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服务创新创业的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8-08-31张文莲赵飞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共享平台创新创业武汉

张文莲 赵飞

摘 要:本文以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例,介绍了平台服务创新创业的现状、服务创新创业的措施,分析平台服务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平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武汉

中图分类号:G250.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3-0204-03

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当前,武汉创新创业的浪潮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做好“双创”工作,对武汉培育发展新动力、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随着“双创”工作的深入开展,“双创”队伍的不断壮大,“双创”群体对科技信息资源必将有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需求。本文将以武汉市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为例,从平台服务创新创业的现状、服务创新创业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找出平台服务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平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平台服务创新创业的现状

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務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为武汉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全市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供服务的文献检索平台,是促进全市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利用,实现武汉科技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重要载体;是完善全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武汉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武汉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国家创新城市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该平台是省市共建的三大平台之一,由武汉市科技局主管,湖北省信息研究院提供科技信息资源支持,我中心负责承担服务平台的建设、日常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中心站设于我中心,下设孵化器、科研院所、企业等46家服务分站。

1.1 数据资源的整合

平台整合了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国研网数据、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NSTL)、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数据、Dialog国际联机检索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数据资源,以及我中心所有可对外服务的优势资源,企业科技人员可以从平台上免费查阅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成果、标准、产业政策研究、行业发展动态等不同类型的科技文献。平台数据资源在企业发展策略制定、科研项目申报、技术研发、成果鉴定、专利申请、制定技术规程、标准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平台中心站现建有电子阅览室和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场地面积107平方米,30余台电脑可直接登录平台数据库;文献阅览室面积近300平方米,内有400余种科技期刊,60余种各类报纸,近22000册各类图书。截止2016年12月,全市平台服务分站达到46家,场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已形成1个中心站与46家分站为辐射点的1+N型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体系,覆盖了包括远城区在内的所有武汉市的13个行政区域。

1.2 数据资源的利用

平台立足于全方位服务创新创业,资源使用对象90%以上为“双创”科研人员。从平台区域分布来看,洪山区平台分站分布最密集,企业使用平台数据资源渠道最便利;从平台数据库使用情况及下载信息来源来看,万方数据库近3年来的下载量较低,均在10000篇以下;维普数据库近3年来的下载量有所波动,平均每年的下载量约为46000篇;国研网近3年来的下载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通过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原文请求服务、全文检索服务等形式,平台每年为4000余家企业提供免费科技信息资源服务。依托平台资源,支持企业申报科研立项、开展技术研发、开展新产品认定、申请专利等达2000余项;支持多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制定技术规程、标准、发表论文(专著)。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近20000人次到平台站点访问平台,2016年,平台中心站与各分站文献下载总量为80余万篇。

以平台中心站为核心,以服务分站为辐射点,将服务范围拓展到全市科技产业园区、孵化器以及企业中,为更多的创新创业群体以及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已经成为平台服务的最大特色和亮点。平台分站数量和服务覆盖范围均有了量和质的突破,辐射面不断扩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平台建设管理逐步规范,在增强科技创业园区服务功能、推进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平台服务创新创业的举措

平台为公益服务平台,免费为全市科技创新企业群体、科研人员和科技爱好者提供涵盖各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国家政策法规、行业发展趋势、科技成果、技术需求、企业管理等内容的信息服务,开展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全文检索服务、增值服务、定题推送服务、原文请求服务、文献传递服务等服务形式。

2.1 搭建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全市科技资源高效配置

平台中心站位于我中心,建有电子阅览室和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可供读者直接接访问平台数据库资源,进行文献的检索和下载;文献阅览室则为读者提供了纸质版期刊、报纸和书籍的查阅场所。为了规范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中心站还成立了专门工作队伍,制定了统一的形象牌、数据库展示牌、平台宣传文字,以及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等。各平台分站按照《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划分服务场地面积、开展场地布置、配备管理人员、配置计算机和打印机等设备,中心站依据申办条件进行验收。

2.2 大力推进平台分站建设,完善全市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分站建设以孵化器或企业为主要对接点,一是通过在孵化器内建设平台分站,主动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资源和服务,提升了孵化器自身的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水平,加强孵化器的科技信息服务能力;二是主动对接武汉市的“青桐计划”,将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写入《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特区认定和管理规定(试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科技信息服务,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平台分站的推广和建设,让更多孵化器园区、企业、科技人员等创新主体通过平台获得所需的文献信息和其他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完善我市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2.3 完善平台制度建设,维护平台的健康持续发展

