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致单侧下肢肿胀2例

2018-08-30井元虎陈兆雷孙元徐淼魏润泽章杰张喜成

医学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髂外单侧免疫组化

井元虎 陈兆雷 孙元 徐淼 魏润泽 章杰 张喜成

中图分类号:R730.4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1.064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1-0065-02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ngiomatoid fibrous histiocytoma,AFH)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表现多为局部的单发或多发结节。我科于2014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2例,均以单侧下肢肿胀为首发症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1 女性,8岁,因左下肢肿胀4个月入院。查体: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双下肢不对称,左侧肿胀,小腿明显,非指凹性,皮色正常,皮温不高,无浅表怒张静脉,Neuhoff征(-)。双侧下肢髌骨上、下缘10 cm肢体周径差,分别为3.0 cm、4.5 cm,左大腿中段内侧隐约扪及约3.0 cm×2.0 cm大小肿块,质地中,边界尚清,无压痛,活动欠佳。下肢CTV检查示(见图1):左侧中段股静脉旁软组织肿块,相应股静脉明显受压变窄。全麻行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肿瘤大小约3.0 cm×2.0 cm×2.0 cm,质地韧,边界尚清,位于股浅动静脉之间,完全包绕股浅动脉(见图2a),部分包绕股浅静脉(见图2b)。肝素化后阻断股浅动静脉,游离肿块,发现肿瘤与股浅动脉之间有间隙易剥离,但瘤体侵及股静脉内侧壁不易分离(见图2c),连同部分静脉壁一同切除肿块,取同侧大隐静脉修剪行股静脉壁补片修补。术后病理示(见图3):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化:瘤细胞Desmin(+)、GFAP(+)、EMA(小灶区+)。术后6个月随访,左下肢肿胀轻,复查CTV示(见图4):左下肢深静脉通畅无狭窄。

1.2病例2 男性,31岁,右下肢明显肿胀2年,间歇性跛行2个月,抬高肢体可缓解。查体:右下肢肿胀,非指凹性,浅表静脉无迂曲扩张。双侧髌骨上、下缘10 cm肢体周径差,分别为3.0 cm、5.0 cm,Neuhoff征(-)。右髂窝可扪及一边界不清肿块,无压痛。盆腔增强CT示:右腹股沟一大小5.8 cm×3.3 cm软组织肿块,内可见低密度影,髂外静脉受压变窄(见图5)。PET-CT示:肿块FDG代谢异常增高,余器官未见明显异常。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见右髂窝肿瘤约7.0 cm×5.0 cm×4.0 cm大小,境界尚清,与右髂外静脉、髂外动脉紧密粘连,右髂外静脉受压几乎闭塞。游离肿瘤与附近组织,并将肿瘤完整切除,松解右髂外动脉和静脉、髂外静脉复张良好。术后病理示(见图6):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实性型)。免疫组化:S100(小灶区+),Desmin(灶区+),CD99(+),CD117(+)。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年,右下肢肿胀完全消退。

2讨论

AFH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平均年龄约20岁,40岁后极少见,以女性略多。该病由Enzinger于1979年首次描述并命名为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将其作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一种亚型,但随后报道显示,在生物学行为上,AFH呈惰性经过,属低度恶性或中间性,WHO(2002)软组织肿瘤新分类[1]将其归于分化不确定的偶有转移的低度恶性肿瘤。

AFH多位于四肢近端的皮下或真皮深层,表现为皮下的肿块,该2例均发生于深部肌间隙,较罕见。部分病例可位于躯干和头颈部,多发生于正常淋巴结所在部位,有时AFH位置深,很难被早期诊断。部分AFH患者可伴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发热、多克隆副球蛋白血症和贫血,原因是肿瘤产生的细胞因子所致,在完全切除肿瘤后全身症状即可消失。

该2例均以出现单侧下肢肿胀就诊,经检查肿瘤均发生于深部,无自觉症状,曾被多次漏诊,经进一步检查方发现因肿瘤压迫所致。其中一例肿瘤侵犯股浅静脉,文献鲜有报导。故临床上对单侧肢体肿胀,除考虑常见血管疾病外,尤其要考虑到肿瘤等压迫静脉所致的回流障碍可能。

AFH影像学检查一般与其他良恶性肿瘤难以区分[2],临床上易与囊肿、血肿或血管瘤、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等等相混淆。其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3],主要特征:镜下见呈梭形或圆形纤维组织细胞增生,肿瘤组织周围被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所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68、vimentin;肿瘤细胞的多样性使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的诊断变得困难,有时需RT-PCR、FISH等进行基因诊断。

广泛手术切除是AFH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有2%~11%的局部复发率,但很少转移。对术后局部复发者,仍以局部完整清除为主,一般可取得良好预后。对累及骨骼肌或位于头颈部的AFH,术后放疗可减少局部复發。由于该病常在术后免疫组化获得明确诊断,首次手术有时难以做到大范围的广泛切除,故术后要加强随访,警惕局部复发可能。

参考文献:

[1]Fletcher CD,Unni KK,Mertens F.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nour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M].Lyon:IARC Press,2002:194-195.

[2]Mansfield A,Larson B,Stafford SL,et al.Angiomatoid fibrous histiocytoma in a 25-year-old male [J].Rare Tumors,2010,2(2):20.

[3]Kong X,Zhao D,Lin G,et al.Recurrent painful perianal subcutaneous angiomatoid fibrous histiocyt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Medicine(Baltimore),2014,93(28):202.

收稿日期:2017-10-27;修回日期:2017-11-06

编辑/杨倩

猜你喜欢

髂外单侧免疫组化
Beagle犬髂外静脉与股静脉切开插管的比较
结肠癌术后复发致髂外动脉-结肠瘘1例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弯曲畸形1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