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素材与核心素养关系及应用策略研究
——以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

2018-09-01曹雪丽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教材

曹雪丽

(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广东 佛山 528000)

2017年8月,教育部教材局在强调“部编教材”意义时又明确指出了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强调教材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易教利学。三是强调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1]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该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解读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2]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强调操作性、技术性、应用性与示范性,因此教材中需要通过大量的文字素材来承载教学内容。那么,选择哪类题材的文字资料才能契合“三个原则”及“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呢?中华传统文化素材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智慧,如果学生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通过对这类素材的获取、加工与表达的过程,达到将其内化于思想深处,当然是一个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好方法。

一、传统文化素材选题与学科核心素养关系分析

(一)学科知识体系与传统文化素材特色对应关系分析

根据《广东省义务段课程指导纲要》对小学信息技术的知识框架体系的建构[3],教材编写小组将学科知识体系与传统文化素材选题的特色关系进行了分析。

传统文化素材的选题是在尊重学生年龄思维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各模块知识体系的特色而确定的。例如:教材三年级的知识体系以金山画王与Windows画板两个软件为主要内容,《山海经》的神话特色及《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故事,可很好地为画图作品的创作提供丰富素材与想象空间;四年级是学习办公软件,在运用各种加工、处理与表达信息的过程中,正是对挖掘《徐霞客游记》中的科学探究态度、坚持精神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等品德的一条天然的内化渠道;五年级学习动画制作,选题是十二属相的中国智慧,一个个耳熟能详又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故事,既可从创作源于生活上做好保证,又利于从其中表达的中国智慧上为创作选定主题;六年级教材的知识体系是Scratch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带给学生最重要的是思维习惯的养成,因此,教材中素材的选题锁定了《道德经》的九句充满哲理性的名句,引导学生一方面关注规律,另一方面懂得哲学地评价与思考“什么是规律,为什么要遵守规律”的问题。

(二)传统文化素材内容的呈现特色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在他的讲座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话:“核心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因此,厘清各年级传统文化素材呈现特色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参见表1),会更好地帮助理解素材选题的意义、加深对核心素养深层理解,并对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帮助。

二、素材内容特征与应用策略分析

(一)《山海经》中异兽素材在绘画软件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异兽素材的特征:三年级教材的四格漫画中,取用了《山海经》中的如穷奇牛、夫诸等神兽作为故事主角,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呢?《山海经》是一部奇书,也称它为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殿堂级作品,它有着“史地之权舆,神话之渊府”之称,书中描绘的奇幻人神、异兽、鱼鸟等形象是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创意源泉。[4]学科知识框架中金山画王及Win⁃dows-画板的学习特色之重点之一正是激发想象力,这些素材恰好可以与之呼应。

2.应用策略:发散思维情境创设策略。四格漫画中异兽本身的神化色彩与漫画的童话表现手法相结合,适合在教学过程中用于创设大胆想象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思路导正在大胆想象与创新上。

(二)徐霞客故事素材在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徐霞客游记文字材料特征:《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一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所留下来的重要著作,其文中所反映的是徐霞客独有的爱国方式、勇于探究的精神及坚强的毅力等,其内容生动、教育内涵丰富,在学生对文字处理与工具学习的过程中,易于通过学习技术引发的信息意识培养,达到被文章中内容所感染的育人效果。

2.应用策略:一是技术学习与文字素材意义相关联的“立德树人”策略。在这部分内容学习时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使学习的技术操作与理解、分析、抽象文字材料本身的教育意义相结合。”例如:教材中文字编辑功能这节课的知识学习中涉及字体、字号、颜色等内容,教材选择的文字材料是“徐霞客论证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这部分的故事,文中突出的是他的探究精神,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字体、字号或字体颜色等技术手段的使用,突出表达探究精神的关键词或句子,那么无疑是润物无声的契合。二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学习策略。软件学习的能力培养是这部分内容的另一个重点,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合理、高效的学习资源。例如:微课资料、教学资源网站等是提升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以及过程与方法目标得以落实的关键。

表1 传统文化素材呈现特色与学科核心素养关系分析

(三)十二属相中国智慧素材在Flash动画创作教学中应用策略

1.十二属相素材的特征:耳熟能详又极富哲理性的生肖故事既与每位同学的生活紧密相关又朴实、生动、有趣,可为Flash动画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空间。如何通过动画学习去创作能够表达其寓意的动画形象呢?相关的故事文字素材充满了创作的灵感启迪点。

2.应用策略:一是基于思维导图分析的信息意识培养策略。动画创作中角色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创作时需要引领学生从文本素材中抽象出关键特征,再通过想象进行设计。例如:教材中第七课《知错就改的蛇——Flash图层的综合应用》,创编活动的要求是通过阅读关于蛇的故事,将诸如蛇的外形特征、身体的颜色、生活的环境、它被玉皇大帝选为十二属相的原因,填写在思维导图中,并手绘蛇的新形象。通过思维导图的形成,既可以在获取这些信息的过程中自然培养信息意识,又是生成创作灵感的源泉。二是基于关键词的创新设计策略。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是设计的依据,学生可从这里出发通过大胆的想象将自己的想法借助角色形象设计表达出来。

(四)《道德经》名句在Scratch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道德经》名句的儿童化表达为基础的思想性特征:《道德经》名句的哲学性对小学生来说是深奥、晦涩的,如何能在小学生的心中引发感触呢?教材编写中采用了四格漫画情境故事、《道德经》名句与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将深奥的哲学道理儿语化,并以此为引领将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思维能力提升到思想层面的教育。

2.应用策略:一是以四格漫画与《道德经》名句结合的立德树人策略。本册是以老子与Scratch小猫为主角的时空穿越四格漫画故事开始的,而且还精心选择了与漫画内容相关联的九句《道德经》名句。如“水利万物而不争”“道有序”“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等。既有大胆的故事想象力又有严格的对规律进行解读与思想引领的内容,为创新与守道指明了方向。二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计算思维初步养成策略。周以真教授指出:“计算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种产品。”程序设计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任务,从广义上的逻辑思维泛指掌握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5]因此教材中的各节内容紧扣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例如:第一节造型与外观指令中分析宝石变化的规律与原理、第二节神牛寻找水源——角色定位与平滑移动中分析神牛移动的规律与原理、第三节老子乘坐时光机——重复执行控制命令中分析日夜交替的规律与原理等内容,其实质是与计算思维课程目标紧密相连的。

三、结束语

基于传统文化素材与学科核心素养思想为指导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创新编写其主要目的如下:一是挖掘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素材的教育价值,贯彻“立德树人”理念。二是教材注重用情境故事的童话表达与传统文化素材结合的方法,在创新能力与思想高度上双重突破,导正教材使用方向。三是教材内容呈现方式让学科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培养更加显性,对突破现有小学教材仅重视技术操作与方法的现状做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总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立德树人”与学科核心素养相融合的道路光明宽阔且任重道远,本文选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少部分内容做了些研究,还有众多的素材可供选择、也一定存在更适合学科发展的教材呈现方式值得探究。▲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教材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