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药的给药方法与技术(8)

2018-09-05孟思妤孟长明陈昌福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6期
关键词:粉状颗粒饲料水溶性

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1.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453700;2.华中农业大学,430070)

(3)药物散剂

在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乳糖、酵母粉等作成的制剂,成为药物散剂。在养殖鱼类的药饵中,当饲料的比例过大时,就会妨碍消化管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制作养殖鱼类的药饵时,应该注意尽量提高药物在药饵中所占的比例。

磺胺类药物添加在不同饲料中的效果如表5所示。

3)药物与饲料的混合方法

为了提高药物对养殖鱼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将药物均匀地拌和在饲料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养殖鱼类均匀摄食药物饲料的前提。

(1)用颗粒饲料制作药饵

当采用颗粒饲料做药饵时,以水溶性药物最好,其次是脂溶性药物,而药物散剂最差。

在制作药饵时,可以将水溶性药物用相当于饲料重量3.0%左右的水溶解后,将颗粒饲料加入其中,让水分被吸入饲料中即可。如果水分过多不仅不能短时间为饲料所吸收,而且还可能导致颗粒饲料的外层散落,结果是固形部分中不含有药物,药物只是吸附在散落的粉末中,投喂养殖鱼类后就不能获得期待中的治疗效果。微粒饲料由于其粒子较小,表面比较粗糙,很容易吸入水分而散开,因此不宜作为水溶性药物的吸附物。可以用相当饲料重量5.0%~10.0%的油与药物充分混合,然后与微粒饲料混合,使其吸附在微粒饲料的表面。这种方法当然也适用于颗粒饲料。在颗粒饲料中添加药物的方法与药饵入水后的溶出量的关系见表6。

表5 饲料的种类与磺胺类药物的添加方法(依原,1972)

表6 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甲基嘧啶的方法与入水后的溶出量

将颗粒饲料与药物混合时也可以用搅拌机械进行,以减轻劳动强度。

(2)用粉状饲料做药饵

粉状饲料做成药饵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的,无论是对于水溶性药物还是脂溶性药物均是适宜的。将水溶性药物用水溶解后与粉状饲料充分混合,作成块状后即可投喂。而对于脂溶性药物,可以首先将粉状饲料分成3等份,将药物添加在1份饲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加入第2份饲料继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第3份饲料混合,这样分成3个阶段混合,就可能使药物在饲料中分布的更为均匀。如果只是制作少量的药饵,还可以将饲料和药物放在塑料袋中,充入少量气体后,通过上下左右翻动塑料袋而使饲料和药物混合均匀后投喂养殖鱼类。

(3)用鲜鱼和鱼糜做药饵

由于鲜鱼和鱼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药液与其混合后容易流失,一旦投入水中后其中的药物可能很快地散失到水体中,被鱼体所摄入的药物量是非常少的。现在,对于翘嘴鳜等养殖鱼类的人工配合饵料尚未开发成功,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投喂药物是比较困难的,有人曾尝试将药物首先混合在粘合剂中再粘附在鲜鱼和鱼糜中投喂,据报道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用湿颗粒饲料做药饵

为了防治鲑科鱼类的疾病,养殖业者通常是利用鲜鱼的鱼糜或者鱼粉与药物混合后制作成湿颗粒药饵喂鱼。用鱼肉和鱼粉制作的湿颗粒药饵投喂五条鰤的试验结果表明,分别对体重为22~106g的五条鰤投喂沙丁鱼肉(A组)、在沙丁鱼鱼糜中加入10.0 %的粉状饲料(B组)和在沙丁鱼鱼糜中加入50.0%的粉状饲料(C组)等3种药饵,在这3种药饵中均按每公斤鱼体重100.0 mg的剂量添加了土霉素。投喂五条鰤后,定时取样测定鱼体肝脏内土霉素的量,结果发现,C组试验鱼肝脏中药物含量最高,B组试验鱼肝脏内药物含量稍高于A组。这种结果说明药饵中的粉状饲料添加量越大,对药物的粘附性能越好,投入水中后能有效地防止药物散失,从而有利于试验鱼摄入更多的药物。

猜你喜欢

粉状颗粒饲料水溶性
粉状复合肥防结剂研究进展及应用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不同粒径颗粒饲料对生长猪采食行为的影响
一种水溶性腐植酸有机肥的制备及产物性质研究
化肥减量条件下水溶性追肥比例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聚乙烯醇对粉状脲醛树脂复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影响粉状乳化炸药质量的关键因素探讨
颗粒料和粉状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重庆市四季PM2.5化学组分分析
调质温度及模孔长径比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