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的建设原则,平台中心站制定了《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服务分站服务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服务分站申办条件》、《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服务分站验收标准》等规章制度。平台中心站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平台中心站管理人员通过“突击式明察、暗访”的形式,分批次对所有已建服务分站进行调研,检查平台日常运行管理真实情况,检验平台数据库资源的应用效果,了解创新创业主体对科技信息资源的需求。同时认真落实“动态管理”制度,对存在问题的分站进行限期整改,对资源利用不充分的分站,取消其资格,以此来促进平台持续健康的发展。

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科技信息服务人员

中心站通过网络、媒体、政策宣讲、海报等渠道加大平台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公众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利用意识,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武汉市科技局官网等线上宣传方式,立体化展示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进展及服务功能。同时采取“科技信息服务进园区”等线下活动,不定期在多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面向企业用户开展业务培训,受到园区管理人员和创新创业人员的欢迎与好评。

2.5 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探索平台发展之路

目前平台已经建成了覆盖武汉市的科技文献服务体系,为提升平台的服务效能,平台中心站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多维度探索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平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并在建设平台的实践工作中进行检验,逐步探索一条可行的平台发展之路。

2.6 挖掘平台资源潜力,主动服务创新创业

为了更好的服务“双创”企业,平台不断挖掘文献资源的潜力,围绕创新创业,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探索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服务对象上,由原来只局限服务科技政府部门,变为现在服务孵化器、创业园区、企业等,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激发武汉市科技创新活力,凡属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认定之后的有效期内都可登录该平台,免费下载平台上的科技文献;服务内容上,由原来的查找和下载文献变为提供文献资源服务、软课题研究、文件起草、专题材料编制、期刊编制、定题研究、科技统计、科技宣传、科技查新等多项内容;在服务模式上,由原来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服务举措,大大提高了平台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武汉市改革创新、提升武汉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科技信息支持。

3 平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016年,平台中心站通过“突击式明察、暗访”形式,分批次对全市46家服务分站进行调研,检验平台日常管理运行真实情况。通过对与平台运行相关的基础条件、开放管理、服务成效等重要指标进行实地考核,我们发现,仍有部分平台存在“用而不全”、“全而不用”、“用建分离”等管理不到位、运行不规范的情况,管理缺失和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平台使用效率,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平台资源高效利用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管理者缺乏重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平台有丰富的国内外科技信息资源,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信息支持,在孵化器中建设平台分站还可以完善孵化器的服务体系,助力孵化器等级提升,但是很多孵化器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此形成足够的重视,将分站场地和计算机设备挪作他用,使得分站无法正常运行,不仅无法服务企业,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由于分站多数建立在孵化器和企業中,负责分站管理的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高低不一,不利于分站的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分站服务质量的提升。

3.2 平台覆盖面有限,应用动力不足

平台建成以来,中心站及分站以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布局开展服务。但考虑到为辐射更多园区企业服务,目前分站建设以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为主。截止2016年底,已建成的46家平台分站中,孵化器类分站达40家,占到总数的78%。但是以孵化器为节点服务的对象多为小微科技企业,其创新活力不足、创新层次较低。这些企业大多数开展科技活动前未进行充分的科技查新检索,技术创新科研方向不明晰,市场针对性不强,重复研究多,实效性差。严重制约了企业依托平台资源获取科技文献及市场信息,开展技术创新,产品改进、专利申请、创新决策以及市场开拓方面的积极性。同时,相当一批企业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和能力缺乏,企业对科技文献资源利用、科技查新对于提升创新效率,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缺乏了解等等。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企业对平台资源应用动力不足,平台功能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3.3 需求了解不多,主动服务不够

目前各分站的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仅仅停留在提供简单的信息查询服务,中心站的服务也多数停留在科技文献“坐等上门”的被动服务、传统服务上。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针对性调查活动不多,对用户的信息产品需求重点和热点等需求了解不清,同时主动协调沟通也显不够、主动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也导致提供的科技信息服务吸引力不大,与企业创新发展中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技术信息、专利信息、标准信息、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等大量信息需求脱节,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

3.4 平台宣传力度不够,服务能力不足

平台已完成在全市行政区域的布局,但平台宣传仅局限于全市的科技园区,孵化器以及分站内,宣传覆盖面过窄。近年来,虽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也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与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区紧密合作,提高企业对平台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从布局和宣传上,一定程度提升了平台运行效率。“青桐计划”实施以来,全市新增的16家平台分站中有10家位于大学生创业特区。尽管平台应用效果得到了大部分科研人员的认可,但还存在创业人员对服务平台的作用了解不够,企业对平台的功能理解不深,平台资源价值认识不足,平台配套服务不健全,平台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专业服务能力跟不上,对平台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不够的现象,导致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利用率有限、品牌效应不明显。

