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的核雕艺术之旅

2018-09-03于承孝

神州·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拜师学艺创作

于承孝

摘要:作为一门传统艺术,核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核雕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创造,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同步的。核雕艺术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核雕艺术;拜师学艺;创作

核雕艺术浓缩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明,在核雕艺术上,我们可以找到历史的印记和人类文明的脚步。同时,核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这已经被五千年的文明所证实。中國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的核雕文化,可以视作中华文明的瑰宝,许多基本的思想和活动在反映当时的文化的同时,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各种文化资源。核雕文化之所以能历经岁月的洗礼而流传下来,表明其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否则的话早就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而在精英文化受到各种异邦文化冲击而发生变化时,核雕文化就像永不移动的河床一样,依然乘载着中华文明,核雕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可见一斑。

核雕存在于我的生活中,也正在慢慢地渗入我的生命中。走上核雕创作这条路,与核雕的结缘,只是因为一次看似平淡无奇的饭局,就是在那次的饭局上,我生命中的贵人,也可以称为我的启蒙老师,他给我看了几件“小东西”,顿时就让我目瞪口呆了,仿佛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被开启了一样,我被眼前这几件“小东西”深深吸引住了,虽然小但却精致的很,心底的那种欢喜油然而生,就像偶遇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心中的喜悦之情难以掩盖。私心想着,若是我也能做出这些“小东西”该有多好!自从那次以后,一直耿耿于怀,总希望找机会能够更多认识和了解这些“小东西”,它们到底是什么呢?它们究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我给自己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无独有偶,我能二次接触这些“小东西”的机会来了,在这位启蒙老师的婚礼上,我认识了被誉为“北派核雕”代表人物的云鹏老师,通过云鹏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我眼中所谓的“小东西”叫做核雕。席间边吃边聊,我被激起了更大的兴趣,我也想成为核雕的雕刻者。加之我从小喜欢书画,有一定的美术基础,遗憾的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并未能走向艺术专业方向。通过这次深入了解,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辞去原来的工作,学习核雕,成为一名雕刻者。

可是,每一个决定都不是那么简单,一蹴而就的,我要学习核雕创作这件事受到家里多次阻挠,几次商量不成,家人对此很是不理解,认为放着已经轻车熟路的工作不做,如此笃定要进入这样一个陌生的行业,显而易见是冲动所致。而我内心备受煎熬,倘若不成功,不仅无法成为雕刻者,就连已经从事3年,发展前景不错的工作也会丢掉了。但是对于这个行业深深的喜爱。让我再三思考之后,还是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核雕雕刻这个行业。自然,也是通过“贵人”介绍,师从云鹏老师了。初次来到工作室,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五味杂陈,既欢喜又担心。当我正式接受老师的第一堂课的时候,一改我对他在那次婚礼宴席上的印象,仿佛是一个以全新姿态迎接我的使者,眼睛虽小却炯炯有神,身上系着一条深灰色的围裙,头上和身上挂了一层淡黄色的“灰尘”,颇具艺术家的风范呢。经过我认真努力的学习,通过了老师的层层考验,最终正式拜师学艺,成为了众多徒弟中的一个。与此同时,也意味着我正式开始了我的雕刻生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上,我紧跟老师的脚步,有了问题和新的想法就及时与老师沟通,从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事物,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头脑。说到这,也就不得不提及老师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最大的特色——开放式教学,摒弃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空间来进行创作,既不墨守成规,也不怀挟偏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得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单纯、简单地复制,需要加入自己的元素使之成为具有个人魅力的作品,这里想借用一句话,“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一直在变”,只有在不断的变化中才会发现不一样的自我。在思考中,我仔细记录每次课程内容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加以整理总结,对比自己的缺点和短板,思考如何使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的每一次教诲都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也是使自己日趋完美的一个过程。若自己不想求得进步,即使孔子当世也无法挽救。到今天我还依然记得云鹏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不是料子不行,而是你的技艺高度不够,一位合格的雕刻师是从来不会挑料的”。比起雕刻,老师更注重做人,先学做人,再做手艺,这是老师一直推崇的思想。作品雕不好了,是不是自己心浮气躁了;不知道雕刻什么题材了,是不是最近的学习怠慢了;作品不够生动、形象,是不是没有抓住重点,这些都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始终没有离开“先学做人,再做手艺”。

一转眼,时间就过了2年多,在这里我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用我的成绩证明了那次的决定是对的,或许这就是缘分,我就该属于这里。我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也做好了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去的准备。在雕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先斟酌原料确定题材,再塑造初型,经过精雕细琢一步步地向你所要表达的情感去靠近。雕刻已然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许诺过,每天都要“动刀子”,即使再忙也要拿起刻刀雕几下,因为刀子不用会“生锈”的;抑或找些创作的素材,从中寻找一些灵感,以便更好地进行创作。

对比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广泛开始的“手艺复兴运动”,我们国家在近些年才意识到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虽然核雕属于广泛的艺术门类下的一个小分支,但我不希望这个自宋代开始传承了1000多年的“星球”陨落,因为核雕从兴起到兴盛、衰败,到再次复苏是走过怎样艰难的道路,若不是真的亲身走进来不会明白其中的不容易。

现在,我更加坚定我要继续在核雕创作的道路上前进,我愿意把一生的时间都放在核雕创作上,生活的点滴离不开核雕创作,生命的蔓延离不开核雕艺术。核雕作品是一粒细微精小的袖珍之物,但其真正呈现的却是一个辽阔而内容丰富的大世界。由小及大,核雕发散、升华出来的,却是一个辽阔、丰富、复杂的无形的大世界,为什么我要如此坚定不移,因为我对这门艺术爱的深沉!

猜你喜欢

拜师学艺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拜师学艺
《如诗如画》创作谈
农村小学教师自主研修的有效策略
《一墙之隔》创作谈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公安局胜利街派出所:开展“拜师学艺活动”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