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叫板“舒适区”

2018-09-06张丽钧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敬一丹刘轩刘墉

■ 张丽钧

在敬一丹主持的《谢谢了,我的家》的一期节目中,我见到了台湾作家刘墉的儿子刘轩。多年前,我就在刘墉的系列文章中认识了他;而当一个蓄了短须的高大男子蓦然出现在屏幕上时,我还是多少有些惊惶——当初那个被父亲殷殷叮咛的小男孩,如今已然被岁月带得这么大了!

刘轩提到了父子二人的29岁——

父亲29岁那年,他们举家迁往美国。刘轩因为语言障碍,一次次被戴着手表的父亲驱赶着用英语去向陌生人询问:“现在几点了?”刘轩的“励志课”是在屋檐下上的,父母为了他,毅然离开台湾的“舒适区”,来到美国艰辛打拼。刘轩说,父母在灯光下刷浆糊裱画的情景,让他没齿难忘。

而刘轩29岁那年,为了超越自己,毅然离开美国,回到台湾打拼。他讲到只身初到台湾时的一个细节——饥肠辘辘的他,买了一碗方便面,却在简陋的出租房里寻不到泡面的开水,于是,他将淋浴器开到最热档,一遍遍狂冲面块。谈到当时的感受时,他用了一个逗笑了敬一丹的字——“酷”!他说他告诫自己一定要牢牢记住这难忘的一幕,因为这一幕实在太酷!

父亲为了儿子走出了“舒适区”,儿子为了更好地发展走出了“舒适区”。

你能不能意识到——恰恰是因为当年父亲走出“舒适区”的果敢行动,赋予了儿子走出“舒适区”的强大基因。在我看来,刘轩29岁时对父亲29岁时所做出的选择的背叛,恰是刘墉最想要的结局。

对“舒适区”的迷恋,差不多是人的本能。舒适,最能挽留怠惰的灵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国王有,乞丐也有。越是平庸的人,“舒适区”就越小。他自得其乐地活在一个没有挑战和痛感的小圈子里,啜饮着不凉不热的岁月,逗弄着不浓不淡的光阴。他不愿向圈外跨出半步。跨出“舒适区”,意味着不舒服的来临。他害怕伴随着新风景的出现,危机与挑战会轮番来袭扰他脆弱的生命。而勇者则恰恰相反,他会不断地接起那些恼人的臭球,竭力将非舒适区变为舒适区,让自己的“舒适地盘”渐次扩大,让自己的“舒适区”能够圈进更加丰饶的内容。

所以,刘墉既是作家,又是画家,还是记者和主持人。刘轩,既是心理学家,又是作家,还是音乐、时尚、娱乐达人。父子俩都堪称是跨界奇才。跨界,是一次次悲壮地走出“舒适区”的必然结果。冲出既有的“舒适区”,将“学习区”变成“舒适区”,再将“恐慌区”变成“学习区”,这样,人生的“意义面积”就会越来越大,一条命,就能活出了几辈子的况味。

我总是忍不住高看“舒适区”的叛徒。当我早年的一个学生悄悄跟我说,她想炒掉眼下这份收入颇高但一直不被她喜欢的工作时,我立刻就欣然与她站到了一起。我几乎每天都要发微信问她一次:“宝贝,辞了吗?”须知,当一个生命开始热切向往一个为人生意义加分的机缘时,这个生命就与千万凡庸的生命有了判然的分野。

贪图安逸的心,无异于殷勤地为自己的大脑催蠢;而背弃了舒适的人,从背弃的那一刻起,生命,就放射出了照亮自我与他人的光华。

走出舒适区的十大标志:

01.你开始飞速成长。

02.你变得喜欢挑战自己。

03.你发现你害怕的事不会发生。

04.你感到兴奋而非沮丧。

05.你觉得以前的自己很可笑。

06.你更了解你自己。

07.你变得更加自信。

08.你获得超前的满足感。

09.你发现经历不适与成功有关联。

10.你开始激励身边的人。

猜你喜欢

敬一丹刘轩刘墉
考个零分有多难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通信装备维修任务量建模方法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攀登心灵的高山
刘墉测字劝降
美人鱼
刘墉《平凡》中的不平凡
敬一丹 宣布退休
敬一丹的坚持
The Application of Af fective Factors in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Secondary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