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国书法研究评说

2018-09-04

书法赏评 2018年4期
关键词:墓志渤海公主

公元7世纪末,我国东北地区靺鞨族的一支粟末靺鞨统一各部,建立政权——渤海国(图1)。在其全盛时期地方五千余里,包括我国东北大部分和现在俄罗斯滨海地区及朝鲜北部一部分。拥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人口达300万左右,军队数十万。它以相当发达的经济和文化称雄于当时的东北大地,成为公元8——9世纪200多年间东北亚地区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的王国,被誉为“海东盛国”。[1]然而,渤海国末期的灭亡又是那样的突然和短促,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轰然坍塌,众多文献史料焚毁,如同曾有过的灿烂辉煌一起湮没于历史尘埃中。渤海国给后人留下的诸多不解之谜,更是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譬如有人说渤海国的文字如 “鸟兽之迹”,[2]唐朝的文武大臣都不认识,只有李白能翻译。事实果真如此吗?上京龙泉府遗址荒芜了700余年,文献失载,无人问津。直到清朝初年,当时流放于宁古塔一带的文人发现了这座神秘的古城遗址,开始考察、探究其历史年代。还发现了国学碑及带文字的瓦片,此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关注,并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因渤海国跨三国地带,也就使有关国家把渤海国的历史纳入本国历史的重要序列,并在领土等许多重要问题上产生了认识的分歧和争论,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国际性论争。[3]所以研究渤海国汉字及其书法文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又鉴于渤海国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书法界专家、学者对渤海国书法的关注、研究长期被忽略,认为是小众,甚至于鄙视和歪曲。本文试图借助当代考古发掘、文献等领域的调查研究成果,力求以全新的视阈观照渤海国书法,从而更好地明晰、揭示与还原渤海国汉字书法发展的真实状况。

图1 渤海国疆域图

一、渤海国书法根脉,文化 (书画)繁荣发展探因

渤海国与唐朝的关系比较特殊。要想研究渤海国书法,首先应厘清渤海国历史背景的嬗变以及与唐朝的关系。

(一)从渤海国族群徙居探究渤海国书法根脉

隋文帝时至唐初,先后有粟末靺鞨酋帅突地稽及乞四比羽、乞乞仲象等率部众及家属徙居营州。营州是汉辽西郡故地,隋为柳城,唐为营州 (今辽宁省朝阳一带)。该地有众多的汉、靺鞨等族居住,成为多民族杂居区。先后迁至此地的靺鞨人直接接受了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他们也跟随当地汉人使用汉语作为交际语言。公元696年,即唐朝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营州地区发生了以契丹上层分子李尽忠、孙万荣为首的反唐起义。徙居营州一带粟末靺鞨人,在其首领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的率领下离开营州东走,渡过辽水 (今辽河),奔向靺鞨故地。武则天为了笼络靺鞨贵族,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4]但乞四比羽“不受命”,[5]拒绝封赦。武则天命令契丹降将李楷固 (时任玉玲卫大将军)和中郎将索仇 “击斩之”。[6]此时乞乞仲象已病死,其子大祚荣继父职,率靺鞨部众及部分高句丽遗民继续往东北奔逃,于天门岭与追兵李楷固大战而胜。与此同时,契丹、奚等转附突厥,联合抗唐,阻断了中原到东北的道路。大祚荣乘机率众到达牡丹江上游一带,在东牟山下 (今吉林省敦化敖东城一带)树壁自固,筑城以居,建立政权。因其父曾受唐封震国公,他自称 “震国王”,[7]国号 “靺鞨”。公元707年唐中宗派侍御史张行岌出使,招慰大祚荣政权。大祚荣接受了唐的招慰,遂派中子大门艺随张行岌赴唐,被留为宿卫。公元713年,唐朝派郎将崔忻 (《旧唐书》记载为崔訢)摄鸿胪卿“持节宣劳靺羯使”的名义,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自此,靺鞨政权“去靺鞨号,专称渤海”。[8]三世王大钦茂于天宝末年 (约为公元755年前后)将王都迁至上京 (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他在位56年,恭谨事唐,为政有方,唐廷 “诏以渤海为国”。[9]至第十三世王大玄锡时,被誉为 “海东盛国”,达到鼎盛阶段。第十五世王大湮譔在国势衰落之时登上王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乘渤海混乱之际,于公元925年12月下诏,宣布亲征渤海国。次年正月,大湮譔投降。渤海国历经229年就此灭亡。公元926年2月,耶律阿保机宣布建东丹国,改上京龙泉府为天府城,册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主持东丹国。公元928年,契丹辽太宗耶律德光强令东丹国南迁,庞大的上京城毁灭于大火,变成一片废墟。

