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渝中“五长”为城市管理精细“绣花”

2018-09-03冉隆国

重庆与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路长渝中区管理

□ 文 图/本刊记者 冉隆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其中,治理的走线顺不顺、针脚密不密,决定了城市运行的阵脚稳不稳,是否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渝中区是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客厅”,城市在“生长”,问题也在“生长”,当“绣花”成为共识,意味着城市管理迎来全方位转变。全区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以最精细的态度来面对城市治理,推行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将城市综合管理责任压实到“最后一米”、落实到“最后一人”。

① 渝中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问:何为“五长制”?

答: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的“角色回归”

渝中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不夜城”。她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和红岩精神的发源地,被老百姓亲切唤为重庆的“母城”。

市委书记陈敏尔指出,“主城片区是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重庆市的开放门户、综合枢纽、贸易物流集聚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要努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和现代化大都市”“要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

市长唐良智明确要求,“要推进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城市管理要实行马路办公”“让重庆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美好城市”等。

这样的重要指示,为渝中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方向和目标。推行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就是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和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以及城市管理实行“马路办公”等系列工作部署和要求的重要举措和延伸。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城市管理。”渝中区委书记黄玉林表示,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指示,渝中区一直在孜孜以求。

渝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瞄准城市综合管理“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工作目标,紧扣“背街小巷与主次干道一样、晚上与白天一样、平时与节假日一样”的工作要求,重心下沉实行扁平化管理,管理方法上避免“一刀切”,而是“一刀一刀切”,破解城市管理“脏、乱、差”三大瓶颈问题,更好地展示渝中山水名片、历史名片和现代都市名片。

2018年5月11日,渝中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推行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的通知》,在全区11个街道和解放碑CBD管委会区域内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以及楼栋、临街门店,全面推行城市综合管理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五长制”。

街长由全区11个街道和解放碑CBD管委会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检查考核、推进实施全街城市综合管理各项工作,督促指导责任街区路长、巷长、楼长、店长开展工作。

细分来看,在主次干道、窗口地区实行路长制,由各街道办事处、解放碑CBD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主要负责监督责任路段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在背街小巷实行巷长制,由各街道办事处、解放碑CBD管委会机关干部、社区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解决责任区域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问题;在居民社区楼院楼栋实行楼长制,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担任,主要负责宣传、劝导、督促、协调、解决楼宇及周边的城市综合管理问题,对责任楼栋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牵乱挂、乱倒乱扔等问题进行监督、劝导、督促整改;在临街门店实行店长制,由门店经营者或企业负责人担任店长,主要负责责任区域内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落实门前承包责任。

② 街长由全区11个街道和解放碑CBD管委会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检查考核、推进实施全街城市综合管理各项工作。

问:如何开展“五长制”?

答:通过马路办公“一刀一刀切”问题

陈敏尔指出:“管理城市的人,办公室应该在马路上。”

所谓的城市综合管理“马路办公”,就是要深入一线及时发现掌握问题,现场研究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工作是开展“马路办公”工作的重要延伸。

以“五长制”为载体,渝中区在精细管理中催生更多细分服务,不因包容城市生长而掩盖问题,把合情合理的要求与做法予以明示,把不能触碰的底线红线醒目标识,在“人脑”之外找到智能化管理的“外脑”。

如嘉陵江餐饮渔船取缔工作复杂,街长、路长亲自挂帅,仅用一周时间就成功取缔一家,另外两家也有序推进。

如协信公馆沿线餐饮门店占道经营严重,对执法工作抵制情绪大。分管路长立即召集各经营门店负责人,在马路边召开“谈心会”,做通了思想工作,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如针对深夜烧烤摊问题,大溪沟街道多次开展凌晨烧烤摊整治活动,目前夜间路边烧烤摊已基本消失。

如群众反响比较强烈的“僵尸车”现象,多名路长、巷长在巡查中发现,次干道、背街小巷存在不少的“僵尸车”,严重影响市容环境。针对此问题,上清寺街道通过联合交巡警开展专项整治,共清理各类占道“僵尸三轮车”24辆。

