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如何构建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

2018-09-03王莲蓉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学校

王莲蓉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儿女的成长摇篮,家长的言传身具有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血缘关系更易于孩子听从认同。但过去家庭的协同作用未有效发挥,家校对立的一面常被放大,学校的举措得不到家长理解,家长的行为也难被教师认同,学生出了问题相互指责,家校联动机制难以建立,学校教育独木难支,自然“5+2=0”。要改变这种状况,特别是今天要打造平安和谐校园,更需要家校联动,积极沟通,相互理解、齐抓共管,共担责任,为学生构建良好环境与教育共同体。作为学校,要注意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教育,积极引导,使双方达成共识,减少对立

家校双方存在许多差异与对立,如教育学生,家长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教师对自家孩子有所偏爱,或要求排个好座位,或要求在提问、辅导等方面特别关照,学校则要考虑全局,教师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其要求就不能得到全部满足,家长就可能产生意见、感到不快。又如许多家长不懂得如何科学育人,认识上往往狭隘片面。在课程改革中,学校着眼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性、公益性活动。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求孩子考上大学,就认为这会影响孩子学习,对学校的作法就反感,不予配合。要建立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就要化解和减少这种差异与对立。作为学校就要对家长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如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学校网站、家访、召开家长会、打电话,编写《家长必读》等途径,向家长宣传育人的知识方法,促其转变观念、提高水平。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家长的诉求,对其合理要求尽量满足,非份要求则多作解释,以尽量化解矛盾、减少对立,使双方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共建良好的家校教育共同体。

二、改革制度,完善方式,使双方积极沟通、加强互动

家校联系不畅与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有关联。如很多学校盲目引入企业的量化管理模式,对教师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上下班要签到签离,有的甚至采取指纹刷卡方式,这虽有利于严格纪律,保证工作时间,却不利于教师家访。如教师在上班途中偶遇家长,本想交流一番,却因顾忌迟到不得不作罢。教师因顾忌被扣分和考勤奖只能呆在校内,双休日与节假日既要处理家务,有时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致使教师有时想家访也常常难以成行。又如许多学校不把班主任工作计算在教学工作量之内,只给津贴补助,致使班主任的负担异常沉重,既要完成与其他教师一样的教学任务,又要做好班级管理,这就使教师很难抽出时间家访,有事只好打电话让家长“校访”。我们要促进家校联动,就要改革考勤制度,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时间上要给予一定的宽容度与灵活性,为其家访提供条件,才能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又如学校的监督制度,过去只注重校内的党组织监督、行政监督、工会、职代会监督和教职员工监督,若加强家长与社会监督,既能完善学校的监督制度,又能促进家校沟通。作为学校要建立家长信访投诉的接待与处理报告制度,认真对待家长的来信来访,对家长投诉的问题要认真调查,如属实要严肃处理。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平台的作用,让家长通过各种途径对学校权力运作中的敏感问题,包括招生、收费、基建、中考高考加分、评选三好学生等各方面加强监督,既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学校公信力,也有利于促进家校双方的沟通与互动。再如当今学校都面临严峻的校园安全形势,要打造平安校园,也需要完善学校的安全防范制度。要改变过去只靠政教处或保卫处维护学校安全的作法,要建立家校联动联防制度,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和家长的作用,这不仅能维护校园安全,也有利于促进家校的沟通与互动。