渤海国曾经4次迁都,贞元十年 (794年),成王大华珇迁回上京龙泉府,此后一直作为首都 (先后两次达160年之久)。上京龙泉府城址面积庞大,建筑形制与唐长安如出一辙,是当时亚洲最大城市之一。

综上可知,回归故地的粟末靺鞨人建立地方政权,导致渤海境内只能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汉语汉字成为唯一可以沟通渤海境内各族的语言和文字。渤海国是相对独立存在于东北的唐朝 “藩国”。以上这些都为渤海国书法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东北地方史研究专家李兴盛先生认为,渤海国是肃慎族系后人靺鞨人至唐时建立起来的肃慎族系的第一个国家性质的地方政权。[10]

(二)渤海国文化 (书画)繁荣发展成因

向唐王朝中原地区学习,是渤海国文化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早在高王大祚荣受唐王朝册封的同年,就派王子大门艺入唐进献和学习,公元714年又派诸生六人到中原学习。武王大武艺在位期间,遣使入唐学习竟达三十次之多。文王大钦茂比他的父祖更加积极地学习中原文化。他把输入汉籍经典当作遣唐使的主要任务,从他继位之初便遣使抄录汉文典籍,“其王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11]与此同时,唐朝派驻渤海国的长史,也对传播唐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出土的贞惠、贞孝两公主的墓志内容看,涉及的汉文典籍竟达十多部,由此可见一斑。而自大祚荣始,又恰逢盛唐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汉文化的大量输入,在中原内地培养起来的人才日益增多,使渤海国同内地达到了 “车书本一家”[12]的局面 (意思是渤海与唐原本是车同轨、书同文的一家人),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发展。从目前出土的文物可以断定,渤海国文学、绘画(贞孝公主墓壁画)及书法等均获得很高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渤海国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准。

总之,渤海国长达229年期间,同中原唐王朝关系非常密切,广泛借鉴吸收了唐文化后,逐渐创造了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使渤海国成为雄踞东北富裕而强大的政权。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离中原的渤海国得到大力传承与发展,其书法在大唐书法史上理应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二、关于渤海国书法风格评析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渤海国书法已很是寥寥,仅有出土的两方墓志、残砖上的文字及官印等,未见流传于世的墨迹。探讨渤海国的书法,难得全面,但管中窥豹,也可从中窥见渤海国书法成就之一斑。

(一)出土的两块墓志书法风格特征

对出土的贞惠公主墓志和贞孝公主墓志,大多专家、学者从政治、历史、文学等角度对此二墓志的内容作研究,而从书法艺术角度的专题性研究甚少。笔者试从两块墓志的历史文化意蕴、书法背景、书法特点、书体风格与价值方面作一评析。

1.贞惠公主墓志 (图2至图3)

1949年出土于吉林省敦化县南约5公里处六顶山,是渤海国考古首次发现的石刻。墓志在甬道内出土,呈圭形,石材花岗岩,出土时已裂为七块,复原后高90厘米,宽49厘米,厚29厘米,正面镌刻墓志文,周边阴刻蔓草纹,碑首阴刻浅卷云纹。志文共21行,其中名称1行,序13行,铭6行,末行为立碑时间,计725字。汉字楷书阴刻,其撰文、书写、刻者均不详。从墓志内容考证,贞惠公主系渤海国第三代文王大钦茂次女。嫁后生一男,丈夫早死,独居守节。渤海宝历四年 (唐德宗大历十二年,即公元777年)死于外第,谥号贞惠公主。宝历七年 (唐德宗建中元年,即公元780年)陪葬于珍陵之西原。碑文记述了贞惠公主的出身、气质、容貌、教养以及出嫁、矢志守节等经历,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从中可以看出唐文化对渤海国的影响之大。墓志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

此墓志书法集北魏墓志、隋唐墓志笔法之大成,与 《刁遵墓志》 《崔敬邕墓志》这些洛阳风格的墓志用笔特征及字体形态非常接近。墓志风格类型应属端庄规整一路,如其他同类风格的墓志一样,讲究法度、规矩,崇尚端庄,体现着高贵、正统的上层建筑的审美取向。虽也以方笔入字,但却不像龙门二十品那样过于强化方笔形态,显得柔和而内含筋骨。字形多取纵势、略长,颇具姿态,十分耐人寻味。以方笔予其骨、取其势,辅以圆笔予其温婉,俊俏坚挺,力遒气足、神采飞扬。即使放之于北魏、隋唐诸墓志中亦应属上品。

