出的则是传统文化产品。

1.1.2 基于政策的外部引导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已由对经济主体活动的直接干预转向间接引导。“自下而上”的产业集群政策设计原则也说明,依赖于集群政策的集群发展模式是一种外部引导模式。政策优惠常在文化产业链形成的初级阶段起到向导作用和聚集作用。近几年政府对中小文化产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营业税改增值税使文化企业利润的提升,对中小文化产业的扶持作用效果明显。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经济带”等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依靠文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大力发展当地经济。

1.2 文化产业链内部产业的互动机理

1.2.1 水平互动

水平互动是指发生在具有互补关系的企业之间和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在文化产业链中,水平互动较为常见,一般中小文化產业的产品比较单一,因此竞争过程中通过相借鉴各自的产品来提升各自的行业竞争力。

1.2.2 垂直互动

垂直互动是指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生产商与客户之间的生产关系。在文化产业链的机制中,垂直互动可理解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开发商之间的互动。较其他产业而言,传统文化产业的上游是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不再需要人为供应,这为拥有传统文化资源的地区提供了先天的发展优势。生产商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则可以通过文化产品市场以及O2O等多种渠道来实现。

1.3 敦煌文化产业链的结构分布

1.3.1 产业链上游

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历史遗迹中存在的文化资源,主要提供大批文化资源与产业素材,为文化资源的二次开发与进行文化创意创造先决条件。

1.3.2 产业链中游

相关科研机构、文化产业开发创意公司、文艺演出公司及敦煌本土的手工艺人,将所有经过甄选的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制作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1.3.3 产业链下游

沙洲夜市、敦煌风情城等由政府集资修建的旅游市场;利用全息投影技术供放映敦煌文化影片的球幕影院;提供文艺汇演场地的敦煌会展中心;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历史遗迹中供游人观赏的景区。

2 敦煌区域高速经济发展分析

2.1 敦煌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增势

敦煌市的第三产业非常发达,在GDP总量中比重超过60%。据《敦煌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敦煌市经济增速达7.00%,其中第三产业拉动了GDP总额增长4.33%。第三产业中又以文化旅游业为支柱,2016年敦煌市旅游总收入达78.36亿元,增长22.89%,连续6年旅游总收入增速超过20%,在2012年增速甚至高达52.94%。对于近年来敦煌市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文化产业起到了极强的推动作用。

2.2 其他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所在地区发展情况

相比较其他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所在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敦煌市的增速更快且更稳定。除成都青羊绿洲文化产业园区所在成都市能保持20%左右的旅游营收增长,其余城市均呈中低增长,甚至曲阜、开封两市的文化旅游业营收呈负增长态势。敦煌地区的飞速增长,与其文化产业链开发举措有密切的联系。

2.3 文化产业链开发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推动效应

除文化旅游以外,文化产业链开发也对敦煌市科技产业、文化体育产业、零售贸易业等行业有一定的牵引作用 。以其中文化体育产业为例,2016年末全市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405家,增长6.58%,资产总计30.59亿元,增长47.92%,增加值10.95 亿元,增长16.12%,GDP比重达到10.3%。相继举办第六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等10项重大品牌文体赛事活动。此类以敦煌文化为媒介的文体活动均对敦煌的经济发展及国际声誉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敦煌文化产业链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

3.1 设立相关机构管理文化产业融资及其发展

敦煌市政府成立“敦煌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来负责敦煌整个园区的招商引资以及商业管理。敦煌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设立敦煌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一方面作为担保资金来发挥作为小微企业和其他项目融资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采取贴息、奖励、资助等形式,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扶持重点项目、奖励优秀企业。

3.2 地方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动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中。一方面是表现在税收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你赚钱,我发展,先让利,后得利”,在这方面,政府同企业实现了良好互动。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设立,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孵化出众多衍生产业。

3.3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互动模式

高校、科研院所作为辅助文化产业链发展的成员,主要为文化产业链中的各类企业提供知识、技术支持和保障,从而提高该地区的竞争力并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如敦煌研究院对敦煌莫高窟等遗迹提供技术保护支持,并利用高新技术打造数字敦煌资料库。

4 敦煌文化产业成功开发的启示

4.1 敦煌文化产业链成功因素分析

4.1.1 生产要素

敦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极为厚重的文化资源。

4.1.2 需求状况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旅游成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顺应潮流,敦煌整合旅游资源,提升区域旅游整体效应,与丝路沿线城市及周边县市联合推出多种精品旅游线路,例如丝路文化游、民族风情游、大漠探险游等新的旅游形式,同时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具有足够的市场吸引力。

4.1.3 相关支撑产业、机构

敦煌当地具有丰富多样的产业类型,同时还有促进敦煌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机构敦煌研究院,以及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4.1.4 地方政策

敦煌政府重视敦煌文化产业的发展,调整人才引进战略,使敦煌文化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利用。同时政府融资整合资源,并出台优惠、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当地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敦煌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则促进了敦煌发展的规范化。

4.1.5 国家战略

由于处于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对敦煌地区经济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4.2 打造文化产业链的必备条件

4.2.1 人才引进政策使文化产业链初成规模。

敦煌除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战略,还组织演出活动进行对外宣传,吸引大量游客和文艺工作者。

4.2.2 文化企业的创立引进为文化创意提供保障

“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设立,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各项硬件设施的保障及良好的发展氛围;政府每年组织敦煌文化企业到国内外举行商业洽谈会,吸引大型文化企业的资金投入。

4.2.3 科研机 构的先进技术使传统文化资源焕发生机

文化资源的二次开发很大程度取决于文化创意产业,其中科研机构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敦煌研究院利用现代3D技术,将莫高窟洞窟原景以球幕影院的形式还原。

4.3 文化产业链的构建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

4.3.1 加强文化国际贸易

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搭建文化贸易的复兴和出口平台;在丝绸之路沿线节点城市设点办厂,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培养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向型文化企业;以敦煌为原点,通过与内地—中亚—欧美等国际机构或跨国公司合作,实现本土文化资源与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逐步拓国内西部联盟和丝绸之路国家联盟国内外市场,实现敦煌文化产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

4.3.2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营造投融资环境,用制度建设来保障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合法合理,为企业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确保投资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由政府引导、企业推动,构建敦煌文化企业战略协作联盟,形成市场主体间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互补互利、协调发展的格局。

4.3.3 坚持保护第一 ,协调发展

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中,充分保障地区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充分遵守自然发展规律,尽可能降低外在因素对于文化产业的影响、破坏。重点保护与传承以莫高窟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及敦煌曲子戏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化对文化遗址及文物的保护,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致,一方面促进文化相关商业产品的快速发展,进而有效促进地区特色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扩展,提升地区的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另一方面最大化推动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快完善公共文化公益服务机制,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 蒲利利.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2] 董珍惠.敦煌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7.

[3] 姜申,鲁晓波.展示传播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中的交互性及其应用——以敦煌文化的当代传播为例[D].中国传媒大学,2013.

[4] 巨虹.浅析敦煌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D].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2012.

[5] 张立波,陈少峰.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何以可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1.

[6] 高宇.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3.

[7] 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8] 赵元亮.敦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燕山大学,2016.

①基金项目:本文属第十五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项目《敦煌文化产业链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忍(1997-),男,汉族,四川德阳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2015级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全产业链区域经济发展敦煌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千年邮驿敦煌悬泉置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创新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基于全产业链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思考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如何服务于汽车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
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