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疆穴盘移栽棉花蕾铃脱落规律研究

2018-09-05杨桂臻曹新川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6期
关键词:蕾铃现蕾棉株

杨桂臻 曹新川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种植方式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1]。以地膜直播为主的栽培方式存在密度大、用种多、成本高且难以达到高产等问题。穴盘育苗移栽方式不仅能有效降低棉花打钵育苗的劳动强度,还能达到节约劳动、提高产量的目的[2]。近年来,有关棉花穴盘育苗报道很多,在穴盘育苗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试验示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棉花栽培生产过程中,种植密度是关键性技术指标之一,它是研究棉花优质增产的重要因素[3]。前人研究表明,棉花的种植密度对棉田的群体结构影响很大,在适宜的群体结构棉田中,棉花品质和产量都较好[4],种植密度太大或太小均不利于棉花高产,并且对棉花的品质有影响[5-7]。单位面积蕾铃数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其数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与种植密度有密切关系;但是棉花单株铃数和单铃重与种植密度呈反比关系,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铃数越少,单铃重越轻[8]。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穴盘移栽的方法,设置不同移栽密度,研究棉花落蕾落铃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表现,从而确定棉花移栽的适宜密度,为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于2011年,在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研究所农业试验站内4号温室大棚进行。试验品种为新疆自交杂交棉天杂1号。

1.2 穴盘育苗与移栽 育苗的方法是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供的棉花育种专用基质和蛭石(体积比为3∶1)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将搅拌好的基质放到每个穴盘中,穴孔上下对齐,摆成一摞,稍用力压已装好的基质,用平直木板刮去穴盘表面多余的基质,保证每个穴孔的深度为3cm左右。将已选好的均匀一致的种子提前浸种,消毒处理后放置于每个穴孔的中央,每穴1~2粒,播种后摆盘前应先在地上铺1层稍厚的塑料膜,把播好种的穴盘放到塑料薄膜上,再在上面撒上1层基质后用塑膜覆盖。

移栽方法:在移栽当天,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供的根剂稀释100倍,幼苗在根剂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喷涂保叶剂移入田间。

1.3 试验设计 3月5日进行育苗;在4月15日进行移栽,分别设置16.5万株/hm2、13.5万株/hm2、10.5万株/hm2、7.5万株/hm2和4.5万株/hm25个移栽密度水平处理,小区面积为22.6m2,每个处理4次重复。

1.4 观察内容 在每个小区苗长势均匀的地段,选取10株,从5月15日至7月21日(打顶后8d)期间,采取每6d 1次定株的跟踪观测蕾数、铃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蕾数动态变化规律 由表1可得,密度4.5万株/hm2的处理下平均单株现蕾数最多,平均落蕾数最少。在不同移栽密度处理下,棉花现蕾个数差异性表现为:在16.5万株/hm2与13.5万株/hm2和4.5万株/hm2移栽密度处理下的单株现蕾数呈极显著性差异;在4.5万株/hm2与7.5万株/hm2、10.5万株/hm2移栽密度处理下的单株现蕾数间有显著差异;不同移栽密度间的落蕾比重差异不显著,但在4.5万株/hm2与16.5万株/hm2密度处理下的落蕾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详见表1)。

不同移栽密度棉花的平均落蕾率表现为:在16.5万株/hm2与13.5万株/hm2、10.5万株/hm2移栽密度处理间的落蕾率具有差异,且达显著水平;而在16.5万株/hm2与4.5万株/hm2、7.5万株/hm2的移栽密度理下的落蕾率间差异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详见表1)。

表1 不同移栽密度下棉花蕾数变化规律

密度(万株/hm2)现蕾(个/株) (个/株) 落蕾率 5%显著水平落蕾1%极显著水平10.5 13.5 16.5 51.92b 49.46b 43.08c 17.5ab 18.75ab 19.17a 0.59 0.639 0.66 c b a BC AB A

2.2 铃数的动态变化规律 不同密度穴盘移栽棉铃数的动态变化规律表现:开花后铃数逐渐增多,在现蕾后60d左右铃数最多,之后铃数增加随时间推移则减少,主要原因是铃的脱落导致单株总铃数减少。试验结果表明,5个不同移栽密度的单株平均铃数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密度在4.5万株/hm2与10.5万株/hm2、13.5万株/hm2处理下的单株铃数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见表2)。落铃比重在移栽密度16.5万株/hm2与7.5万株/hm2、16.5万株/hm2处理间的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在不同移栽密度处理下棉花落铃率变化不同,其中在13.5万株/hm2与7.5万株/hm2、4.5万株/hm2栽植密度处理间的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栽植密度在13.5万株/hm2、密度16.5万株/hm2与密度10.5万株/hm2处理下差异不显著(见表2)。

表2 不同移栽密度棉花的铃数比较

2.3 蕾铃脱落数的累积变化规律 不同移栽密度下棉花蕾铃脱落总数比较见图1,密度13.5万株/hm2的单株蕾铃脱落总数最多,密度7.5万株/hm2的单株蕾铃脱落总数最少。不同移栽密度的蕾铃脱落数积累变化规律为:移栽密度增大蕾铃脱落总数增加,蕾铃脱落率越高。

图1 不同移栽密度棉花的蕾铃脱落总数比较

2.4 不同密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5个不同移栽密度下单株棉株的平均株高比较为:在4.5万株/hm2的处理下单株棉株平均株高最高,16.5万株/hm2的处理下单株棉株平均株高最矮,且具有随着密度增大单株棉株的平均株高变矮的趋势。

果节数、果枝铃数、叶枝铃数和铃重均有随移栽密度增大而变小的趋势,果枝始节数、总果枝台数、有效果枝台数、铃重、衣分随密度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见表3)。

表3 不同移栽密度下棉花产量性状关系

3 结论

在不同移栽密度处理下,穴盘移栽密度与棉花单株现蕾数和棉铃数呈负相关关系,随着穴盘移栽棉花的密度增大,其单株现蕾数和棉铃数呈减少的趋势;落蕾数随穴盘移栽密度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穴盘移栽密度与单株的落铃数呈正相关关系,单株的落铃数随着穴盘移栽密度增大其数量呈减少的趋势。根据5个移栽密度处理下的单株棉花蕾铃变化规律来看,移栽密度为4.5万株/hm2时棉花生长最为适宜。

猜你喜欢

蕾铃现蕾棉株
低温春化与光周期调控对普通白菜抽薹性状的影响
主要气象因子对火龙果开花结果物候期的影响
芒种时节抓好棉田管理
低温春化对乌塌菜抽薹开花的影响
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止措施
不同光源对青梗菜现蕾和开花的影响
棉花的蕾铃脱落与保蕾保铃的途径
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对棉花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
几种常见棉花叶面肥保蕾铃效用试验
棉花烂铃的综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