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2018-09-01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6期
关键词:产权交易产权交易

(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 贵州 贵阳 550081)

一、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起源与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孕育了产权市场,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产权市场服务于要素流转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逐步完善,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流转提供综合性、规范化的服务,它可以分为狭义的产权交易市场和广义的产权交易市场。狭义的产权交易市场是指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营性交易场所,是有形市场,具有从事产权交易及相关服务的资质。广义的产权交易市场是对市场运行规则、市场服务、交易标的及交换关系等进行的加总。本文中产权市场属于有形市场的范畴,是各地提供非上市非公众企业的产权交易及综合性服务的场所,是狭义的产权交易市场。

(一)产权市场的起源

产权交易市场的起步阶段是在1988年至1989年。从1988年5月首家交易机构成立,截止1989年底,全国范围内共有超过20家产权交易机构正式挂牌成立,产权交易机构在国有产股权转让、合理配置资源、改善企业经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阶段是在1992年至1998年,这一时期,党的十四大作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目标,市场经济得以发展,企业活力增强。1995年至1996年初,国家国资管理局和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加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为产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法规支持。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如沐春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自有的省级、市级产权交易机构,推动各地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兼并重组。1998年至2002年,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停滞,产权交易多以各地政府下发的行政指令进场交易。从2002年至2012年,是产权交易行业探索业务模式和规范发展的时期。2002年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了进场交易的要求。2003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联合财政部颁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业内称3号令),健全了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制度规范。这一阶段,全国省级机构达到30家,其余产权交易机构共有160多家。随后,产权交易市场逐步规范发展。国务院国资委于2007年明确提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要遵循“应进必进,能进则进,进则规范,操作透明”的十六字原则。2009年《企业国有资产法》出台,规定国有资产转让必须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开展。2011年、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接连组织开展各地产权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工作,旨在防范风险、维护稳定。至此,产权交易机构从1988年首家建立到2012年的规范发展,历经24年,规范、有序的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基本形成,肩负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历史使命,具有适应和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培育和发展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建立这样的组织一方面是能够更精准地向各地交易机构宣传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汇集发布行业发展数据和信息,组织调查和研究探索行业的发展路径和功能作用、体系机制等,另一方面可以协助国务院国资委等政府有关部门监督全国国有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督促各机构开展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时做到阳光公正,还可避免同行间不正当竞争,发挥自律性管理作用。为满足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和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之需,2011年2月,全国产权协会应运而生,作为国家一级协会,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它的成立对全国产权交易行业的行业自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权交易资本市场

2013,第三届中共中央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新一轮改革。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明确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产权交易机构开展国有产权转让的要求更高,各地交易机构所面临的市场化竞争也愈发显现。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中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支持符合法律法规的企业应当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以公平的市场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实现国有资本的转换,实现将国有资本用于更多需要的领域和行业”。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产权交易市场定位为和证券交易市场一样的资本市场。可以理解为,非上市企业或公司的国有产股权和国有资产要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2016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32号令,即对国有资产交易的监督管理,要求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企业增资、企业资产交易等要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尤其企业增资扩股业务和资产交易业务进入产权市场的要求更加明确,32号令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产权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规范。至此,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是资本市场,既要参与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还要匹配市场融资、资产配置、产权流转三大功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现状

据全国产权协会统计显示,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国产权交易行业包括交易场所近70家,咨询服务类公司30余家,加上其他会员单位,纳入全国产权协会进行统计的机构共计130余家,共开展了包括企业产股权类、实物资产类、公共权益类、金融资产类、技术产权类、文化产权类、环境权益类交易业务,以及企业增资(融资)服务等在内的多种业务,涉及交易金额合计达7.9万亿元。十八大以来的6年,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组织开展的各类产权交易业务累计成交金额突破26万亿元。2012年-2017年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年度业务交易额变化趋势如下图:

2012年-2017年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年度业务交易额变化趋势图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产权交易机构有500余家,产权交易机构所属经纪会员2100余家。全行业从业人数近3500人,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82%,呈现较强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特征。事实证明,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在市场化配置资源和各类要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要素资源的高效流转和配置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服务。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一)地区发展不均衡

从成立到发展,产权交易机构已遍布全国各地,但各省、各地区的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并不相同,北京、天津、广州、上海四个地区的产权交易所(即北京联合产权交易所、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因地处经济发达地区而较活跃,产权交易总量占据全国总量的五分之四以上,其中,北京联合产权交易所、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2017年年度交易额均大于1万亿元,在年度全国产权交易总量中占比82.5%;江浙一带的产权交易所借力上海自贸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等优势发展较快,开展的类金融业务和类投行业务较多,其中,上海、天津的产权交易机构年度交易额均处于产权交易业务总量第一梯队,重庆、成都、武汉作为内陆经济核心区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产权交易总量较大也相对活跃,而其他地区的产权交易机构所开展的项目大部分为政策性、规范性操作的项目,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交易规模和发展程度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着明显差距。全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地域发展程度不均,交易额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集中,相对落后地区的产权交易机构综合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导致项目进场、成交、增值情况相较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交易机构而言有一定差距。全国区域性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市场化程度差距仍较为明显。

探索与思考:产权交易机构之间要加强各省之间、不同地域间的互联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以信息发布系统、交易监测系统等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为重要载体,打破“各自为政、系统不通”的局面,建立开放、合作、共享的市场网络体系。通过打造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推动全国性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功能完善、资源要素合理高效配置、产业转移和优化升级。

