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2018-09-10李小文

中国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利率

李小文

摘 要: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其中泰勒规则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泰勒根据美国的实际经济数据提出的针对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泰勒规则为各国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依据,因此泰勒规则的适应性分析已成为了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制定货币政策时是否可以以泰勒规则为依据进行了分析,通过Eviews软件进行了模型的建立、估计和检验,发现目前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宜以泰勒规则作为依据,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介目标 货币当局 利率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053-03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等银行体系调整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并间接地影响收入、就业、物价等最终目标变量,利率、货币供给量等这些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初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兴起后,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作为依据,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政策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如果继续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那么政策就会出现重大失误。因此,90年代起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泰勒规则”作为依据,确立了以实际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美国运用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依据,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泰勒规则及其政策含义

1.1 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John Taylor于1993年提出的,泰勒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几个主要工业化国家在1985年~1992年的实际经济数据研究,发现真实利率是唯一能与物价和经济增长率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从而提出了针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泰勒认为要使货币政策能真正调节物价和经济增长,货币当局就应把调节真实利率作为主要的操作方式。

泰勒规则的表达式:

其中,是短期名义利率,是通货膨胀率,是长期均衡真实利率,是央行的目标通货膨胀率,是产出缺口,,>0,表示央行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失业)的关心程度。

1.2 泰勒规则的政策含义

泰勒规则是一个简单的利率制定规则,为一国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依据,货币当局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变化来调整名义利率的走势,以保持实际均衡利率的稳定性。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提高,超过目标通货膨胀率,或者实际产出增加,超过潜在产出水平,会促使实际利率高于均衡真实利率,中央银行就应该调整货币政策,使实际利率恢复到均衡真实利率水平。

1.3 泰勒规则在美国的检验

从1993年开始,美国政府宣布采用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即泰勒规则。自从实施泰勒规则以来,美联储通过调节名义利率使经济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实现了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的经济发展状况。

泰勒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通过研究将,均设为0.5,即美联储对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关心程度是一样的,均为0.5;同时认为美国均衡真实利率和目标通货膨胀率均为2%,则泰勒規则的具体形式为:

其中,表示从t期到t+k期的预期通货膨胀水平,表示从t期到t+q期的预期产出缺口。

前瞻性泰勒规则主要在泰勒规则中引入了预期值的概念,使利率成为了预期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函数,说明了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公众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预期。

2.2 引入利率平滑因素的泰勒规则

许多学者注意到央行有平滑利率走势的偏好,因此在前瞻性泰勒规则中引入了利率平滑因素,具体形势为:

其中,为常数,。

通过引入利率平滑因素,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还必须考虑上期利率水平,通过这种泰勒规则制定的货币政策更符合实际情况。

3 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3.1 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了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样本区间为2010年第1季度~2017年第4季度,共32个样本,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官网。

第一,利率。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故选择了相对有代表性的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根据每个季度3个月的交易量和7天同业拆借利率算出3个月的加权平均利率作为季度利率。

第二,目标通货膨胀率。本文把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CPI的控制目标作为目标通货膨胀率。

第三,产出缺口。即GDP缺口,该数据的选取是至今最有争议的,到目前为止,潜在产出的计算还没有一个精确一致的定义。本文采用Orphanides提出的盯住自然率规则,用GDP增长率代替GDP缺口。

第四,通货膨胀率。本文用(季度CPI-1)×100%作为通货膨胀率,每个季度的CPI是每个季度3个月CPI的简单算术平均数。

第五,均衡真实利率。由于泰勒规则目的就是要保证均衡真实利率的稳定性,所以本文把均衡真实利率看成是一个常数。

3.2 模型的构建和估计

3.2.1 模型的构建

根据泰勒规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本文选取的数据,本文的模型采用的是泰勒规则原式:

3.2.2 模型的估计及结果

根据2010年第1季度~2017年第4季度利率、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增长率(本文在分析时在Eviews软件上用pt代表通货膨胀率、p代表通货膨胀缺口、y代表产出缺口即GDP增长率)并结合计量经济学相关分析,可以得出表1所示的估计结果。

根据表1可以得出相应的回归模型:

根据我国与货币政策相关的数据所估计出来的模型可决系数=0.512,证明所建模型整体对样本数据拟合相对较差,即解释变量“通貨膨胀率”“通货膨胀缺口”和“GDP增长率”对被解释变量“短期名义利率”的变化无法作出较好的解释。

通过分析和检验,所建的模型存在自相关,同时随机扰动项不服从正太分布,证明该模型不符合经典模型的要求。通过模型可以看出来长期均衡真实利率为1.9%与泰勒根据美国实际估计出来的结果2%相差不大,证明长期均衡真实利率为常数假定是合理的;但该模型估计出来的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关心程度分别为-0.94和-0.29,与泰勒所估计出来的0.5差别较大,证明由于我国自身的原因,例如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汇率制度并不是完全的浮动汇率制等原因,泰勒规则目前不能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无法用我国相关货币政策数据解释泰勒规则的适用性。

4 结论与建议

泰勒规则从理论上讲,能够为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依据,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提高,或者实际产出增加,中央银行应该通过提高短期名义利率以维持长期均衡真实利率的稳定性,反之中央银行通过降低短期名义利率来维持长期均衡真实利率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而利率市场化是实施泰勒规则的必要条件,同时我国目前汇率制定采用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经常项目可以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这些因素导致了目前我国无法采用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规则。要用泰勒规则作为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建议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改善宏观金融环境,不断完善Shibor报价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实施泰勒规则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的利率体系中,只有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简称Shibor)具有市场化的特点,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只有不断完善Shibor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才能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才能为实施泰勒规则奠定基础。

第二,进一步发展外汇交易市场,加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从而推进资本账户实现自由兑换。目前我国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没有实现完全的浮动汇率,在这样的汇率制度下,经常账户可以自由兑换,但是资本账户并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要想把泰勒规则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就必须加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第三,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增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政府必须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赋予中央银行一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能;同时要加大力度发展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联系度,增加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利率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参考文献

[1] 黄雯.开放条件下泰勒规则在我国的扩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6(15).

[2] 王国松.对股市波动作出反应的泰勒规则在中国适应性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2).

猜你喜欢

利率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