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08-31王思源

艺术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无意识灵感

王思源

摘 要:无意识引发了创作联想,激发对《洞》这幅画的创作欲望。这也许是不自觉中的偶然流露。这是人发挥本能协调与互相迂回的补充,是“心手相师”,是梦幻与现实的结合。在“初不知”的创作中会有很多的“意想不到”。在永远无法塞满对欲望求索的心理状态中,体现着“洞”就是这寓意的象征。我的漆画创作完全出自不自觉因素,我尝试着挖掘漆画世界中蕴藏着符合现代人们审美情趣的形式美和自然美。

关键词:无意识 灵感 意向传达 特殊语言 抒怀潜兴 光与色 动与静

一、“无意识”引发了创作的联想——灵与性的碰撞

所谓“无意识”,是指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

1.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我的漆画作品《洞》,源自梦,源自生活,是生活启发了我,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对我的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的结果,是寻求自我确认的潜意识视觉展示。这也许是不自觉中的偶然流露。这是人发挥本能协调与互相迂回的补充,是“心手相师”,是梦幻与现实的结合。在“初不知”的创作中会有很多的“意想不到”。在永远无法塞满对欲望求索的心理状态中,体現着“洞”就是这寓意的象征。它会让人感到这“洞”的涵义。我的漆画创作完全出自不自觉因素,是出于无意识的原始冲动,“无意识”引发了我创作的联想。

2.灵感是一种提示和冲动

“灵”指灵感。“性”在此文中指理性。灵感是“指艺术在创作之际,似乎常有一种灵妙的提示与冲动,并作用于创作构思之间,就谓之灵感。灵感一般应在心理和生理达到谐和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冲动出的思维活动。”我的漆画《洞》就是在一种“灵妙的提示与冲动”下创作而成。画中的主角——脸谱,就是取它内在的一种精神。这是我一种难以控制的创作思想的灵动。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联想。”我还把它看成是一次抽象的寓意、思想的符号、精神的象征、情感的寄托。把《洞》这幅创作看成了是抒发自己主观情感和思维的工具,这是意识上的一种认识过程,也是创作过程中一次心理检验过程,它即成为构思活动,也为《洞》这幅创作的意象形成提供了帮助。我采用了三个环节进行了构思:一、准备阶段→观察生活,寻找发现美;二、内心视象的酝酿→寻找表现的对象;三、审美意象的形成→理性的表现物象。

二、意象的传达依靠最佳手段——纵与横的构图

有了创作意向,如何理性表达对象,那么就涉及到构图了。

构图是调整形式因素,组成形式关系的综合性艺术,是通过“意象”表现在构图形式中。章法和布局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在《洞》这幅创作中起到灵魂的作用。我把立意作为《洞》这幅创作主观意志,来确定审美尺度和营造准绳。

1.意向传达情系在构图中

在我这幅漆画创作中,立意早已在构思过程中形成,并把立意看作是构图中的主要因素,只是在构图中如何把握设计画面的问题了。画面上的状物既有“抽象”地寓意,又有具象的实物表现。但都从属于“意象”之列。把形象概括的表现,即不违背客观原型的结构和特征,又有准确的提炼和净化。我将每幅单一形象作品有序的排列在一起,在各局部造型上各有差异、各有作用,“和而不同”,既有点、线、面相互之间的错综对比,又符合现代艺术多样统一的要求。把立意看作是构图中的基本要素和精髓。

2.处理好透视空间,使主客相融

在透视与空间处理方面,我采用散点透视,将眼前的物象引入一个平衡点,突出整体效果。为使画面秩序有一个完整的视觉效果,我把主体物——脸谱纵横排序,形成了脸谱与脸谱自然的相对状态,达到空间能容纳具体物象的无限性,艺术形象以确定的结构形式在空间的映衬下被接受审视和评价。使空间概念和自我精神活动及存在画面上的物象进行无限性的统一,把平衡、和谐、比例、匀称、节奏,作为画面构图的基本要素。将微妙深沉的审美心理也寄予排列中。这是我创作之“道”。“道”无形即无色,只存在我的意识中,其画表现不拘泥哪一类画中的画法,它既有西方的光影效果,还有中国画的写意成分。既有虚的幻影,又有实的状物。做到人意与天意的完美和谐,物心交融,意与志相符。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物象原型与意识境界的统一。“即主观意图在规矩和程式中体现,用纵横聚散的矛盾形式写实传神”。

三、借助物象天成抒怀遣兴——情与景的交融

“借助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的基本性能与特点,两者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借物抒情或缘物寄情,是强调艺术作品与作者的情感的关系”。而漆画作品由于受材料和制作方法特殊的限制,往往无法表现更多的细节。但是不管制作方法有多繁琐,都阻挡不住作者托物言志、借景生情的强烈愿望。

