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对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血浆hs-CRP、Hcy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8-09-0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丹红微血管内皮

, ,,,, ,,,

微血管性心绞痛又称为心脏X综合征,是指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冠状动脉储备功能降低的一组症候群。该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多见于女性病人。目前尚缺乏对该病的针对性治疗手段,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易反复发作。丹红注射液是提取并浓缩中药材丹参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而制成,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扩张血管、抗凝血等作用[1]。本研究旨在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丹红注射液的药理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92例, 男44例,女48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力衰竭、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叶酸、维生素B12及丹红注射液过敏病人。将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35岁~63岁(43.1岁±12.5岁)。治疗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34岁~66岁(44.2岁±12.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吸烟、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功能、药物治疗及基础hs-CRP、Hcy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根据病人的病情应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药物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5011020,针剂)4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2周。治疗期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1.3 血浆hs-CRP及Hcy测定 hs-CRP由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通过特种蛋白分析仪(BN-II)全自动分析获取,运用免疫比浊法,监测能力在0.15 mg/L以上。血清Hcy水平采用酶法检测,所有检测符合临床检验中心质控标准。

1.4 临床疗效判定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既往出现心绞痛症状时的类似活动量而无心绞痛发作,平时工作生活不受影响,或者运动试验中心电图ST段下移幅度较治前减少0.1 mV以上;有效:与既往出现心绞痛症状时的类似活动量有心绞痛发作,但明显减轻,或者心电图ST段下移幅度较治疗前减少0.05 mV;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心绞痛分级无提高或者心电图ST段下移幅度较治疗前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配对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浆hs-CRP及Hcy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血浆hs-CRP、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s-CRP、Hcy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hs-CRP、Hcy水平比较(±s)

2.2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组症状缓解更明显(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微血管性心绞痛指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有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的证据,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大血管正常且无自发或诱发(麦角新碱或乙酰胆碱激发试验)的冠状动脉痉挛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1967由Likoff首先报道,1973年Kemp称其为X综合征,最近Cannon等建议将其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CT管造影(CTA)技术的日益普及,临床发现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日趋增多。研究表明,其核心机制主要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雌激素缺乏及精神神经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3]。

与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心绞痛病人相比,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预后相对较好,但病人因胸痛而关心个人健康可出现长期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继而反复行冠脉造影、CTA检查及住院治疗,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浪费了医疗资源。对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的治疗无特效药物,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尼可地尔等,但效果不稳定部分病人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中断治疗,总体疗效欠佳。

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和红花,丹参中含丹参酮及丹参素等[4],其中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1];红花的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中医认为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既往有研究发现,红花黄色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生成,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等功能[5]。还有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治疗可增加血浆NO水平[6]。本研究发现,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更明显,进一步支持丹红注射液上述药理作用。

hs-CRP是炎症反应的最强标志物,研究表明,微循环功能障碍时血浆hs-CRP浓度明显升高[7]。高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可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血管内皮功能[8]。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hs-CRP及Hcy水平下降更明显,说明炎症反应得到控制,进一步支持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功效,从而使血浆hs-CRP及Hcy水平下降。

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存在内皮功能损伤,丹红注射液可改善内皮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常规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丹红微血管内皮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