(二)内陆欠发达地区产权交易活跃度较低

目前,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总体为东部比西部发达,南部比北部发达的格局。其中,东北部,以北京为中心,延伸河北、天津一带,作为政治中心,经济较发达,市场形态更加完整,产权交易相对活跃。沿海地带,金融业较发达,特别是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运营,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的搭建,以上地区的产权交易机构可以利用进出口贸易、高效运转的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提供跨国跨区域并购服务和投融资服务。西南主要以成都、重庆、武汉三地为主要经济中心,工业及服务业也较为活跃。以上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均较快,区域内的企业并购重组、产权交易、投融资服务需求较大,产权交易机构作用较为明显,交易量也很可观。而其他地区,如甘肃、贵州、广西等地,主要以当地国有企业的资产交易、产权转让等为主,国有企业进场以政策性项目居多,买卖双方活跃度较低,相对市场化的投融资需求较弱,股权流动较疲乏,这些地区的产权交易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作用的发挥还不全面、不明显。

探索与思考:内陆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分析所在地的产业特征,以及所在地的企业分布情况,挖掘企业产权交易的潜在需求,以自身的规范化优势和经验优势吸引项目源。一是针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对已有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资产交易等应尽可能争取进场开展。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也要注重为非公产权交易、非公企业发展服务。二是针对有可能突破的交易品种,如租赁权、经营权交易,要利用平台信息发布、吸引投资人、发现价格、项目增值服务等优势吸引进场。要把产权市场打造成为包括产股权、知识产权、技术产权、文化产权等在内的各类产权流转大市场。三是尽可能开发非国有经济的产权交易,如民营企业的产股权流转、资产租赁等,民营经济资源丰富、业务量大,可以遵循国企混改这一主要目标,施展产权交易机构的桥梁作用,促使有实力、有能力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联姻,使之成为扩大交易业务的契机。四是在已有业务基础上,与发达地区产权交易机构加强沟通联系,建立业务支持、服务扩展、人才交流等机制,将领先交易机构的经验、方法等融合在一起,以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三)创新仍有空间

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交易和服务平台,既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但以往通过授权交易收取服务费的简单运营模式正不断受到来自投行、银行、券商等其他投融资机构的冲击。这些投融资机构通过综合性的投资咨询、融资配套服务,将整个交易链条的前端、后端紧紧攥在手中,产权交易机构如何将业务领域延伸到交易流程的前后端,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换言之,就是要把信息披露、价格发现、要素流转等传统的业务延展到广泛权益交易、综合融资服务、高效产权流转等业务条线之上,向金融类业务方向创新。从一定程度上讲,产权市场基于产股权交易而提供的投融资服务,虽然已有多年经验积累,但与资本市场的各项标准和功能相比还有差距,仍有广泛的创新空间,还需积极争取。

探索与思考:产权交易市场,应充分整合资产资源、放大投资者范围、对接各类金融端、借用互联网,配套综合服务等路径,打造自有资本市场业务生态圈,探索信息汇聚、政策研究、企业和机构各方资源的相互渗透、交叉补充的融资服务模式,为包括非上市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专业化、集成化、金融化投融资服务,建立银行及证券市场之外的新型投融资模式,以及能为民间资本、社会资源和金融资产提供阳光化服务的平台和渠道,为更好实现广大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以及更多资本市场服务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应注重延伸优化服务链,积极引入投资者,做大做优买方市场,为各类投资人提供参与资产交易、资本投资、战略投资、产股权流转、并购重组、混合所有制发展提供信息披露、政策咨询、方案设计、组织推介、投资融资等全面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另一方面,还应当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大浪潮,探索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包括线下“服务咨询、项目商洽、方案设计”等与线上“项目推荐、报名登记、信息披露、网络竞价、结算价款”等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实现以“互联网”推动产权交易开放、规范、高效发展。

(四)专业人才匮乏以及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

产权交易行业性质特殊,涉及业务已从传统政策性要求进场的业务转变为具有市场化竞争性的业务,服务功能也从流程性规范服务转变为投资融资等具有个性化需求的咨询配套服务,不可复制或模仿,缺少行业的标杆做法或可借鉴经验,需要既懂管理、又懂业务、具备实操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在资本市场各领域都存在巨大缺口。除专业人才匮乏之外,因国有企业自身特点和国有产权交易的特殊要求等多方面的原因,全国产权交易机构的人才激励机制一直未能实现突破,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发展。

探索与思考:产权交易行业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人才作用犹为重要,根据国有企业实际情况,需要积极尝试人才激励机制的创新与突破,满足高素质人才、复合型人才、核心人才的需要,使这类人才的职业发展不仅体现在岗位的晋升上,还要体现在薪酬激励上,不断强化和提高产权交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既要增强他们的专业能力,鼓励他们为市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得到合理的报酬,还要通过与银行、投行等机构的薪酬进行对标和参考,摸索一套适合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发展的薪酬激励机制,让薪酬发挥吸引力从而广纳良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权交易资本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产权交易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为是否能够真正发挥资本市场的各项功能,特别是要发挥好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在要素流转、资源配置、融资配套服务上的重要作用,既要改变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状况,又要打破“地方为主、各自为政、参与人少、竞争不充分”的局面,更要突破传统授权交易收取服务费的业务模式,加大创新空间,对接金融服务全链条,缩小与投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业差距、服务差距、人才差距等等,使得产权交易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和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产权交易产权交易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产权导刊》编委会
吉林省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大宗交易
惊人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