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2018-08-29王俊卢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基本途径道德教育语文教学

王俊卢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语文对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所以语文教学也是对于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情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并举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道德教育;基本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4-0033-01

當前,社会文化以及精神等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在这种变化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新时代的道德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道德是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渗透道德教育,采取哪些措施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塑造正确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为语文教学提出更多新要求。

1.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正确深入理解学校道德教育内涵,是开展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首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当今,中小学道德教育中,要着重突出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开展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其次,进行理想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理想教育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再次,幸福观教育。当今的青少年普遍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对于幸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社会的影响,当今社会存有一些不健康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因此,应加强以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容的幸福观教育。同时,进行生命道德教育。生命道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开展生命道德教育,有效改善学生对于生命认知的不足,这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对中小学生要进行挫折教育,使中小学生获得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让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

2.语文学科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2.1 重视道德教育,优化学生认识观。在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教育观念一直是我们追求的教育教学高标,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德育的内涵很宽泛,但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德育始终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在具体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现实对道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特别是当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日盛的时候,大家都在渴望社会风气的好转,当然对学校教育也充满期待。市场经济的不断影响,使得社会思想意识发生重大转变。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舍己救人等好人好事,也不再荣耀和被人推崇。公共场合的不文明、不道德现象成为习惯,这些社会不良现象都昭示社会道德的缺失。重视学校教育,重铸社会道德大厦,这是时代的呼唤。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道德教育当然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因此,语文教学要将道德教育置于重要位置,这是学科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与时代的迫切诉求。与时代同步,与社会接轨,这是语文教学社会属性的重要体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是教育的方向问题,通过语文教学改革,将道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这也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新使命。

2.2 挖掘教材道德元素,强化学生人生观。语文教学实现人文回归,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语文教师应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操。语文学科属于基础工具学科,开展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为其他学科学习增加学力,还能够为学生认知社会、启迪人生发挥重要导向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人文回归,是道德教育的自然体现。“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至理名言。所以,道德教育相比文化学习,其主导意义更深远。学校语文教学使用的教材不只是教学资源,更是教育人的重要载体。这些典范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为培养学生人生观提供重要范本。像《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个人物,其生活环境造就了其病态形象,但其主观不努力也让人心生怨恨。正如鲁迅所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要汲取一些做人的教训。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和戴望舒的《我用残存的手掌》等等,都为我们唱响爱国之歌。我们从这些教材的学习中,自然能够获得道德教育的洗礼。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教材的挖掘中,提取教育要素,升华文本内质,让文道统一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原则。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并不是牵强附会,语文教学众多要素中都和学生认识成长有较高的契合度。教师能够抓住这些切入点,将道德教育元素和语文教学元素相互贯通,文道统一就会自然凸显出来。

3.结语

语文教学和道德教育有较高的契合度,通过语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这也是学科特点决定的。对教材文本的适度挖掘,对教学方法的适度调度,对学生思想的适度把握,都为道德教育提供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1] 徐兴海. 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2] 赵春梅.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6).

[3] 朱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德育在线,2013.

猜你喜欢

基本途径道德教育语文教学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基本途径和一般模式
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论文本细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