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鼻窦炎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

2018-08-30张淑华闫丽郑鹏举

医学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鼻窦炎心理护理

张淑华 闫丽 郑鹏举

摘 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鼻窦炎患者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 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测定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测定表(HAMD)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理波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用于鼻窦炎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减少患者心理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鼻窦炎;心理波动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1.057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1-0172-02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inusitis

ZHANG Shu-hua,YAN Li,ZHENG Peng-ju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 in patients with sinusitis.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90 patients with sinus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45)and observation group(n=45).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the Hamilton anxiety test (HAMA)and the Hamilton depressive volume(HAMD)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 the two groups.The effect of nurs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 before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nd the scores of HAMA and HAMD after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sinusitis patients is ideal,which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Sinusitis;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s

鼻竇炎(sinusitis)是指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的炎症,发病后常累及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临床上,将鼻窦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多数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感染等[1];而慢性鼻窦炎较急性者常见,同时累及多个鼻窦。目前,临床上对于鼻窦炎以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能切除病灶组织,延缓患者病情发展,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但是,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护理,导致患者治疗预后较差[2]。常规护理虽然能满足患者手术治疗需要,但是护理缺乏针对性,并未考虑每一位患者实际情况,导致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波动较大。本文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鼻窦炎90例患者,探讨心理护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90例,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7.13±3.4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5±0.84)年。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7.40±3.4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8±0.8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鼻窦炎临床诊断标准者;②均经过CT辅助检查、病史、体征、临床表现等最终得到确诊;③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者;④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鼻窦炎临床诊断及纳入标准者;②资料不全或难以配合治疗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及精神异常者。

1.3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了解患者病因、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积极向患者宣传、教育鼻窦炎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①心理护理:入院后加强患者心理评估,积极向患者宣传、教育手术流程、手术特点及手术专业等,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同时,积极鼓励、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尽可能配合治疗。②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术前1 d要洗澡,将鼻毛等剪掉,男性将胡须剪掉,正确的指导患者完成面部、鼻腔的清洗,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围术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掌握抑制喷嚏、咳嗽方法。术前加强患者鼻内镜原理介绍,让患者对手术器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情绪,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手术。③术后心理护理:术后加强患者心理干预,告知患者手术情况,让患者安心,术后6 h患者保持平卧位姿势,6 h后正确的指导患者改为半卧位姿势,术后叮嘱患者多饮水,减轻张口呼吸引起的干燥。同时,术后1~2 d加强患者疼痛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术后常见的不适,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作预见性干预。

1.4疗效判定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测定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测定表(HAMD)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进行评估,得分越低,心理波动越小[3]。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前HAMA评分为(64.62±4.21)分,HAMD评分为(65.13±4.32)分,与对照组护理前HAMA评分为(65.02±4.24)分,HAMD评分为(64.27±4.3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HAMA评分为(45.32±3.89)分,HAMD评分为(46.83±5.83)分,均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为(54.36±4.61)分,HAMD评分为(55.25±5.96)分(P<0.05);观察组术后HAMA评分为(41.06±3.58)分,HAMD评分为(39.06±5.77)分,均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为(51.05±4.53)分,HAMD评分为(50.68±5.56)分(P<0.05)。

3讨论

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指鼻部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的炎症,常累及上颌窦、筛窦、额窦等,且临床上根据鼻窦炎分为急性与慢性鼻窦炎两种。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并且细菌与病毒感染能同时并发,而慢性鼻窦炎发病率较高,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4]。目前,临床上对于鼻窦炎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能切除病灶炎症组织,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部分患者围术期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导致护理预后较差。因此,加强鼻窦炎患者护理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心理护理在鼻窦炎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心理护理是鼻窦炎患者中常用的护理方法,该护理更加重视对患者的心理评估、心理干預,能了解患者发病前、发病后及治疗后的心理波动情况,及时根据评估结果从术前、术中、术后等角度进行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5]。同时,心理护理的实施能让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心理对抗疾病的能力,有助于促进患者配合治疗,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本研究中,两组护理前心理波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说明,心理护理用于鼻窦炎患者中有助于消除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用于鼻窦炎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减少患者心理波动,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刘海棠.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2016,32(03):278-280.

[2]顾一平,杨明,雍梅.综合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2):1692-1694.

[3]彭本刚,孙轶青,苗旭涛,王欣,李文军. 复发性鼻窦炎规范性综合治疗体会[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1):813-816.

[4]王雅儒.专职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并发症及心理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7):2407-2409.

[5]朱本杰.麻醉前心理干预对鼻窦炎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273-274.

收稿日期:2017-11-10;修回日期:2017-12-7

编辑/雷华

猜你喜欢

鼻窦炎心理护理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