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教历史街区新旧建筑的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2018-09-01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新旧有机历史

(1.西南科技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2.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经济学院 四川 眉山 620860)

“城市双修”的提出,使城市建设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过渡,并以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建设重点。在此时代背景下,历史街区的建筑保护与更新成为城市重要建设方向,如何使历史街区中新旧建筑的关系相对平衡,又能适应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关键要点。本文以有机更新理论作为理论指导,结合成都市大慈寺宗教历史街区的实践项目,探索出适用于宗教历史街区中新旧建筑的有机更新策略,并为类似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新思路。

一、有机更新理论的基本认识

(一)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

为适应于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吴良镛先生在对中外城市规划建设历史以及城市规划理论的充分认识理解下,在北京旧城和我国其他城市规划建设实践项目的研究基础上,融合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有机思想,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认为从城市到建筑的设计都应从大空间到小空间、从整体到局部、自下而上之间有机联系融洽共处,对于城市的保护或更新都必须与原有的城市肌理结构相呼应,在规模及尺度符合的前提下,探索一种在文化、空间、生态以及视觉上以及和谐发展的更新方式[1]。

(二)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

“有机更新”的核心原则是以目的性、科学性的方式,可持续的更新城市中与当今社会城市发展相矛盾的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形成一种具有秩序感和平衡性的城市结构框架。

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城市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生活与工作的空间载体,整体空间与各个局部空间应由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紧密联系,体现彼此相关联的有机性,组合成一个有整体秩序感的综合体;

城市肌理的延续性——城市的图底肌理与自然界生物体的新成代谢原理一致,同样需要可持续的更新迭代发展,保护更新方式应以有机性、与原有城市肌理相符的协调性为前提;

更新过程的持续性——城市的更新应遵从其内在的规则和变化,以—种有秩序的方式逐步有序的更替发展。它既不是大规模的拆建,也不是单纯的保护,而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适时的“引导”[2]。

有机更新理论是以保护、整治与更新相结合作为出发点,通过“点、线、面”有序组织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它有别于以往的传统改造手法,是一种适用于“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更新改造理念,并被广泛接受且付诸于实践的保护设计方法。

二、案例研究——以成都市大慈寺宗教历史街区为例

(一)大慈寺宗教历史街区发展状况

街区位于成都市区中心地段,建造于魏晋时期,现存诸殿为清顺治至同治年间陆续重建,毗邻于商业中心圈春熙路和红星路商业区。大慈寺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以佛寺文化、市井文化及商业文化等多元民俗文化融合的宗教历史街区,红墙内是香火盛旺的佛教宗寺、红墙外是喧嚣于耳的凡尘俗世。正如对街区进行更新设计的建筑师郝琳所说:“大慈寺的核心位置和文化维度,也引导我们去理解,在任何文化中,神圣和世俗是统一体的不同方面。[3]”

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街区内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商业动态已不复往日繁华,历史传统街区矗立于现代城市格局中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存要求。因此,大慈寺街区于2005年启动改造性修建,但由于缺乏对历史街区与城市空间整体性的研究,采用已不能与当今时代相符的传统改造手法,使得改造初期形成的仿古街巷全部拆除。而后调整设计手法,引入“有机更新”概念,从整体性、有机性、持续性出发,逐步形成以宗教名胜大慈寺为中心,以广东会馆、欣庐等传统建筑为社会生活记忆载体的新型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融佛教文化、民居文化、商贸文化于一体,兼具老成都“寺市合一”的别样风情与新时期“三圈联动”的发展潜力[4]。

表1 受访者对大慈寺历史街区的满意度

笔者通过现场调研、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分析研究了游客和本地居民对改造后的大慈寺历史街区的满意程度(表1)。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大慈寺街区的改造是被现代社会所接受的较为成功的案例,特别是对街区建筑群体的更新形式普遍认同。

(二)大慈寺历史街区新旧建筑的有机更新

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建筑是承托历史发展的载体,是集于经济、宗教、技艺、历史等各种要素的传承体现,它既代表着不同环境、不同文化交织下的文脉和条件,也反映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以建筑作为更新的脉络,就为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历史建筑的整体更新

从“有机更新”的思想出发,更新融合和保护性的利用了大慈寺历史街区现存的六处历史建筑。

大慈寺作为千年古刹佛寺建筑在历史街区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且保存较为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因此,通过“整旧如旧”的整体更新手法,修葺加固原有的结构框架,对内部的壁画、浮雕等文化遗产进行修复,再现千年佛寺的历史面貌。

而广州会馆、马家巷禅院、笔帖式署和欣庐作为民俗建筑,在原有建筑形态、空间结构和装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整体修复;平衡历史建筑与现代功能需求的冲突,以保证历史建筑完整性与原真性为目的,置换为满足现代使用的建筑功能,形成“既旧又新的建筑”。