三、广辟渠道,促进交流,使双方信消除误会、建立互信

家校间存在对立,既基于认识、利益上的差异,也有沟通不畅的问题。过去家校沟通只有家长会、家访等管道,方式单一,渠道狭窄,家长会一年不过一两次,家访更难让所有学生都轮上几回。尤其在新课改中,教师除忙于钻研教材,撰写教案、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外,还要学习“充电”,更难抽出时间家访,与家长联系主要靠电话与手机,这种联系虽然便捷,但成本高,一个班几十个家长,不少农民工还在远地打工,学校经费紧张,没有通讯补贴,打多了经济上难以承受,简短通话使联系很难深入,难以消除差异与对立,甚至还会产生隔赅与误会。要建立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使双方能加深理解,增进情感、建立互信,就需要广辟渠道,建立多形式、多途径的沟通管道与平台。①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要挑选热心,有时间和一定素养的家长作为成员,其分布要广,有一定代表性。要健全制度,制定章程,明确权利义务;要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定期开会,总结经验,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要完善机构,每个新学年既要在新班级建立新的家长委员会,又要对已有的家长委员会进行改选,并形成由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构成的组织体系。其成员要广泛参与学校管理,大到大事决策,小到深入师生了解情况,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使其能成为促进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②建立家长志愿者协会。家长委员会的成员通常由学校与村社协商产生,有的非自愿,而是碍于情面,被拉了进来,其态度消极,就难搞好工作。要改变这种状态,除在成立家长委员会时要尽量征得家长的真正同意,还可建立家长志愿者协会,让家长自愿报名,为热心于此事的家长提供平台,有积极性与主动性,其工作自然倾其全力、尽职尽责。③建立家长学校。家校互动也需要家长具备相应的能力。学校要与当地政府、村社联系,兴办家长学校,编写教材,选派教师,并注意切合家长需要。如授课既可集中,也可按家长的分布分成小组;除在家长学校讲课外,对有特殊困难的家长也可结合家访送教上门,或发放资料让其自学;内容既可按教材推进,也可根据家长需要采用专题形式,重点突出某些方面;授课既可以是教师,也可邀请专家或有经验的家长。学校还可利用本校网站或当地教育部门、妇联、社区的网站创办网上家长学校,既弥补家长学校集中授课受时空限制的不足,又为家校沟通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④发放家校联系卡(本),该卡(本)一周一页,由班主任负责填写学生在校一周的表现,并对家长提出要求,家长阅后再写上学生在家的情况,以及对学校与教师的要求和建议,使双方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与变化,发现苗头隐患,并分享由学生进步带来的喜悦与欢乐。卡(本)由学生传送,以改变过去学生总认为家校联系是在 “ 告状 ” ,十分反感的状态,使其能理解家校的良苦用心,促使其积极转化,纠正缺点,以形成学校、家长、学生三方良性互动、协调一致的局面。⑤積极家访。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多家访。接收新班要进行一轮通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相关情况,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对问题学生,思想急剧波动或学习停步不前的学生要进行跟踪式家访,深入了解原因,与家长配合促其转化。家访要有计划与目的,先要想好交流的内容与方式,并掌握沟通技巧,切忌妄自尊大,伤害家长自尊。交流中既要了解情况,接受咨询,还要宣传家教知识,指导方法,并作好记录,供事后反思。有的家长经商,教师可在逛街时到其店铺交谈;有的家长是同行或机关人员,教师可利用开会、出差之机访谈,既节约时间,也便利对方。家访要预约,以便家长安排时间,做好准备。开展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活动,还可将地点选在一些急需家访又具备活动条件的家长的工作与劳动场所,以一石二鸟。⑥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要形成制度,次数不能太少,也不要过于频繁,一般放在期初、期中比较适宜。要注意改进形式,不能只是教师讲、家长听,也要让家长讲、教师听,以便了解彼此的意图、作法与要求,促进互助合作。准备要充分,要有主题、有设计,有预案。要把准方向,不能把家长会变成告状会、收费会,诉苦会,否则家长只会越来越少。形式要多样,家长既可与教师座谈,也可与孩子互动,还可相互交流。⑦设置家长开放日。每学期要确定一个固定日子为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开放所有活动,家长既可到办公室查看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辅导记录;也可到教室听课评课,或参加校务会、班会,发表自己的感悟与看法、提出意见与建议;可以和学生互动,同台开展体育竞技、文艺表演、才艺展示等活动。学校要设置咨询台,为家长答疑释惑提供服务;或设置家长沙龙,让家长围绕彼此关心的话题讨论交流。还可改变过去只让家长当“看客”的作法,让其成为班级一员,参与教学或班会的设计实施,使其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了解学校的制度与要求,了解教师的工作与难处,以提高其参与度,使其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⑧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打造多样、便捷的交流平台。家校互动既需要写信、家访等传统方式,更需要发挥现代通讯工具的作用,如手机、短信、电话、QQ、视频、电子邮件、博客、传真等,或通过学校网站创设的家长论坛发帖交流,或与电信部门合作,建立家校通讯平台,使联系既便捷,又降低成本。多样化的联系方式有利于家校双方及时了解和通报学生情况,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发展。⑨根据时代特点,积极创建新的互动方式。要注意根据时代变化和学校特点创造新的互动方式。如结合近年来亲子教育的兴起,可依托它创造出亲子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等形式,让那些在家中搞专制独断的家长的孩子因有学校干预,大胆讲出自己的心里话,使家长有所触动,促其转变态度、改进方法。又如通过亲子游戏、运动会,让亲子双方在既激烈又充满趣味的竞争中感受相互间的默契配合和温暖关照,也有利于融洽亲子关系,拉近亲子距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学校还可以评选优秀家长,对积极参与家校联动的家长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提高其积极性。我们要促进家校联动,就要改革考勤制度,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时间上要给予一定的宽容度与灵活性,为其家访提供条件,才能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协调。作为学校要建立家长信访投诉的接待与处理报告制度,认真对待家长的来信来访,对家长投诉的问题要认真调查,如属实要严肃处理。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平台的作用,让家长通过各种途径对学校权力运作中的敏感问题,包括招生、收费、基建、中考高考加分、评选三好学生等各方面加强监督,既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学校公信力,也有利于促进家校双方的沟通与互动。再如当今学校都面临严峻的校园安全形势,要打造平安校园,也需要完善学校的安全防范制度。要改变过去只靠政教处或保卫处维护学校安全的作法,要建立家校联动联防制度,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和家长的作用,这不仅能维护校园安全,也有利于促进家校的沟通与互动。若学校驻地教育机构相对集中,或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高,除办好家长学校外,还可挑选部分素养高、经验丰富,又热心家校工作的家长组成立家长讲师团,在各个社区流动宣讲,使“固定”与“流动”教学各展所长、形成互补,更利于满足那些因事不能到校听课的家长的需要。