如嘉陵江边非法种菜问题屡禁不止,经过联席研究,决定投入资金购置花草种,播撒2000余平方,在美化堤岸的同时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辖区部分围墙、院坝破旧,街道采取建成涂鸦艺术墙、文化健身点进行提档升级,得到居民群众好评。

如大溪沟街道整合楼长力量,以楼长为骨干,成立了9支450人的居民志愿者队伍,坚持全天候开展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是“想”出来的,城市美好却是“干”出来的,政府、社会、市民协调协同,成就了一个个体现城市温度、释放善意的管理举措,渝中区城市管理者以开放的胸怀让社会治理创新走上“多点开花”乃至“百花齐放”的轨道。

③ 在主次干道、窗口地区实行路长制。

④ 在背街小巷实行巷长制。

⑤ 在居民社区楼院楼栋实行楼长制。

⑥ 在临街门店实行店长制。

问:“五长制”的作用在哪儿?

答:看得见、看不见的短板一并消除

“轨道公司说这棵树若被大风吹断,会影响到轨道的运行……下面居民的雨棚也有被砸坏的危险,目前还未处理。”7月8日上午10时许,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党工委书记艾正兵的手机微信“城市管理工作群”里,弹出一张树木倾斜在轻轨二号线轨道上空的图片和一条新消息,发信人是桂花园社区工作人员罗旖旎。

正在中山四路“马路办公”的艾正兵当即把信息转到街道城管科,要求去现场查看并反馈情况。当天下午消息传回,树木已进行了有效加固,并增派了现场巡查人员。

处理这次问题,艾正兵和罗旖旎各有另一个身份——前者是上清寺街道“街长”,后者是桂花园社区的“巷长”。

类似的场景在渝中区经常能看见,这体现了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在本质上是一种角色回归——从管理转向服务,把“运动式管理”变为规则化、常态化管理服务。

渝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居民发现主次干道两旁有枯枝死树,可以向该路段路长反映情况;小区里有随意张贴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可以向楼栋楼长提出。一旦处理不及时,结果都会计入工作台账,各街道办事处、解放碑CBD管委会均建有内部督查考核机制,实行月考核、月排名、月通报,促进“五长制”落地见效。区城市综合管理考核组将把考核结果纳入区委、区政府综合考核运用,并对工作开展好的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对渝中区而言,城市管理就像箍木桶,通过开展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工作,消除短板只是第一步,不断扎紧才是贯穿始终的。短板有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补齐表面的短板后,弥补深层次的短板,则是更艰难也更重要的一步。

围绕大城智管思路,“五长制”将着力在“短期治脏、近期治乱、中期治差、长期治理”上下足“绣花功夫”——所谓“短期治脏”,就是聚焦垃圾乱倾乱倒和清扫收运不力等问题,抓紧营造干净卫生的城市环境。所谓“近期治乱”,就是聚焦车辆乱停放、摊点乱摆及旅游秩序乱象等问题,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构建清爽有序的城市管理秩序。所谓“中期治差”,就是聚焦市政设施老旧、园林绿化老化、社区环境品位不高等问题,利用3—5年扎实推进城市容貌和绿化景观提升,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所谓“长期治理”,就是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

实践证明,经过两个月探索,全区道路清扫保洁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完成绿化改造提质3.7万平方米。市容更加干净整洁,管理更加井然有序,城市面貌更加靓丽。下一步,渝中区将继续推动“五长制”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切实提升母城的颜值和气质。

编后语:渝中区是全市区情最特殊的地方,市委市政府以及诸多市级部门均在辖区内。作为老市中区和老街区,其城市管理也必然面对各种最为复杂的社会情势。不过目前,“五长制”正深深扎根于渝中区的每一平方米土地上,并形成一种常态化的社会秩序。最可贵的是,社会秩序但凡成为常态制度,这种制度对辖区所有单位、所有人均存在普遍的约束力,不会因为人的流动变迁、人的身份差异等因素而发生变化。这样的常态运行,正是我们的城市管理所需要的。

猜你喜欢

路长渝中区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重庆渝中区政府与区块链企业合作打造食药品追溯平台
重庆市渝中区传统风貌片区发展思路浅议
浙江:启动建立路长责任制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剩余空间利用研究
重庆渝中区城市空间精细利用综合体系构建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脚比路长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