2.新建建筑的延续更新

街区内新建建筑的建造使用现代语言延续传统建筑形式,以川西平原地区的传统建筑特征作为创新要点。对其屋顶表现形式、构筑物、色彩、材料等元素进行了呼应设计,同时也兼顾到现代商业运营的需求及未来的发展变化。不仅要体现传统肌理的延续性,也需要体现建筑更新的持续性,更新创建出符合“未来的传统”建筑。

屋顶——以川西民居建筑坡屋顶及佛寺建筑悬山屋顶作为设计原型,新建建筑以丰富屋顶层次作为设计重点的同时,并以现代简约的直线线条更新传统的曲面屋顶;加大民居建筑特有的深挑檐和屋顶坡度,形成的灰空间为现代商业生活提供阴凉休憩处。

山墙——适应于潮湿炎热地区的木穿斗结构和编夹壁墙构成的山墙面是川西建筑的显著特征,新建筑通过演绎的手法,具有韵律感的排列栅网格来延续川西建筑山墙的特点,使其产生半透明灯笼般的韵味。

色彩——新建建筑的屋顶以深青色与大慈寺屋顶色彩形成呼应,建筑主体则使用深褐原木色,配以透明玻璃穿插,整体色彩和质感呈现出川西建筑的朴素淡雅;大慈寺因其处于整个历史街区的核心位置,以红色外墙面作为空间划分,从而与周围新建筑形成视觉上的对比,突出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材料——为了体现川西建筑木结构的轻盈感,采用现代钢结构更新替代了传统穿斗木结构;屋顶以陶土机制瓦铺设,屋檐下运用了复合木材形成山墙栅格与夹层空间,配以符合现代商业空间的大面积玻璃幕墙,用现代穿插古典的手法体现建筑的灵动感。

新建筑是以现代的手法传承历史建筑,是在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的更新转化,不是一味的进行仿造,而是重构成新的艺术形式。

3.大慈寺历史街区新旧建筑的融合发展更新

太古里的新建筑群是城市宏观和微观街区的过渡形态,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图底和都市聚落群体的角度来设计的。因此,以重构的建筑肌理烘托出红漆围墙内的大慈寺的核心地位。

其余五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川西民居建筑,在对其进行修缮更新后,赋予其新的建筑使用功能,融于新建建筑群体中。如广东会馆现作为展览会所和品牌活动场地;笔帖室则成为了新建酒店的入口门厅;明朝的惜字塔被完整移至大慈寺与太古里之间的漫广场,作为新旧建筑进行对话的契机[5];欣庐等私家宅院则被新的建筑群落所包融,其功能体现了成都的民俗文化。

街区的新旧建筑软化了分割界限,使其在一个空间内相依相存。由历史的基因和沉淀演绎出新生活中富有韵味的片段,并将历史文化的价值和保育思想投射到未来的发展之中,充分体现了有机更新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6]。

三、宗教历史街区新旧建筑的有机更新策略

(一)建筑功能的营造更新

历史建筑应根据其历史地位、历史文化的不同,所采取的更新方式也应有所差别。对于具有代表意义的文物历史建筑,应采用“整旧如旧”的整体修复手法,重现历史场景;对于质量较好的民俗建筑,采用主动式保护,对其进行修缮再利用,置换其建筑功能以适用于现代的需求;新建建筑不仅要注意自身的使用功能是否满足历史街区的需求,还要处理好与旧建筑在整体空间上的过渡,保证城市空间的整体性。

(二)建筑构筑的形式更新

从历史文脉肌理的延续性出发,以形成具有历史底蕴又符合现代文化的历史街区为目的。新建建筑和需修缮建筑应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融合当地的历史肌理和社会元素,在材料、技术、色彩或整体风格上进行有机更新,用历史形式和现代技术,创造出属于此时此地,而非“千面一建”的建筑群体。

(三)建筑场所的共融更新

历史建筑或群体,由于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场所精神,给现代人带来特殊的人文感受和历史回忆。因此,对于不具备现代功能价值的历史性废旧建筑,应从人文价值入手,利用其特有的环境和氛围,使其在新的环境下焕发新的光彩;用现代的空间观念使新旧建筑与空间融为一体,体现出更新过程的持续性[7]。

四、结语

历史街区是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而历史街区中的新旧建筑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更新保护尤为重要。笔者研究了有机更新理论在成都大慈寺历史街区中的有效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宗教历史街区的新旧建筑应从功能、构筑、场所方面进行更新建造。本文旨在为宗教历史街区的新旧建筑有机更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但其中某些观点只是一些探讨,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修正。

通讯作者:李长奇

猜你喜欢

新旧有机历史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耕读事 新旧人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新旧全球化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
新历史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