四、提供平台,促转“角色”,使双方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促使家长转换角色,使其由学校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直接的参与者,也有利于促进家校互动。要使家长实现这一转变,需要教师充分开发家庭资源,促使家长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如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各种规划、制度、计划的制订,从家长角度提出意见或建议;或邀请家长加入学校资源开发中心,和老师一起开发当地蕴藏的课程资源;或邀请属于劳模、专家或有突出事迹的家长到校举行讲座、报告会;或邀请学有专长的家长与教师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和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或邀请家长担任学生的辅导员或兴趣小组的技术指导;或邀请家长参加开学仪式、毕业典礼、成人宣誓等活动,并让家长讲话,向学生提出要求或建议;也可将某些家长开办的企业或农业基地开辟为学校的德育基地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举办文化艺术节,科技、体育节,也可邀请家长参与,和师生一起参加体育比赛,才艺表演或科技实验活动,或参观科学馆,博物馆,或观看电影、演出等,让师生、亲子同乐,在欢乐愉悦中增进情感,促进交流:表彰获得比赛名次的学生可邀请其家长参加,让其与孩子共享成功的喜悦与欢乐;周末或节假日,可邀请家长偕子女和教师一起游览公园、欣赏乡村自然景观、参观历史文化遗址和当地的名人故居等。这些活动既能促进双方沟通交流,增进情感、建立互信,也有利于家长转换角色,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双方能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更好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换位思考,体贴关照,使双方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构建家校联动机制需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作为教师不仅要充分激发家长参与的热情与动力,还要为家长的参与创造条件,使家长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方面,教师要换位思考,对家长理解体贴,关心照顾,排忧解难。如对困难家庭,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学校要主动减免其学杂费。组织学生搞春游、野炊等活动,或让学生购买校服与辅导资料,要考虑家长的承受力,尽量压缩开支,多做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事,为家长减轻负担。对“留守学生”,教师思想上要多加交流,学习上要热情帮助,生活上要嘘寒問暖,心理上要及时疏导,以解除家长的最大忧患。再如现在的独生子女往往不尊重体谅父母,学校就要加强感恩教育,如其父母过生日或过母亲节、重阳节时,可让学生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或送生日蛋糕,或写感恩书信,或为父母洗衣做饭,体验父母的劳累与当家的艰难。这种教育就切合家长需要,能让家长心存感激,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体贴家长的难处,要尽量为家长的配合提供条件。如对文化水平低,缺乏育人知识的家长,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论坛、家长会、家访、电话等各种途径对其指导,提高其教育水平与能力。又如录取新生,要随录取通知书向家长介绍学校的相关情况,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目标、制度规范与举措要求,既求得家长的理解认同,也有利于家长采取相应行动。学校制定计划方案,要多站在家长角度思考,也可邀请家长参与,听取其意见,采纳其合理建议。学生在校期间,教师不仅要向家长提出基本要求,还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卡、电话等,及时告诉家长近期要注意什么,主要做那些工作。放假前要发放《告家长书》,使家长知道假期中自己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为促使双方换位思考,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还可让教师与家长互换角色,让家长到校设计班会,管理学生,让教师到学生家中劳动,操持家务,体验对方的处境,理解对方的要求,使双方能更好地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学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