2.贞孝公主墓志 (图4至图7)

1980年10月,在吉林省和龙县龙水乡龙水村西龙头山上,发现了渤海国贞孝公主墓,墓室绘有壁画,墓甬道内出土墓志一方。墓志呈圭形,花岗岩石质,出土时完整无损,除个别字残泐,其余字迹清晰可识。墓志高105厘米,宽58厘米,厚26厘米,正面镌刻墓志文,周边阴刻四道线为边,最上又阴刻一道线作志文上部的边。志文为汉字楷书阴刻,共18行,其中墓志名称1行,序12行,铭5行,计728字,志文尾无立碑年月。其撰文、书写、刻者均不详。从墓志内容考证,贞惠公主系渤海国第三代文王大钦茂第四女。墓志现藏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

这是迄今渤海国出土唯一完整的墓志,因而更加弥足珍贵。贞孝公主墓志的发现,是渤海国历史考古的重大收获。因贞惠公主墓志只有三分之一的字迹清晰,两个墓志对照校勘,内容有所不同的句子只有6句,因此据贞孝公主墓志去补足贞惠公主墓志斑驳难识的脱落文字,使贞惠公主墓志也能全篇可读。故兹抄录墓志全文如次,以备专家、学者参考。

贞孝公主墓志并序

夫缅览唐书,妫汭降帝女之滨;博详丘传,鲁馆开王姬之筵。岂非妇德昭昭,誉名期于有后;母仪穆穆,余庆集于无疆。袭祉之称,其斯之谓也。公主者,我大兴宝历孝感金轮圣法大王之第四女也。惟祖惟父,王化所兴,盛烈戎功,可得而论焉。若乃乘时御辨,明齐日月之照临;立极握机,仁均乾坤之覆载。配重华而旁夏禹,陶殷汤而韬周文。自天佑之,威如之吉。公主禀灵气于巫岳,感神仙于洛川。生于深宫,幼闻婉嫕。瑰姿稀遇,晔似琼树之丛花;瑞质绝伦,温如昆峰之片玉。早受女师之教,克比思齐;每慕曹家之风,敦诗悦礼。辨慧独步,雅性自然。□□好仇,嫁于君子。标同车之容仪,叶家人之永贞。柔恭且都,履慎谦谦。箫楼之上,韵调双凤之声;镜台之中,舞状两鸾之影。动响环佩,留情组训。黼澡至言,琢磨洁节。继敬武于胜里,拟鲁元于豪门。琴瑟之和,荪蕙之馥。谁谓夫覅先化,无终助政之谟;稚女又夭,未廷弄瓦之日。公主出织室而洒泪,望空闺而结愁。六行孔备,三从是亮。学恭姜之信矢,衔杞妇之衰凄。惠于圣人,聿怀阃德,而长途未半,隙驹疾驰,逝水成川,藏舟易动。粤以大兴五十六年夏六月九日壬辰终于外第,春秋三十六,谥曰贞孝公主。其年冬十一月廿八日己卯,陪葬余染谷之西原,礼也。皇上罢朝兴恸,避寝驰悬,丧事之仪,命官备矣。挽郎呜咽,遵阡陌而盘桓;辕马悲鸣,顾郊野而低昴。喻义鄂长,荣越崇陵,方之平阳,恩加立厝。荒山之曲,松槚森以成行;古河之隈,泉堂邃而永翳。惜千金于一别,留尺石于万龄,乃勒铭曰:

不显烈祖,功等一匡,明赏慎罚,奄有四方;爰及君父,寿考无疆,对越三五,囊括成康。其一

惟主之生,幼而洵美,聪慧非常,博闻高视;北禁羽仪,东宫之姊,如玉之颜,趭华可比。其二

汉上之灵,高唐之精,婉娈之态,阃训兹成;嫔于君子,柔顺显名,鸳鸯成对,凤凰和鸣。其三

所天早化,幽明殊途,双鸾忽背,两剑永孤;笃于洁信,载史应图,维德之行,居贞且都。其四

愧桑中咏,爱柏舟诗,玄仁匪悦,白驹疾驰;奠殡已毕,即还灵轜,魂归人逝,角咽笳悲。其五

河水之畔,断山之边,夜台何晓,荒陇几年;森森古树,苍苍野烟,泉扃俄閟,空积凄然。其六

图2 贞慧公主墓志拓片

图3 贞慧公主墓志拓片局部

图4 贞孝公主墓志原石

图5 贞孝公主墓志原石局部

图6 贞孝公主墓志拓片局部

图7 贞孝公主墓志拓片局部

细观贞孝公主墓志书法俊秀劲健,意态典雅,其刻工精细,透过刀锋还可依稀辨析书写者下笔笔锋。通篇用笔轻松,痛快爽利,方圆兼备;结字疏朗,具俊秀之姿态。总体风格多承魏体墓志、隋唐墓志之精华,细审之,个别字间或初唐虞世南之圆润蕴藉,欧阳询之严整俊朗、刚劲挺拔姿态。总之,书写者汲取诸家之长并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因文书丰茂,可谓渤海国书法之代表作。关于此碑书法风格李凌阁先生分析:“碑文的用笔是集大家而成的。有王羲之的用笔轻灵活泼,妍美流便;有欧阳询的笔力险劲,俊逸潇洒;还有柳公权的笔势精悍,刚健峻洁。”[13]李先生的观点有牵强之处,使人难以苟同。说有王羲之、欧阳询的笔法姑且不论,说有柳公权的笔意则纯属编造、歪曲事实。从贞孝公主墓志内容可知,贞孝公主死于大兴五十六年夏六月十九日 (即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停柩待葬五个月,同年下葬。柳公权生于公元778年,渤海国人书贞孝公主墓志时柳公权才14岁,还未出道,31岁才进士及第。据此推断渤海国人此前不可能学过柳公权书法,因而贞孝公主墓志不可能有柳公权的笔意。李凌阁先生的低级错误,究其原因,系其不明书理造成的 (他本人不是搞书法的)。值得警惕的是,当下很多学者还在其著录中依然沿用李先生的论断,而且有的史书,如魏国忠、朱国忱、郝庆云先生所著 《渤海国史》一书也引用此观点,似成定论,竟以讹传讹,贻笑大方。

(二)贞孝公主墓出土的文字砖书法风格特征

1982年7月,为保护贞孝公主墓壁画,在清理塔基处时发现了3块文字砖,其中一块文字砖刻有4个字。 (图8)延边博物馆杨再林先生考证为 “会邦于广”,[14]而延边大学郑永振先生考证为 “会帮千三”。[15]此文字砖长33厘米、宽16.5厘米、厚5.8厘米,在刻画文字的一面饰绳纹,其余部分为素面,质地与贞孝公主墓出土的其它砖一样。何人书写 (刻画),有何用意已无从考证。观此四字的点画与结体属于行书,其笔画爽利,结体疏朗,气势开张,尤其 “会邦”二字尤见功力,书写潇洒流落,神采飞扬。

(三)上京城出土的文字残砖书法风格特征

在上京龙泉府遗址 (现为宁安市渤海镇)出土的刻有 “上京”二字的残砖, (图9)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上京”二字为典型欧体之遗韵,其用笔精熟老到,点画劲健爽利;结构稳重,法度森严,于平正中见险绝。此外,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刻有 “品位” (图10至图11)“客” (图12至图13)“立位” (图14)等残砖系典型的魏碑风貌。

(四)有关文献记载的碑刻书法风格特征

清代文献里关于上京龙泉府遗址碑文也多有记载。清初流放宁古塔的文人吴兆骞在其 《七律》诗的注解写道:“……殿前有大石台,国学碑犹存十字……”[16]流人张贲在 《白云集·东京记》里记载:“……掘地得断碑,有下瞰台城,儒生盛于东观十字,皆汉文,字画庄楷,盖国学碑也。想象当时,建国荒漠,重学崇儒如是。”[17]流人之子杨宾所著 《柳边纪略》也记载了上京龙泉府遗址的石碑:“往时存一紫石碑。康熙初,大兴刘侍御命人往观,其人椎而碎之,取一角还,仅十三字,作四行,首行曰深契,次曰圣,次曰儒生盛于东观,次曰下瞰阙庭。书类率更令,盖国学碑也。”[18]可惜此碑今已不存,我们无法看其原貌,不过从以上描述可推断此碑书法风格系欧阳询之遗风。