在我的漆画中,我揉进了抒情成分,从画面环境和背景的描绘基本服从了想要表达的叙述。所表达的主体物——京剧脸谱,表情、内心情感得到充分的自然流露,明代王履著《华山图序》有“意在形”句,这“意”即神。意与形的关系,即神与形的关系,“意在形”即画形兼画意。神在形中,离开了“形”,那就无法求“神”。在我的漆画作品《洞》中,所描绘的寓意与生活中本人的思想力求融合,达到一种“深涵的思想和寓托”。用画面上的荒寒虚无之境,超然于人世尘嚣之外的精神世界。此画意多形少,它渗透了我的感情,表达了我的一种情绪、思想、观点,让观众去体会画中所表现的主题和各种用意。正像米友仁主张的:“画之为说,亦心画也。”“画要适吾意”(苏轼论)。所以在我的画中,没有繁枝、绿叶与红葩,只有脸谱元素——拉抻变形。使之具有“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物之天然之性,因人而更加升华和人格化。”画中冷寂的表情打破了表面的宁静,为思想营造了施展飞翔的空间。像首诗,非诗;像音乐,并没见弹奏的人群,这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是一曲难以看清内心深处彩色的歌,它会让你感到无尽的深、无限的远,摸不到、够不着,但又想见到、摸到。我寄脸谱拟人,把向往、寂傲、徘徊、思念、游子在外的流宕,聚于一身去体会。我用无边的想象,为《洞》这幅画增加了浓重的“文采”。我用稀落、冷漠、高傲与淡宕的画面反衬脸谱多变的一面。让各个环节的表现都服从于意境的表达,使主观意愿与客观相融,使情与景相融。

四、心灵世界禅脉华美盛境——光与色的协调

心灵世界是对善恶、对错、好坏的分辨。我通过《洞》来表达善恶,是我内心世界坚守的信念,用色彩完善《洞》画,会使人的精神达到华美的盛境。

1.色彩会让《洞》展现华美盛境

绚丽的色彩配置是漆画、漆器工艺的一大特点。从古籍记载和大批出土的古漆器中,红黑二色是基本的装饰色调。还有蓝、绿、灰、褐、金等。但设色都与对象的适用性紧密配合的。

我的漆画作品是在继承传统技法、风格基础上,重点以黑红黄三色为主,少量的用了蓝、绿、灰、褐、金色。这样画面显得清晰可辨。利用漆画的材质可以层层叠摞的特点,将刚、柔、明、浊、薄、厚体现在画中。虽没有过多的杂色变化,但色彩并不匮乏,使色彩、线条、情愫三者浑然一体,做出一种模糊、含蓄、朦胧的效果。让观众的各种批判、评论,来完善作品的思想和后期的创作。

2.光会让《洞》呈现无穷的魅力之光

在漆画中,“光”在表现美术作品内容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光的运用既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手段”。“不同方法的光的处理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在我的《洞》画中,“光”的处理并不十分明显,平面的脸谱被自然光包围着,并不显得太耀眼,只是感觉脸谱与自然生命和谐地存在,产生了理想的意境,打破时空的限制,使画面的处理更加清晰、明确。我试图利用光使整个画品内涵充满着时代精神,传达一种与时代相链接的紧迫感,怀旧、追忆或带有那么一点感伤。冷漠、孤寂的情愫,身处逆境,不向困难低头,向着光明的坚毅神情。把光这种抽象的因素与精神统一起来,成为作品内容形式的“双载体”,使《洞》这幅作品呈现出魅力无穷的艺术之光。

五、偶得天趣产生特殊语言——动与静的和谐

题材的偶得,情感的渗入,合理的敷色,接踵而来的是作品的语言也随之产生。但我所理解的美术作品语言有下列几种:首先与《洞》这幅画相关的物质材料,如板材、漆料等。当这些材料与《洞》这幅画中的形象相结合时,也就达到向语言转换的目的。第二个是构成《洞》这幅作品形式的抽象“词汇”。如画中的冷暖对比、明暗的深浅变化、形象的合理敷色等。第三是“形象词汇”。形象词汇中包含两种形态,一种是无规则抽象的形态,二是与整幅構图有规则的组织结构。当这些物质材料和非物质的东西没有向作品的组织结构转换之前,是没有语言存在的,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当把以上一切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洞》画的语言也就随之产生了。

当然,我利用非写实、夸张手法,尽量使作品的艺术样式和体裁特征相适应。我还利用“象外之意”和“意超物表者”等(宋代画论)隐喻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我的意愿。我求画面物简意深、内容鲜明。不但让《洞》产生了特殊语言,我还利用漆画的材质将画面的人物做出动与静的感觉来。

动与静是矛盾的、相对立的。在我的漆画《洞》中,既有动,也有静,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画中脸谱表情变化的动,打破了脸谱本身的单一动态。加上观者的静立观赏,这种静态的美与动态的美交织在一起,丰富了画面的效果。这是典型的动与静的结合体。使画面显得更有生气,更富有韵律感。

六、回得天机寻韵外之味

天地孕育了生灵万物,在我的漆画中,画面不守旧规,思想奔放,整幅作品描绘的全部形象,所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意义与艺术相结合,追求“神妙”,韵外之味足矣。使我的漆画作品《洞》更加天趣、完整、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薛峰,王学林.简明美术辞典[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3]【英】安德鲁·威尔顿.英国水彩画组织变革的集成(1750—1850)[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8.

[4]王朝闻,顾方松.古漆器的装饰艺术[M].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86.

[5]王朝闻.美术史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86.

[6]吴国亭.当代写意花鸟画佳作赏析[M].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1990.

猜你喜欢

无意识灵感
无意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思想中被遮蔽的维度
压抑、替代与发生
浅析《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的“群体心理”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灵感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论动画剧本的选题与构思
浅谈即兴编舞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改变生活”的另类方式:论超现实主义的文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