4 平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015年1月召开的武汉市委第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为武汉科技信息服务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5年9月,武汉获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城市,对武汉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也提出更高的服务要求。结合平台管理实践,借鉴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成功经验和做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 了解双创主体需求,拓展服务领域

从统计数据来看,在已建46家平台分站中,面向企业的分站对平台资源的利用率一直最高,这反映出创新型企业对于科技信息资源的需求更为强烈。“深度挖掘企业需求,为其提供目标服务,是实现科技资源有效使用的重要实践”。在主动摸清需求,强化专项调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议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发挥产业联盟作用,以创新型企业为龙头,聚集相关产业链企业设立服务分站,形成以点带面,带动平台资源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中的推广应用,这样既可以强化平台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实现平台资源就近服务、按需服务的目标,扩大平台服务领域的同时,又可以将平台资源与产业有效结合,推动产业联盟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开展技术创新,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有针对性地帮助相关领域内企业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目前平台资源需求的互动反馈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强化,建议同时做好“两个有效对接”即平台资源与创新创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以及平台资源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4.2 创新服务形式,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创新平台服务形式,充分分析创新创业主体需求,促进平台服务提质增效,要成为提升平台服务能力中心工作的新常态。一是围绕创新创业需求,通过多种途径逐步扩充数据资源,尤其加强国外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平台的资源供给及信息支持能力。二是省市联动,中心站和分站联手,加强文献资源深度加工,形成企业创新创业动态、重点产业发展动态等多层次的文献信息专题,定题服务、行业分析报告等,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主动推送服务;三是继续发挥各平台分站作用,强化结合行业特色开展文献二次加工、代查代借、专项服务等各具特色的分站服务;四是通过线上网站和线下馆藏文献资源结合,强化专利分析、新兴产业战略情报等个性化定制式服务以及产业专项文献服务与特色文献资源服务;探索平台资源移动终端服务等等,全方位提升平台的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层次和深度的拓展,对平台服务和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强化NSTL、Dialog以及中外专利数据检索培训等专业学习和培训力度,优先在孵化器或企业中培养一批能高效使用平台资源的人才,做到带动其他有需求的人员使用平台信息资源,在做好平台的延伸服务方面培养一批专门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科技信息特色服务与专业服务的人才队伍。

4.3 创新管理模式,助推平台健康发展

稳步推进服务分站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平台资源利用率,增强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实效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的建设原则,加强省、市、区协同配合,强化联动,通过共建共管,建立长效考核机制,促进平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省、市、区联手,加强平台信息资源整合,围绕平台服务模式创新与管理模式创新,展开多方面合作与交流,拓宽思路,共促发展。

同时采取分站站点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推进平台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加强宣传和落实《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优化《武汉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服务分站服务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及配套措施,逐步解决监督管理约束性不强、服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通过强化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探索末位淘汰动态管理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分站服务的积极性、增强服务的有效性。

另外,制定平台绩效考核标准,通过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对服务创新创业群体取得较好成效的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4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服务品牌

从提升武汉区域创新能力的高度,加大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宣传力度。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平台主网站进行专题推介以及依托微信公众号、QQ群等多种平台,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平台建设应用重要性等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地宣传和弘扬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念,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二是通过省、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联动,区域互动,中心站、分站联手,通过政策宣传引导创新创业企业依托平台资源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开展科技文献检索,规范创新活动,增强平台服务效应,在政府、创新创业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平台应用典型,形成良好品牌,以带动平台在全市范围的推广应用;三是加强平台推广应用先进典型宣傳,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激励、引导作用。通过系列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提高平台社会知晓度,突出公益信息服务品牌,提高平台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实现平台资源共知、共享,把服务平台建设成为真正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

5 结语

随着全国创新创业活动的持续开展,以及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的高涨,创新创业主体将对科技信息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科技信息资源真正有效精准地服务于广大创新创业群体,让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持续发展,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贺明,毛秋红.浅谈科技文献服务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撑作用.科技经济导刊,2016,(6):213,179.

[2]魏雨妍.科技信息平台服务和推广模式创新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4,(9):27-29.

[3]葛慧丽,吕琼芳.面向区域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发展思考.兰台世界,2011,(18):66-67.

[4]基于产业联盟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机制与建设对策[A].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南山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1.

[5]李辉.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研究与实践.情报科学,2008,26(7):1040-1044.

猜你喜欢

共享平台创新创业武汉
决战武汉
中企搭乘“共享平台”好出海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构建与运行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