(五)出土 “天门军之印”书法风格特征

1960年,在今宁安市渤海镇渤海国上京宫城遗址南门外东侧出土一方 “天门军之印”。 (图15至图17)此印为青铜质,印面5.3×5.3厘米,背部中间有一纽,扁平,中间有圆形穿孔,呈桥状。正面阳文篆刻 “天门军之印”,背面右侧錾凿楷书小字 “天门军之印”。无纪年与造工之款,这符合唐代官印的刻款规范。印文是以厚铜片制成篆书字形嵌入槽内,深达0.9厘米。据专家考证,渤海国上京宫城正南门称 “天门”。“天门军之印”发现于 “天门”遗址附近,应为守护天门的禁卫军,即天门军使用的官印。印文系九叠篆写法的初期,线条细挺,圆转自然,印文和谐纯朴,疏密适当,印文与边栏呼应自然,毫无刻意之感。尤其 “门”与 “印”字的处理匠心独具,“门”字融入了一些大篆文字的元素,但呈现的依然是唐印篆文的独特风格。印文虽稍嫌纤弱,亦不失和谐流动之气韵。此印与唐代官印 “鸡林道经略使之印”“涪娑县之印”“大毛村记”篆字风格相一致。“无疑是唐代官印系统中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质量较高的作品,这种极为成熟的、符合传统印章美学的形式以及特殊的工艺制造方法 (盘条焊接工艺),没有丰富深厚的印学文化积累,是难以为之的,从而也反映出当时渤海民族的审美观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19]此印是国内现存唯一的渤海国官印,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

基于以上发掘文物与有关文献来考察,渤海国书法水平是很高的,渤海国作为唐王朝地方自治政权,其书法也是大唐书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在各遗址出土了大量带有文字的板瓦残片和陶器残片,有的是戳印上的,有的是刻画上去的,这些大都出自民间匠人之手,谈不上有多高艺术水准。但这些足以证明渤海国使用汉字这一历史事实,表明汉字在民间使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普及性。

值得提及的是,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了1件陶砚台残片 (图18),台面的一侧刻有戴幞头的人头像。另有砚台残片11件,均未能复原,其中8件系 “堆房”遗址出土,3件出在官署遗址内。这些都为我们研究渤海国书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图8“会帮千三”文字砖

图9“上京”残砖

图10“品位”残砖

图11“品位”残砖拓片

图12“客”残砖

图13“客”残砖拓片

三、有关渤海国文字如 “鸟兽之迹”的误解辨析

前苏联学者沙夫库诺夫在 《渤海国及其在滨海边区的文化遗存》中,曾以冯梦龙的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为证,说 “渤海人有过一种玄宗皇帝的一些御用学者都不认识的字”。[20]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来探析一下冯梦龙这篇小说的来源。

冯梦龙是我国明末著名的白话小说家,他编纂的 “三言”题材多取自前代杂记、传说之类的素材,且经作者加工改写,内容和情节都有较大变化,属于小说体裁,不能当做历史文献。至于旧、新 《唐书》等史籍更无丝毫与此小说相关的记载。可见小说中关于渤海文字的内容纯粹是冯梦龙虚构的。因冯梦龙是小说家,所以我们不能以历史学家的标准苛求他,更不能把他的小说当做历史来佐证。有些学者却仍然拿它当历史,从中寻找出一些 “史实”。根据有关文献和近年考古调查显示,渤海人和中原人一样,都使用汉字,“车书本一家”,根本不曾存在过什么如 “鸟兽之迹”般的奇怪文字,哪里还用 “谪仙”充当翻译呢?

四、关于渤海国书法家辨析

由于历史文献的匮乏,渤海国代表性书家已无从可考。今人曾撰文把见诸典籍的渤海国文学家、诗人称为书法家,但文献并没有明确记载他们是善书者。渤海国后期裴颋、裴璮父子相继担任文籍院少监,是著名诗人,曾多次出使日本,与日本诗人菅原道真、岛田忠臣等赋诗唱和。李凌阁先生从日本诗人的两首酬诗中断章取义,说 “日本诗人以 ‘笔下雕云’ ‘毫含娄诞’之辞赞颂裴颋、裴璮父子的高超书法艺术,从中可以推断二裴当是书法方面的高手”。[21]让我们先探寻这两个词语的出处,“笔下雕云”出自大江朝纲诗 《和裴大使见酬之什》第四句 “笔下雕云不让龙”,[22]其上一句是 “梦中艳藻虽吞鸟”,[23]应当是赞扬裴璮的文采 (诗文水平)高超;“毫含娄诞”取自大江朝纲另一首诗 《赠笔呈裴大使》中第五句 “毫含娄诞松烟绿”,[24]即便是联系全诗的内容,也根本看不出是赞颂裴璮的高超书法。由此看来,说二裴是书法家只是李先生个人武断,毫无事实依据。以上李先生的论断今天谈及渤海国书法时还依然有人在援引。即便是今人编著的渤海国书法史书也在引用李先生这一错误论断。

五、结语

通过以上梳理与研究,渤海国书法虽风神各异,但在总体风貌上受到魏碑风貌和唐代书风的影响,基本体现了渤海国书体多元化、书风多样性、艺术水准较高的一面。渤海国书法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渤海国前期书法受北魏书风影响较大

以上提及,渤海建国者大氏及其部众是在逃归靺鞨故地建国的,此前,他们曾在营州及辽西一带同汉族人交错杂居,汉化很深,早已习惯于汉语的应用。贞惠公主墓志与贞孝公主墓志是渤海国前期书刻的,其书体更多的是发乳北魏墓志书风,亦有书写者的个人风貌。

(二)渤海国和唐朝书法一脉相承

从出土的墓志、残砖来考察,是承袭北魏墓志、隋唐墓志、欧体等风格,有关文献记载上京龙泉府的国学碑书类率更令,连出土的官印篆书风格也与唐朝官印如出一辙。总之,渤海国的书法水平同唐朝书法一样,是相当高的。李凌阁先生根据渤海国派出使臣出聘日本34次、日本回访13次,认为渤海国书法 “也受到日本书风的熏陶”。[25]笔者却认为受日本书风熏陶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没有。理由是渤海国只派大臣去交流,而从未派出留学生像去长安系统的学习文化一样赴日本留学。而且从现存的碑刻看丝毫未见日本书风的影子。

(三)渤海国的书法风格丰富多样

以楷书为例:两方墓志虽都以魏碑墓志、隋唐墓志风格为总基调,但其书风却迥然不同,贞惠公主墓志以古拙为主,而贞孝公主墓志却以俊秀为主; “上京”残砖则是典型的欧体风范。总之,渤海国的书法风格是丰富多样的。

(四)渤海国的书体比较全面

唐朝书法家孙过庭认为 “题勒方畻,真乃居先”。[26]我们目前能看到的碑刻、砖刻上书体楷书居多。此外,也有行书,如砖刻 “会帮千三”等;草书如一些制坯者随意刻画在砖、瓦上的,只是未成体系,且较随意;篆书如 “天门军之印”等等。从以上基本反映了渤海国书体的多元概况。

图14“立位”残砖

图15“天门军之印”原印

图16“天门军之印”印蜕

图17“天门军之印”印背

图18 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砚台残片拓本

注释:

[1]【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二〇册,卷219,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第6182页。

[2]【明】冯梦龙编著:《警世通言》第九卷,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2年10月,第061页。

[3]魏国忠:《<渤海王国100问题>序言》,王林宴编著 《渤海王国100问题》,白山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第1页。

[4][5][6]【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二〇册,卷219,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第6179页。

[7][8]【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二〇册,卷219,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第6180页。

[9]【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二〇册,卷219,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第6181页。

[10]李兴盛:《关于<渤海国新论>的回信》, 《镜泊风》2012年第二至四期 (总第100期)第220页。

[11].【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第二〇册,卷219,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第6182页。

[12]【唐】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国》, 《全唐诗》第十七册,卷583, 《温庭筠九》,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第6756页。

[13][21][25]李凌阁:《渤海国书法艺术初探》, 《牡丹江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14]杨再林:《贞孝公主墓的一块文字砖》, 《博物馆研究》1982年创刊号,第47页。

[15]郑永振:《渤海贞孝公主墓出土一块文字砖订正》, 《北方文物》2000年第4期,第39页。

[16]转引自王林宴编著:《渤海国问题百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第175页。

[17]转引自王林宴编著:《渤海国问题百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第176页。

[18]【清】杨宾:《柳边纪略》,李兴盛、吕观仁主编 《渤海国志长编 (外九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第830页。

[19]多文忠:《唐渤海国的 “天门军之印”》, 《篆刻》2014年第2期,第22页。

[20]王林宴:《“藩书”与渤海国书辨析》,转引自王林宴编著 《说说唐朝的 “海东盛国”》,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第250页。

[22][23][24]李兴盛、吕观仁主编:《渤海国志长编 (外九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第654页。

[26]【唐】孙过庭:《书谱》,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4月出版,第126页。

猜你喜欢

墓志渤海公主
渤海大学作品精选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史·公主表》补述
《爱哭公主》
渤海竞渡帆高举——记渤海轮渡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
粉红兔公主镜
渤海大学剪纸作品选登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